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老课标版练习:第1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284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老课标版练习:第1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284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老课标版练习:第1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284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章节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同步测试题,共16页。
第二节 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 1.区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2.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分析人口迁移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4.掌握我国新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
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1.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分类
①标准:是否跨越国界。
②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世界人口迁移的阶段划分及特点
阶段
影响因素
特点
人类社会早期
自然条件
经常迁移流动
古代农业社会
土地开垦,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
15~19世纪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通与殖民主义扩张
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新兴城市的出现,旅游业的兴起,政治性移民,地区经济差异等
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更加多样化
3.人口流动
(1)含义
(2)主要形式:民工流、外籍劳工。
(3)民工流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增强社会活力。
②消极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最主要原因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2.其他因素
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
3.人口迁移的推力与拉力理论
推力
拉力
实质
原定居地的不良环境
吸引人们迁往新定居地的因素
举例
如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宗教迫害等
如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等
思考 影响人类社会早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与影响近现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 不同。影响人类社会早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而影响近现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三、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1)迁出地: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2)迁入地: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2.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2)促进了经济发展。
(3)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探究点一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判断以下人口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动。
①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②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③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④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⑤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⑥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⑦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民工。
⑧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答案
人口迁移
②④⑤⑥⑧
人口流动
①③⑦
1.人口迁移的判断
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类型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概念
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
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
区别
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的外出活动
主要原因
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别等
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
举例
“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定居海外获取“绿卡”
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民工流”
3.我国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
“民工流”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现象,其方向、类型、原因、影响如下表所示:
项目
内容
流动规模
人口流动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流动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
方向
总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从山区到平原;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
主要迁出地
四川、广西、山东、河北、安徽等省以外出务工为主,浙江、江苏等省以外出经商为主
主要迁入地
广东、上海、北京等
类型
主要
方式
自发流动为主
主要
目的
务工和经商
主要原因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②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③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
影响
积极影响
①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劳动力的供求矛盾;②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贡献;③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④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⑤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⑥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消极影响
①增加了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等方面的压力;②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一些问题
下图为“人口迁移的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②⑤ B.⑥⑦ C.②④ D.④⑤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国际人口迁移必须跨越国界,①③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人口迁移从居住地变更来看,需跨越行政区界线,故⑥⑦不属于人口迁移。
探究点二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2017年3月2日,《天津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工作方案》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印发执行。该方案全面放开户籍人口迁移限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促进了地区间的人口迁移。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思考以下问题。
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一是从东部和中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二是流向东北部地区。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主要是国家为改变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而进行的移民;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东北地区森林、矿产及荒地资源而进行的移民。
2.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流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3.为什么很多华侨总想“落叶归根”?
答案 华人、华侨回国定居,反映了思乡的民族情感。
4.目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答案 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土壤及土地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迁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
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
矿产
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
大庆油田的开发等
自然
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中国汶川新县城的建设
(2)经济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经济发展
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高学历人员到美国工作并定居
交通和通信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3)社会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文化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军嫂随军
政治
政策
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我国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国20世纪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
社会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一战”“二战”及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迁入地的影响
(2)对迁出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西侧。近年来,每年的6~9月,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到白山休闲度假。据此完成3~5题。
3.白山市每年6~9月出现的人口流入高峰,其原因类似于( )
A.三峡水电站建设移民
B.10月份大量农民工去新疆采摘棉花
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
D.五大湖区老年人向墨西哥湾沿岸迁移
4.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人口流动新现象,白山市亟需( )
A.发展森林工业 B.完善食宿、医疗服务
C.整治水土流失 D.加快高档别墅区开发
5.白山市人口流动新现象的积极影响是( )
A.提高人口素质 B.增加就业压力
C.促进商业发展 D.减轻环境压力
答案 3.D 4.B 5.C
解析 第3题,白山市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西侧,夏季凉爽,每年6~9月的人口流入属于气候原因,与美国东北部老年人向南迁移的原因相似,D正确。三峡水电站建设移民属于生态移民,10月份大量农民工去新疆采摘棉花属于经济原因,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属于文化原因。第4题,到白山市休闲度假的人数增加,且老年人居多,故白山市亟需完善食宿、医疗等服务,提高接待能力。第5题,夏季大量人口到白山市休闲度假,有利于促进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选C。
下表为“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0
11.63
4.01
1.78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15~29岁、30~44岁年龄段迁入人数最多,说明以青壮年人口迁入为主,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最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第2题,迁入人口中0~14岁、60岁及以上人数占一定比例,说明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同时,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4.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迁移的人口中,以20~34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这种迁移最可能是经济因素引起的。第4题,图中乙年龄段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时,常常会将自己年幼的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甲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数量也较大,即这两者之间的迁移具有明显相关性。
5.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材料二 一个叙利亚家庭需要花费两年的家庭收入,才有可能将家中的年轻人送到欧洲。到达欧洲后,他们要找到工作或者做买卖,再将攒下的钱寄回家里,让其他的家庭成员来团聚。
材料三 叙利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和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
(1)说出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的突出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2)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3)从人口角度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给德国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 (1)多分布在邻国;分布在多个国家。原因是距离近,交通费用少;走陆路(不走水路),易于到达;同处中东地区,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差异小。
(2)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就业机会更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宽松的难民政策。
(3)有利: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
解析 第(1)题,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多分布在周边多个国家。结合材料二分析,主要原因是与周边国家距离近,交通费用少;走陆路,较安全,易于到达;同处中东,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差异小。第(2)题,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经济发达,能对难民提供较好的社会福利救助;劳动力短缺,有较多的就业机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有宽松的难民政策,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第(3)题,大量难民涌入,有利于增加德国的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大量涌入,会影响社会安定,难民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人口增加,加重社会负担。
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总的特点是( )
A.从新大陆移向旧大陆
B.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C.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D.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由战前迁入区变成战后迁出区的是( )
A.大洋洲 B.非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19世纪以前,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国际人口迁移主要以大规模的永久性移民为主,主要迁往北美洲、拉丁美洲及大洋洲。第2题,“二战”之后,拉丁美洲、亚洲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2018年春运从2月1日持续至3月12日,共40天。全国春运共发送旅客29.7亿人次,与2017年基本持平。据此回答3~4题。
3.2018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4.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春运期间民工流动性较强,此时他们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且不变更户籍,故属于人口流动。第4题,春节前旅客主要由城市流向农村,回家过年;春节后由农村流向城市,外出务工。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5~6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5.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6.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工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答案 5.A 6.C
解析 第5题,从图表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为迁出国,发达国家为迁入国。故A正确。第6题,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人均收入低,而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就业率高。移民外迁主要目的是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故C正确。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03~2015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完成7~8题。
7.该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07年
C.2011年 D.2015年
8.导致该市2008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交通改善 B.经济水平下降
C.产业结构调整 D.城市用地减少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读图,左纵轴是人口机械增长率,右纵轴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曲线判断,该市人口总增长率始终为正值,说明人口总量不断增加,最大值年份是2015年。第8题,2008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大幅下降,最可能是因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需要的劳动力人口减少。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9~10题。
9.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出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10.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答案 9.A 10.D
解析 第9题,从人口数量来看,①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亿,且多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大且迁入人口数量大,应为广东省;②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数量超过1亿,且多于常住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大,且迁出人口数量大,应为河南省;③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4 000多万且大于常住人口数量,也是人口迁出区,应为贵州省;④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为2 000多万,且多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迁入数量大,应为上海市。第10题,我国人口主要从内陆地区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且多为就近迁移。由此可判断出河北人口主要流向京津地区,安徽人口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湖南、广西人口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1~12题。
11.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C.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1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
①缓解了人地矛盾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该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1.B 12.C
解析 第11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图中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婚育年龄女性偏多,可能产生婚育方面的问题。本地人口数量未知,无法判断。第12题,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人口迁入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迁入城市,主要是从事城市原有的第二、三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不大;人口迁入城市,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压力。
(2018·北京市朝阳区模拟)近年来,离开“北上广”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17年第二季度全网移动用户的大数据显示,“北上广”迁出的人群主要流向了重庆、杭州、成都、厦门、苏州等地。据此完成13~14题。
13.与“北上广”相比,重庆等地( )
A.生活服务设施较完善
B.房地产价格较低
C.城市的拥堵指数更高
D.人均消费水平更高
14.为吸引和留住从“北上广”迁出人群中的创业人员,重庆等地政府部门应当重点( )
A.承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入 B.加强对迁入人口的职业培训
C.提高行政效率,加大政策优惠 D.加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答案 13.B 14.C
解析 第13题,生活成本高是导致流动人口外迁的推力因素,与“北上广”相比,重庆等地经济水平稍低,在生活服务设施、城市拥堵方面、人均消费水平方面均不如北上广,房地产价格较低,选B。第14题,为吸引和留住从“北上广”迁出人群中的创业人员,重庆等地应当重点承接技术导向型产业人员的转入,提高行政效率,加大政策优惠。对迁入人口的职业培训应是用人单位或打工人员的自主行为,加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流入,选C。
15.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
(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_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
A.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新资源的开发和新工业区的建立
C.环境质量的改善
D.环境难民的影响
(4)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是_____。
答案 (1)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
(2)国内人口迁移
(3)ABC
(4)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解析 美国从19世纪中期以来,国内人口流动非常频繁,曾出现四次国内人口迁移的高潮。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东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冷湿,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推力因素(西部和南部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阳光充足和空气清新等拉力因素),促使人口从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冷冻地带”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又具备了城市环境改善和经济的重建等拉力因素,从而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国家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我国3个产业工人中有2个来自农村。
材料二 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2)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
(4)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2)有利影响: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加剧迁入地区人地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
(3)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
(4)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后作业题,共16页。
这是一份鲁教版第一单元 人口和地理环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