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2020学年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培优反馈评价(十)旅游环境保护 试卷

    2019-2020学年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培优反馈评价(十)旅游环境保护第1页
    2019-2020学年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培优反馈评价(十)旅游环境保护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教版选修三 旅游地理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选修三 旅游地理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精练,共4页。
    反馈评价(十)  旅游环境保护一、选择题投资4.52亿元的秦岭·太白山(海拔3 767 m)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以市场化开发为方向,按照显山、露水、强区的理念,做旺旅游人气,把太白山新区建设成为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推动太白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面繁荣。据此回答13题。1.关于生态旅游的叙述,正确的是(  )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扩大旅游空间 旅游者不再是被动地观赏和娱乐,而是参与了保护环境的实际行为 是旅游主体大众化的体现,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 ④“留下的只是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是对生态旅游的形象写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旅游者自秦岭南坡向上攀登到太白山主峰,可能看到(  )在山麓常绿树种郁郁葱葱 沿途成群驯鹿在林中漫步 沿途可能有马尾松林,长势良好 到达山顶永久性冰雪千里冰封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正确说法是(  )A.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B.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观C.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D.我国不适宜大规模开展生态旅游解析:1.D 2.C 3.A 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反映了旅游资源的永续性。秦岭南麓为常绿阔叶林带,沿途有马尾松林。生态旅游的对象既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恶劣,不宜开展生态旅游。读下图,完成45题。4.图中反映出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土壤污染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⑤5.下列解决污染的主要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改用环保车,如电瓶车B.对旅游者发放垃圾袋C.把垃圾运往旅游区外集中处理D.禁止发展旅游交通解析:4.B 5.D 第4题,图中反映的主要是大气污染(交通尾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游客乱扔垃圾)。第5题,禁止发展旅游交通,就无法发展旅游业,因此该措施不正确。绿色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远离喧嚣与污染,亲近大自然,并能获得健康精神情趣的一种时尚旅游,提倡不仅要让大自然更绿,也要让人的心更绿。据此完成67题。6.倡导绿色旅游,要求旅游开发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哪几类建设项目(  )污水处理 垃圾收集和处理 游客休憩地 新的旅游设施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7.下列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的是(  )A.携带自己的书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不吃野生动植物,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C.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D.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解析:6.A 7.C 第6题,绿色旅游倡导在旅游的全过程中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可循环利用。因而,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处理、废气处理设施等,都是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建设项目。第7题,绿色旅游应尽量减少碳排放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交通方式。二、综合题8(全国卷)201788,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解析:本题以我国旅游胜地、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区域背景,以震后重建规划的具体措施为主要内容,考查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解题时需要认真解读材料中的每一项具体措施并运用人地协调观阐述其对旅游发展的意义: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有利于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有利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以及第一、三产业的融合;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有利于控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便于游客的疏散和安置,保护游客安全,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答案: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地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有利于增加景区内居民的收入,可减少对旅游收入的过度依赖,优化景区旅游环境;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可降低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便于地震发生时游客疏散和安置,有利于保护游客的安全、降低财产损失,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海拔2 303 m的灵山是北京市第一高峰,素有北京的珠穆朗玛之称,顶部的 400 hm2高山草甸构成了北京独特的山地牧场景观,是北京著名的生态旅游景点。然而在19931997年,灵山被破坏的草甸达66.36 hm2。过去1 m2内可出现几十种植物,草丛高达6070 cm。而现在1 m2内只有十几种甚至几种植物,草甸紧贴着地面,只不过10 cm高。随着到此旅游的人不断增多,水质已遭污染,垃圾随处可见。(1)此材料反映了灵山旅游区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后果会怎样?(2)灵山的生态旅游称得上是生态旅游吗?你认为真正的生态旅游是怎样的?如何才能实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旅游环境问题包括旅游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本题只涉及前两个方面。生态旅游是从保护景区和自然生态为出发点,既发展旅游,也保护环境。答案:(1)环境问题:由于对植物资源的破坏,导致当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出现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后果:彻底破坏灵山独特的山地牧场的自然生态平衡而使其最终成为一座山石裸露的荒山,环境污染危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自身,最终将失去整个旅游资源。(2)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应该是以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为出发点来进行生态观赏、生态研究、生态保护和开发,既有利于旅游者观赏生态景观,又不破坏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且使景区的生态系统向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第一,要进行景区的生态资源调查;第二,使景区的生态系统得到初步的恢复平衡,并要用人工措施帮助其迅速新陈代谢,使草甸面积扩大、草种增加;第三,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三 旅游地理第二节 旅游规划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三 旅游地理第二节 旅游规划课堂检测,共5页。

    鲁教版选修三 旅游地理第三单元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第一节 旅游资源评价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选修三 旅游地理第三单元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第一节 旅游资源评价同步训练题,共4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三 旅游地理第四节 旅游安全防范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三 旅游地理第四节 旅游安全防范练习,共4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