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当堂检测题
展开第3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课后篇巩固探究
1.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
解析:根据图示纬度位置判断所处的半球和风带。A图越往北纬度越高,判断位于北半球,故图示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西风带;B图越往北纬度越低,判断位于南半球,图示表示南半球中纬地区的西风带;C图越往南纬度越高,判断位于南半球,故图示表示南半球低纬地区的东南信风带;D图越往北纬度越高,故判断位于北半球,图示表示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极地东风带。
答案:A
下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第2~3题。
2.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解析:第2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半球为北半球。图例所示的气压带位于30°N附近,故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3题,图中P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南风,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答案:2.B 3.B
下图为气压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下列关于图甲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5.图乙反映北半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第4题,从图甲中可以看出,20°N~3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所以30°N~40°N盛行西南风。第5题,图乙30°N~4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故图乙反映北半球的季节为夏季。
答案:4.D 5.B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第6~7题。
6.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7.若甲、乙风向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解析:第6题,丙地因气流下沉而形成高压,可能为极地高气压带,也可能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因而甲、乙可能同为极地东风带,可能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项正确,A、B项错误;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当所处半球为夏季时,气压带向高纬度移动,D项错误。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地区多晴朗天气,C项正确;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丙所在的半球,因而无法判断甲、乙风带,A、B、D项错误。
答案:6.C 7.C
读图,完成第8~9题。
8.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 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 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 Q地位于信风带
9.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
B. Q地盛行东北风
C. 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
解析:第8题,低纬环流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从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可知,其为赤道低气压带,由此可以判断图示环流位于南半球。第9题,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相对位置,可以判断该图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图中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其影响下气候湿润,Q地处西风带,盛行西南风。
答案:8.A 9.C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11.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10题,图中③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西南季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丁为高压中心,乙、丙为低压中心,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甲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丙、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丁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
答案:10.C 11.D
12.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差异
C.地形的影响
D.海水运动的影响
解析: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导致冬季和夏季海陆气压分布的季节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
答案:B
下图为同纬度海洋和陆地之间大气运动环流图,大气运动在大陆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根据等压面的分布图,可以判断( )
A.陆地温度比海洋温度高
B.图示时期为该地的冬季
C.陆地近地面气压较海洋高
D.此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14.若图示为北半球,此时控制太平洋的大气活动(气压)中心是( )
A.亚速尔高压 B.夏威夷高压
C.阿留申低压 D.冰岛低压
解析:第13题,此时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形成低压,说明海洋上气流下沉、陆地气流上升,同纬度陆地温度高于海洋,为北半球夏季,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第14题,夏季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中心。
答案:13.A 14.B
15.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局部图(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 、 。
(2)图甲中B处是 风带,与图乙中 (填“a”或“b”)处的风向一致。
(3)图甲中C处是 气压带,D处是 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在图乙所示季节,该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5)N气压带的成因是什么?E气压带的成因为 (填“动力”或“热力”)原因。
解析:第(1)题,30°对应副热带高气压带,即C;60°对应副极地低气压带,即E。第(2)题,图甲中B处为东北信风带,对应图乙中的a。第(3)题,图甲中C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为西风带,两者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第(4)题,从图乙中气压带位置可知为北半球夏季,b位于东亚地区,此时盛行东南季风,高温多雨。第(5)题,N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由于纬度高,气温低,气流下沉而形成。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答案:(1)C E
(2)东北信 a
(3)副热带高 西 地中海气候。炎热干燥。
(4)B
(5)地处高纬,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动力
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A、B两处比较, 处气温较低, 处气压较低。引起环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若此图是冬季季风环流侧视图,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能是亚洲大陆的是 (填“A”或“B”)。东亚的西北风应是 (用数码表示),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则A、B中 处是城区,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4)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 气压带,B处为 气压带,③处为 风带。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记住热力环流的基础知识。第(1)题,由于近地面大气冷热不均,A处大气受冷收缩下沉,B处受热膨胀上升。第(2)题,在东亚季风环流中,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即A表示陆地,其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第(3)题,城郊环流中,由于城区温度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风向总是由郊区吹向城区。第(4)题,中纬度环流圈中,包括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
答案:(1)A B 近地面大气冷热不均。
(2)A ③ 海陆热力差异。
(3)B 城区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4)副热带高 副极地低 西
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练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练习题,共5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
地理鲁教版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时作业,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