所属成套资源: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合集
2020版新高考地理大三轮突破浙江版练习:选择题专练三 动态数据分析型
展开专练三 动态数据分析型(2019·浙江台州仿真训练)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据此回答1~3题。1.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和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是( )A.1 200米左右,700~900米B.1 300米左右,1 800~2 200米C.2 000米,700~900米D.2 200米,1 800~2 200米2.太白山3 500~3 700米海拔范围内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A.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C.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光热不足D.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3.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的气候因素是( )①南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 ②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③北坡为阴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 ④北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答案 1.B 2.D 3.D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在海拔1 300米左右,地势最平缓即平均坡度最小的地区海拔范围在1 800~2 200米内。B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3 500~3 700米海拔范围内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D正确。太白山上无冰川分布,A错误。该海拔范围山地面积小,坡度较大,B错误。海拔越高,受到的光照越强烈,C错误。第3题,秦岭位于北半球,山脉呈东西走向。南坡为阳坡,处于冬季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①正确。南坡是夏季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季风携带的水汽遇山体向上抬升,形成地形雨,②正确。北坡为阴坡,光热条件较差,且位于冬季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受其影响大,③正确。北坡是夏季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季风吹过山脉到北坡形成下沉气流,降水较少,④正确。故①②③④对,D正确。(2019·浙江高考模拟)出生人口性别比通常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数值来表示,正常范围是102至107。读图完成4~5题。4.据图可知我国( )A.出生人口性别比直线下降B.女性择偶标准将降低C.2020年人口性别比为112D.“剩男”现象明显加重5.下列有关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生人口性别比越小越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B.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C.发达国家不存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D.“二孩”政策是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原因答案 4.D 5.B解析 第4题,据图可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高于正常数值范围102~107,图示曲线表示男女比例失衡,“剩男”现象明显加重,D对。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高于正常范围,A错。女性择偶标准将升高,B错。2020年预测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不表示我国人口性别比为112,C错。第5题,出生人口性别比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A错误。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改变重男轻女思想,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B正确。发达国家也存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C错误。“二孩”政策不是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原因,D错误。(2019·浙江高考模拟)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海拔。下图是“甲(24.5°N,113.1°E)、乙(24.6°N,112.9°E)、丙(24.9°N,113.2°E)三地林线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由图可以推测出( )A.南坡林线甲地高于乙地B.纬度低的阳坡林线较高C.甲地北坡林线高于三地平均值D.经度较小的阴坡林线较高7.乙山处在某山脉的南麓,与其他两山地相比,该山阴坡林线较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冷空气影响较弱 B.纬度最低,气温较高C.坡度小,土层厚 D.冬季风带来丰富降水答案 6.D 7.A解析 第6题,材料中三地均位于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读图可知,南坡林线甲地最低,A错。纬度低的阳坡林线较低,B错。甲地北坡林线低于平均值,C错。经度较小的阴坡林线较高,D对。故选D。第7题,读图可知,乙山受到北侧山脉阻挡,气温较高,冷空气影响较弱,A对。乙山纬度不是最低,气温并不比其他两山地高,B错;坡度大小和土层厚度不是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C错。乙山位于背风坡(阴坡),冬季风不会带来丰富降水,D错。故选A。干旱荒漠地区退耕地的植被演替日益为科学研究所重视。地理科考队调查腾格里沙漠西南边缘(甘肃省民勤县)某退耕地时发现,在退耕初期,由于原来耕作措施的影响,退耕地的土壤条件较好,该地以一年生、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混合群落为主,之后退耕地的植物多样性发生了复杂变化(见图1),最终演替为以灌木为主的群落结构。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和土壤水分条件变化相辅相成。不同植被的根系深度影响土壤水分的吸收。不同退耕年限退耕地土壤含水量如图2所示。读图回答8~9题。8.假定该地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推测退耕6~8年以后地表主要的植被群落类型( )A.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混合群落为主B.以一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为主C.以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为主D.以灌木为主的群落为主9.退耕14年以后的统计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4年土壤中有机质增多,适宜生存的物种数量增多B.第14年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增多是土壤水分条件改善的结果C.植物多样性导致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退耕地水分含量稳步上升D.植物多样性指数与不同深度土壤的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答案 8.B 9.A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退耕6~8年以后地表植物多样性开始增加,主要的植被群落类型以一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为主,B正确;之后才依次增加了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类型。第9题,读图1可知,退耕第14年植物多样性最丰富,可推测出第14年土壤中有机质增多,适宜生存的物种数量增多,A正确;读图2可知,退耕14年以后土壤水分条件变差,水分含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导致植被吸收土壤水分量大,退耕地水分含量减少;植物多样性指数与不同深度土壤的含水量之间大致呈负相关。地表反照率是指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与入射太阳辐射之比。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积雪覆盖率和植被指数的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10.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的时间分布特点是( )A.年内表现为“单峰双谷”型B.峰值出现在冬末春初和秋季中期C.与积雪覆盖率的时间变化呈负相关D.与植被指数的时间变化呈正相关11.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年均地表反照率呈递减趋势,其主要成因可能是( )①气候变暖,冰川和季节性积雪减少 ②海拔高,高原风力强 ③青藏铁路等交通建设改善出行条件,人类活动加剧 ④高原生态改善,植被覆盖率增加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10.B 11.A解析 第10题,根据图示信息,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在一年之内出现两次明显峰值,故年内表现为“双峰单谷”型,A错误;根据地表反照率在一年周期内的变化,第一次峰值出现在3月初,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0月中旬,故峰值出现在冬末春初和秋季中期,B正确;地表反照率的时间变化与积雪覆盖率的时间变化基本一致,呈正相关,C错误;地表反照率的时间变化与植被指数的时间变化相反,呈负相关,D错误。故选B。第11题,根据材料信息,青藏高原的地表反照率与积雪覆盖率呈正相关,故气候变暖,冰川和季节性积雪减少可以导致地表反照率呈递减趋势,①正确;青藏高原的地表反照率与植被指数呈负相关,植被覆盖率增加可以导致地表反照率呈递减趋势,④正确。地表反照率与海拔高,高原风力强关系不大,②错误;青藏铁路等交通建设改善出行条件,人类活动加剧不影响地表反照率,③错误。故选A。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方式,涌泉根灌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下图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采用不同方式(滴灌和涌泉根灌)灌溉后1小时和24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滴灌和涌泉根灌所使用的水量相同。据此完成12~14题。12.图中表示涌泉根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为( )A.0~30厘米 B.40~70厘米C.60~90厘米 D.90~120厘米14.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能够( )A.提高地下水位 B.增加土壤蒸发C.减少杂草生长 D.减少植物蒸腾答案 12.D 13.B 14.C解析 第12题,根据材料“涌泉根灌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和图可知,根灌在土壤深处土壤含水量较高,滴灌则在地表处土壤含水量较高,故③④为根灌,①②为滴灌,排除A、B;③与④相比,④曲线的水分分布范围广,集中性低,因此④为根灌24小时之后的土壤含水量,故选D。第13题,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可以根据根灌的深度进行判断。从图上看,根灌土壤含水量较大处分布在40~70厘米的土壤深度处,即为植物根系分布位置,故选B。第14题,滴灌和根灌都是节水型灌溉方式,不会影响地下水位,A不对;相对于滴灌,根灌将水分直接送达地下根系分布处,可以降低土壤蒸发,B不对;根灌后水分很快被作物根系吸收,杂草生长缺少水分,会减少杂草生长,C对;根灌和滴灌不影响植物的蒸腾,D不对。故选C。(2019·浙江高三专题练习)近地面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中CO2的浓度年变化(a)及4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据此回答15~16题。15.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CO2少B.气候寒冷,降水少,CO2稀释少C.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2扩散慢D.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16.下列关于北京市4月份大气中CO2日均浓度一天中最低值出现在17时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强B.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C.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D.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答案 15.D 16.C解析 第15题,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冬季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排放的CO2多,D对。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CO2少;气候寒冷,降水少,CO2稀释少;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2扩散慢都不是主要原因,A、B、C错。第16题,北京市4月份大气中CO2日均浓度一天中最低值出现在17时时,是下午时间。原因可能是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A正确,不符合题意。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B正确,不符合题意。交通工具、餐饮耗能不会减少,C不正确,符合题意。北方是春季,不需要取暖,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D正确,不符合题意。林地内树冠的多少影响森林对降雪的截留效果和融雪过程。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7~19题。17.该地最可能位于( )A.大兴安岭 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18.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 )A.降雪量大 B.积雪消融快C.枝叶繁茂 D.多大风19.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地的水文意义主要在于( )A.增加融雪量 B.减少融雪量C.降低汛期水位 D.缩短汛期长度答案 17.A 18.C 19.C解析 第17题,读图可知,该地积雪期长且在3月中旬空地积雪开始消融,结合植被类型(落叶松和云冷杉),可以判断最可能位于东北地区。故正确答案选A。第18题,读图可知,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地表积雪比落叶松人工林厚度小,由此可以判断其枝叶繁茂,对积雪的截留多。故正确答案选C。第19题,林地仅仅是对积雪起到截留作用,可以改变林下积雪厚度,不能改变其数量,因此融雪量不会发生改变,但是融雪速度会减缓;林地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汛期水位,延长汛期长度。故正确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