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学案 第7章第1节《日本》 (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8281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学案 第7章第1节《日本》 (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58281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学案 (含答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优质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优质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海、太平洋。
2.读图说出日本的主要组成岛屿: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知道日本的首都:东京。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4.了解日本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特点。
5.从资源、地理位置和科学技术、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日本加工贸易型经济形成的原因。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6.知道日本工业沿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7.知道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学习重点
日本的自然环境。
学习难点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自主学习
1.日本是位于 洋西北部的 国,由 、 、 、 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 ,这对日本的 、 、海上运输和 十分有利。
3.日本首都 ,位于 平原。
4.日本著名的山峰 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它其实是座 。
5.日本是个多 、 的国家。
6.日本地域 资源 ,是个资源小国。
7.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需求越来越多,国内供应不足,于是从国外进口大量的 和 。
8.日本依靠 和充足的 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 大量出口,形成了以 为主的经济。
9.近年来,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 、 和
东南亚地区。
10.日本民族构成 , 民族占绝对优势。其传统服装是 。
11.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 色彩,又有强烈的 气息,是
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合作探究
日本火山、地震知识探讨:
1.读课本,想一想: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火山是灾害,但也可以为人类所用,你知道它们如何造福人类吗?
3.说说你知道的防震常识。
4.日本地震频发,但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都不严重,其防震方面有哪些是我国可以借鉴的?
课堂小练
一、选择题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很不稳定
B.暴雨很多
C.板块张裂的结果
D.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结果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东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亚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关于日本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东南部
B.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C.其纬度大致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相当
D.是东亚的群岛国家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
D.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日本的工业产品主要销往 ( )
A.美国、西欧、东南
B.美国、中亚、东南亚
C.澳大利亚、剑HE、西
D.巴西、北非、西亚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位于北海道和本州之间的海峡是 ( )
A.濑户内海 B.朝鲜海峡 C.津轻海峡 D.宗谷海峡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日本最大的岛屿是( )
A.本州岛 B.四国岛 C.北海道岛 D.九州岛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列关于日本民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总数达150多个
B.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的民族服装是和服
C.日本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近1亿人,少数民族以大和民族为主
D.日本隔朝鲜海峡与朝鲜半岛相望,朝鲜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对优势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和位置最北的岛屿是 ( )
A.北海道、四国 B.本州、四国
C.本州、北海道 D.九州、北海道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日本国的象征是( )
A.樱花 B.富士山 C.京都 D.小洋房
二、填空题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日本首都___________,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___________是日本最大的港口。___________和 奈良 是日本著名古都和旅游城市。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日本农业的三大部门是________、畜产和蔬菜。日本有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________渔场。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日本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所以多___________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在日本,火山众多、地震频繁,这又使得日本成为一个多______、______的岛国。
三、综合题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达1500多次,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日本迄今震级最高地震——里氏9.0级地震(图三),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不久以后的3月24日,在缅甸东北部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图一)
材料二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2)地震发生后,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宫城县牡鹿半岛向震中所在的东南方向移动了5.3米,同时下沉了1.2米,由此说明了地壳是 。
(3)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宫城县附近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图三所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并简要分析原因。
(4)图一中所示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该半岛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是 。河流①是 ,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最终流入太平洋。
(5)图一所示该半岛区域重要的粮食作物是 ,其发展该粮食作物的气候条件是 。
(6)缅甸地震和日本地震时间间隔较短,但专家解释说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专家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s 1 答案为:A;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D;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D;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A;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A;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东京 横滨 京都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稻米 北海道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火山 地震。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火山 地震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
(1)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或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
(2)变动的(或运动的、变化的)
(3)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沿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等。
(4)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湄公河
(5)水稻 气候湿热(或气温高,降水丰富)
(6)二者位于不同的板块交界地带,缅甸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而日本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时安排,第一学时,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第二学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一节 日本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时安排,第一学时,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第二学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