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综合训练题
展开下图示意某地聚落及交通分布。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变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2.图中E聚落布局形态及成因是( )
A.团块状 形成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
B.带状 形成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
C.团块状 形成于受河流、地形影响的山谷地区
D.带状 形成于受河流、地形影响的山谷地区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b处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有铁路和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故选B。第2题,据图判断,E聚落主要沿河谷分布,其布局形态应为条带状,主要受地形、河流的影响,故选D。
答案:1.B 2.D
3.关于城市的职能和服务范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线明确
B.“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说明不论城市大小,城市的功能都相同
C.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对较大,小城市的服务范围较小
D.城市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解析:选C。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线不明确,互相重叠,A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说明不论城市大小,城市的功能类型基本相同,服务范围不同,B错。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对较大,小城市的服务范围较小,C对。城市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D错。
下图为某假想地域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最高等级城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城市及其服务职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摩托车 ②-小汽车 ③-高级商务车
B.③-中小学 ④-大学 ⑤-中小学
C.④-银行 ⑤-信用社 ⑥-股市
D.⑥-电影院 ⑦-录像厅 ⑧-歌剧院
解析:第4题,③位于区域中心,且有河流与铁路相交,交通发达,因此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最高等级的城市;②、④、⑥处矿产资源丰富,且有铁路经过,因此有可能成为较高等级城市,城市⑦位于山口位置,且有多条铁路线相交,也有可能成为较高等级城市,因此②、④、⑥、⑦属于该区域的次级城市;⑤位于河流沿岸,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属于该区域的三级城市;①、⑧处条件最差,城市等级应最低。第5题,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的大学、股市、歌剧院应该设在级别最高的③城市。
答案:4.C 5.A
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
①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②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③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④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
①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
②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
③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④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6题,由图中的公路和铁路分布可知,该地区交通较为便利。图中天山山麓地带有丰富的水源,这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对城市的形成影响很小,西气东输工程并没有经过该地区。第7题,根据城市等级体系理论可知,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彼此的距离越远,服务的种类越多。图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乌鲁木齐。昌吉市与石河子市的等级相同,其服务范围是相互排斥的,不会形成包含关系。
答案:6.A 7.B
8.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城市和________城市(填代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限制A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城市位于________(地貌)上。
(4)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
解析:解答该题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①人类早期交通以河运为主,海运及铁路均未发展;早期的城市诞生在河流沿岸。②城市兴起的因素是城市诞生时,把它吸引到某一地点的因素,与促进城市发展的因素不一定相同。③交通枢纽处最有可能形成城市。
答案:(1)B C 早期的城市主要沿河流布局,B、C两地为平原地形,水源充足,交通(水运)便利
(2)矿产资源丰富
(3)气候干旱 河口三角洲
(4)旅游 标注略(提示:在B、C、D、E四城市之间铁路交会处标F)。
1.甲图示意世界某国主要城市分布,乙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主要城镇分布。关于图中城市(镇)分布及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B.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水运便利
C.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
D.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热量相对充足
解析:选D。甲图示意国家为北美洲的墨西哥,图乙为我国西藏自治区。甲图中城市大多分布在海拔500 m到2 000 m的高原(墨西哥高原)上,主要原因为该地纬度低,低地过于闷热,高原上气候相对凉爽;乙图中城镇主要沿河谷(雅鲁藏布江谷地)分布,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相对充足。
2.下列有关城市的区位选择,正确的是( )
A.城市选址应尽量避开地震频繁且危害严重的地区
B.河流沿岸的城市,应把码头建在凸岸处
C.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不应建在石质地基上
D.城市建设应选择丘陵地区,工程量较小
解析:选A。城市选址应尽量避开地震频繁且危害严重的地区,A正确;河流沿岸的城市,应把码头建在凹岸处,凸岸易淤积不利于建港,B错;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应建在石质构造坚固的地基上,C错;城市建设应选择平原地区,工程量较小,地形起伏大不利于城市建设,D错。
2016年11月,由中国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和先行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据此完成3~4题。
3.中巴经济走廊两端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
A.气候温暖 B.地形平坦
C.降水稀少 D.土壤肥沃
4.瓜达尔港的建设沿用了中国深圳模式,影响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科学技术发达 ④地理位置优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3题,中巴经济走廊中国起点喀什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瓜达尔港为热带沙漠气候,两地降水均少,故选C。第4题,瓜达尔港位于沿海地区,深圳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均具有地理位置优势,同时都是在国家开放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共同区位因素为政策和位置,故选D。
答案:3.C 4.D
2014年12月11日,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出炉《新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对江苏省推进城镇化的影响和政策建议》,下表为江苏最新城市规模等级列表。据此完成下题。
规模等级(常住人口) | 个数 | 城市 |
特大城市(500万人以上) | 1 | 南京 |
Ⅰ型大城市(300万~500万人) | 2 | 苏州、无锡 |
Ⅱ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人) | 8 | 徐州、常州、南通、淮安、扬州、连云港、昆山、江阴 |
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 | 6 | 盐城、镇江、泰州、宿迁、宜兴、常熟 |
Ⅰ型小城市(20万~50万人) | 33 | 邳州、新沂、金坛、溧阳、太仓、张家港、海门、如皋、启东、东台、高邮、仪征、丹阳、泰兴、兴化、靖江、睢宁、沛县、海安、如东、东海、灌南、灌云、涟水、盱眙、射阳、滨海、阜宁、建湖、宝应、沭阳、泗阳、泗洪 |
Ⅱ型小城市(20万人以下) | 7 | 句容、扬中、大丰、丰县、洪泽、金湖、响水 |
5.下列关于江苏省城市新等级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面积越大,城市等级越高
B.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C.经济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D.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等级越高
解析:选D。根据江苏最新城市规模等级列表,城市常住人口数量确定了城市等级。城市面积越大,城市等级不一定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区域,城市数量会多一些,城市等级不一定越高;经济水平越高,城市等级不一定越高;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等级越高。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城市将会发展成与G同等级的城市
B.随着中小城市的发展,G城市的服务范围将缩小
C.随着城市的发展,G城市的服务功能会减少
D.不论怎样发展,特大城市数目比中小城市少
7.若在A处还有一座城市,则其规模最可能是( )
A.小城市
B.中等城市
C.大城市
D.特大城市
答案:6.D 7.A
8.读材料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由早期不如宁波、南京、广州,到后来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这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的优越性。
材料二 石家庄原本是正定县的小村庄,现在石家庄发展成为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而正定县只是几万人的小城。
材料三 大庆市由原来的北大荒发展成为人口100多万的大城市。安徽合肥市原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后来成为安徽的省会,才迅速发展为大城市。
(1)结合上海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上海城市的发展变化与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有什么关系?
(2)结合材料二分析是什么因素促使石家庄成为大城市的?
(3)材料三说明什么因素影响到城市等级的提升?
解析:城市等级的提升不仅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还与交通条件、资源条件、政治因素等密切相关。上海市的发展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石家庄的发展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庆的崛起是因为石油资源的开发,合肥的发展是依靠国家的行政规划。
答案:(1)①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扩大了服务范围;②上海市作为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石家庄的发展变化,说明发达的交通是城市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扩大的基本条件。
(3)资源和行政(政治)因素。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随堂练习题,共6页。
高中地理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习题,共7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后复习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