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综合检测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综合检测第1页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综合检测第2页
    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综合检测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教版选修六 环境保护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综合与测试精品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选修六 环境保护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综合与测试精品测试题,共8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360)环境与人类既对立又统一。据此完成12题。1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  )A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D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2下列人类实施的活动体现人类与环境关系良性发展的是(  )生态旅游 生态住宅 绿色食品 石油农业A①④     B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1人类按其主观能动性而活动环境则按其客观规律性而发展。因此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与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对立。人类与环境的对立在本质上是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性的对立。第2石油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但会污染农田造成环境污染。答案:1.A 2.C3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B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C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城市D现在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解析:D。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4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解析:D。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积累了大量财富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56题。5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A人们在两极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B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D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无任何关系6下列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  )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退耕还林 山地缓坡修筑梯田 围湖造田 随意开挖矿产资源 适度开采地下水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⑤   D②③⑥解析:5人口压力、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第6丘陵缓坡可以修筑梯田。答案:5.B 6.D读漫画寻找活路回答79题。7漫画中反映哪种资源破坏严重(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8下列我国的河流中出现漫画中环境问题可能最严重的是(  )A珠江   B海河C塔里木河   D松花江9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      造成水资源紧缺引起水生生物死亡  制约经济的发展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7从漫画中可知生活在水中的鱼寻找活路而反映了水污染即水资源破坏严重。第8海河在我国京津唐工业区此处重工业发达加之径流影响因此污染严重。第9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极大会对生物、人类、资源、经济等多个方面造成危害。答案:7.A 8.B 9.D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据此回答1012题。10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B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很难恢复其原貌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D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11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B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C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D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应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不应顾及环境保护12下列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A大型港口的建设B人类社会早期的渔猎活动C在大型沼泽地建立国家公园挖渠排水D在湖泊中网箱养鱼投放饵料解析:10生态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被人类破坏后靠人工方法很难恢复。第11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人口的双重压力技术落后忽视环境保护或出现环境问题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也难以治理环境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第12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渔猎活动的收获很因此对环境影响较小。答案:10.B 11.C 12.B下图为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图。图中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保护强度四种关系模式。据此回答1314题。13关于所示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B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C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D为经济、环境滞后模式14图中所示模式与目前非洲大部分国家状况相符的是(  )A    B    C    D解析:13由材料及图可知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为经济、环境滞后模式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第14目前非洲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保护强度也较低。答案:13.A 14.C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图中哪个时间点之后环境污染程度降至自然环境容量之下(  )AA  BB  CC  D无法判断16C时间点之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增大 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程度自然下降 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 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企业进行生产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15读图可知B时间点之后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到自然环境容量之下。第16读图可知C时间点之后经济持续发展但环境污染程度下降说明工业无害化技术在进步环保投入在增大。答案:15.B 16.C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简图。读图回答1718题。17图示河流北部山地盛产名贵的药材——雪莲近年来却很难见最主要的原因是(  )A物种退化B过度采摘生存环境变化C酸雨危害D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水减少18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图中河流所在流域在农牧业生产过程中最易出现的环境问题为(  )A地面沉降   B水土流失C森林减少   D土地荒漠化解析:17雪莲是天然生长的珍贵药材人们过度采摘导致雪莲数量减少加上生存环境的变化近年来已很难见到。第18根据上题及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河流应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农牧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答案:17.B 18.D19下列符合正确环境伦理观要求的是(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经济发展应尽可能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人类的经济发展应保持在环境承载量的极限范围之内A①②③④   B①②C②④   D②③解析:A。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即是可持续发展观。尊重与善待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关心个人并关爱整个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经济的发展应尽可能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20下列现象或过程中能体现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的是(  )A人类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B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使人类生活水平得到提高C北京私家车增多从而出现交通堵塞现象D发展草原旅游业使畜牧业从业人员减少解析:A。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人类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体现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二、综合题(40)21《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描述了梅托斯等人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的情况研究者以1900年到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以及工业污染和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数值为依据提出了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1)人口不加限制地增长必将导致人均粮食产量________(2)(2)人口过度膨胀必然会使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产值发生__________(2)(3)人口剧增和环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__________从而使人口死亡率__________(2)(4)从模型曲线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福利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答案:(1)减少 (2)灾难性下降 (3)减产 提高(4)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材料一 我国森林资源中松科植物占总量的60%;竹类资源也十分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松、竹产地采收松花粉、竹叶进行加工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各地设立国珍专营店和网点并对其集中管理使许多下岗人员重新拥有工作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为人民群众送去了健康。材料二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生态产业链示意图。(1)分析图示产业链的建立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6)(2)图示产业链形成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哪些?(4)解析:(1)图示产业链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形成图示产业链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动力、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答案:(1)符合。扩大了松树、竹子的种植面积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调整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吸纳了当地劳动力扩大了就业。(2)资金的保证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便利的交通。23下图为我国重点水源涵养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1)列举图中重点水源涵养功能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4)(2)试简析对图中水源涵养功能区进行保护的主要措施。(6)解析:(1)位于西北地区的水源涵养功能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植被破坏严重位于湿地的水源涵养功能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位于高山地区的水源涵养功能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冰川消退等。(2)保护措施主要从植被保护、污染控制、湿地保护等方面回答。答案:(1)生态功能衰退;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土壤侵蚀严重;湿地萎缩;冰川消退雪线上升。(2)加强对重点水源涵养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重点保护自然植被;恢复水源涵养功能区森林、草原、湿地的生态系统;控制和治理水污染;严格控制载畜量改良畜种鼓励围栏和舍饲。24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农场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问题。(10)(1)依图写出人工沼气的主要原料和用途。(2)(2)简要分析该农场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4)(3)简述该农场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4)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沼气的主要原料是奶牛、鸡鸭场、猪场的粪便主要用途是生活能源和饲料。(2)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发展沼气利用牲畜粪便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把沼气作为能源既减少了煤炭使用量又减少了环境污染。(3)采取的措施可结合生态农业的特点来回答。答案(1)主要原料:奶牛、鸡鸭场和猪场的粪便。用途:生活能源、饲料。(2)减轻化石燃料的消耗;改善大气环境;改善农村环境减轻污染;增加土壤肥力。(3)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综合利用;发展沼气开发新能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产品附加值。 

    相关试卷

    必修二第一单元 人口和地理环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必修二第一单元 人口和地理环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3页。

    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综合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综合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单元 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单元 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精品习题,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