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0的倒数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倒数的定义解答.
    【详解】2020的倒数是,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倒数的定义,熟记倒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下面四个化学仪器示意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的两部分折叠后可以重合.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2a=3a B. (a+b)2=a2+ab+b2
    C. (﹣2a)2=﹣4a2 D. a•2a2=2a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利用合并同类项、完全平方公式、乘方以及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法则逐项排除即可.
    【详解】解:A.a+2a=(1+2)a=3a,故该选项计算正确;
    B.(a+b)2=a2+2ab+b2,故该选项计算错误;
    C.(﹣2a)2=4a2,,故该选项计算错误;
    D.a•2a2=2a3,,故该选项计算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完全平方公式、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等知识点,掌握相关计算方法和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一个质地均匀的小正方体,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掷小正方体后,观察朝上一面的数字出现偶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概率公式,用出现偶数朝上的结果数除以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即可得.
    【详解】解:∵ 掷小正方体后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朝上一面的数字出现偶数的有2、4、6这3种可能,
    ∴ 朝上一面的数字出现偶数的概率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熟练掌握求随机事件的概率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5.李强同学去登山,先匀速登上山顶,原地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匀速下山,上山的速度小于下山的速度.在登山过程中,他行走的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进行判断,先匀速登上山顶,原地休息一段时间后,可以排除A和C,又匀速下山,上山的速度小于下山的速度,排除D,进而可以判断.
    【详解】解:因为登山过程可知:
    先匀速登上山顶,原地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匀速下山,上山的速度小于下山的速度.
    所以在登山过程中,他行走的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的大致图象是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明确过程,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
    6.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布置了10个填空题作为课堂练习,并将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知,全班同学答对题数的众数为(  )

    A. 7 B. 8 C. 9 D. 1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知做对9道的学生最多,从而可以得到全班同学答对题数的众数,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由条形统计图可得,
    全班同学答对题数的众数为9,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众数等相关知识点,熟练掌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概念及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
    7.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5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为(  )
    A. m<﹣10 B. m≤﹣10
    C. m≥﹣10且m≠﹣6 D. m>﹣10且m≠﹣6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式方程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表示出方程的解,由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求出m的范围即可.
    【详解】解:去分母得,
    解得,
    由方程的解为正数,得到,且,,
    则m的范围为且,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计算,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根据方程的解求出m的范围,其中考虑到分式方程的分母不可为零是做对题目的关键.
    8.母亲节来临,小明去花店为妈妈准备节日礼物.已知康乃馨每支2元,百合每支3元.小明将30元钱全部用于购买这两种花(两种花都买),小明的购买方案共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可以购买x支康乃馨,y支百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x,y均为正整数即可得出小明有4种购买方案.
    【详解】解:设可以购买x支康乃馨,y支百合,
    依题意,得:2x+3y=30,
    ∴y=10﹣x.
    ∵x,y均为正整数,
    ∴,,,,
    ∴小明有4种购买方案.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应用中的整数解问题,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9.有两个直角三角形纸板,一个含45°角,另一个含30°角,如图①所示叠放,先将含30°角的纸板固定不动,再将含45°角的纸板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使BC∥DE,如图②所示,则旋转角∠BAD的度数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FA=∠D=90°,由外角的性质可求∠BAD的度数.
    【详解】解:如图,设AD与BC交于点F,


    ∵BC∥DE,
    ∴∠CFA=∠D=90°,
    ∵∠CFA=∠B+∠BAD=60°+∠BAD,
    ∴∠BAD=3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外角的性质,熟知以上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4,0),其对称轴为直线x=1,结合图象给出下列结论:
    ①ac<0;
    ②4a﹣2b+c>0;
    ③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以及与x轴y轴的交点,综合判断即可.
    【详解】解:抛物线开口向上,因此a>0,与y轴交于负半轴,因此c<0,故ac<0,所以①正确;
    抛物线对称轴为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4,0),则另一个交点为(﹣2,0),于是有4a﹣2b+c=0,所以②不正确;
    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③正确;
    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因此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③④,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近4000000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中国大地的疫情防控一线.将数据4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
    【答案】4×106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等于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
    【详解】解:将数据4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106,
    故答案为:4×106.
    【点睛】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x≥﹣3且x≠2.
    【解析】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
    解得:x≥-3且x≠2.
    故选A.
    点睛: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13.如图,已知在△ABD和△ABC中,∠DAB=∠CAB,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若使△ABD≌△ABC,则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只填一个即可)

    【答案】AD=AC(∠D=∠C或∠ABD=∠ABC等)
    【解析】
    【分析】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添加条件即可求解.
    【详解】解:∵∠DAB=∠CAB,AB=AB,
    ∴当添加AD=AC时,可根据“SAS”判断△ABD≌△ABC;
    当添加∠D=∠C时,可根据“AAS”判断△ABD≌△ABC;
    当添加∠ABD=∠ABC时,可根据“ASA”判断△ABD≌△ABC.
    故答案为AD=AC(∠D=∠C或∠ABD=∠ABC等).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1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计算出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______.

    【答案】65π
    【解析】
    【分析】
    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得出原几何体为圆锥,根据图中给定数据求出母线l和底面圆半径为r的长度,再套用侧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圆锥,设圆锥母线长为l,底面圆半径为r
    有l=13,r=5
    S侧=πrl=π×5×13=65π.
    故答案为:65π.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视图以及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其中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判断出原几何体是解题的关键,再套用公式即可作答.
    15.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
    【答案】10或11
    【解析】
    【分析】
    分3是腰长与底边长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解:①3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3、4,
    ∵此时能组成三角形,
    ∴周长=3+3+4=10;
    ②3是底边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4、4,
    此时能组成三角形,
    所以周长=3+4+4=11.
    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或11.
    故答案为:10或11.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题意,正确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AB在y轴上,点C坐标为(2,﹣2),并且AO:BO=1:2,点D在函数y=(x>0)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先根据C的坐标求得矩形OBCE的面积,再利用AO:BO=1:2,即可求得矩形AOED的面积,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k.
    【详解】如图,∵点C坐标为(2,﹣2),
    ∴矩形OBCE的面积=2×2=4,
    ∵AO:BO=1:2,
    ∴矩形AOED的面积=2,
    ∵点D在函数y=(x>0)的图象上,
    ∴k=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涉及矩形的面积之比、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解答的关键是理解系数k的几何意义和矩形的面积比的含义.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①沿x轴正半轴滚动并且按一定规律变换,每次变换后得到的图形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一次滚动后点A1(0,2)变换到点A2(6,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②;第二次滚动后点A2变换到点A3(6,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③;第三次滚动后点A3变换到点A4(10,4),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④;第四次滚动后点A4变换到点A5(10+12,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⑤;依此规律…,则第2020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

    【答案】22020
    【解析】
    【分析】
    根据A1(0,2)确定第1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等腰直角三角形①)的面积,根据A2(6,0)确定第1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等腰直角三角形②)的面积,…,同理,确定规律可得结论.
    【详解】∵点A1(0,2),
    ∴第1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2,
    ∵A2(6,0),
    ∴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为 =,
    ∴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4=,
    ∵A4(10,),
    ∴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为10−6=4,
    ∴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8=,

    则第2020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以及找规律,熟练掌握方法是关键.
    三、解答题(本题共7道大题,共69分)
    18.(1)计算:sin30°+﹣(3﹣)0+|﹣|
    (2)因式分解:3a2﹣48
    【答案】(1)4;(2)3(a+4)(a﹣4).
    【解析】
    【分析】
    (1)先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化简,然后计算即可;
    (2)先提取公因式3,再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详解】解:(1)sin30°+﹣(3﹣)0+|﹣|
    =+4﹣1+
    =4;
    (2)3a2﹣48
    =3(a2﹣16)
    =3(a+4)(a﹣4).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和因式分解,掌握相关运算性质和因式分解的基本思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解方程:x2﹣5x+6=0
    【答案】x1=2,x2=3
    【解析】
    【分析】
    利用因式分解的方法解出方程即可.
    【详解】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
    解:∵x2﹣5x+6=0,
    ∴(x﹣2)(x﹣3)=0,
    则x﹣2=0或x﹣3=0,
    解得x1=2,x2=3.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步骤.
    20.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为⊙O上的两个点,==,连接AD,过点D作DE⊥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直径AB=6,求AD的长.
    【答案】(1)见解析;(2)3
    【解析】
    【分析】
    (1)连接OD,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OD=180°=6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O=∠DAB=30°,得到∠EDA=60°,求得OD⊥DE,于是得到结论;
    (2)连接B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DB=90°,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证明:连接OD,

    ∵,
    ∴∠BOD=180°=60°,
    ∵,
    ∴∠EAD=∠DAB=BOD=30°,
    ∵OA=OD,
    ∴∠ADO=∠DAB=30°,
    ∵DE⊥AC,
    ∴∠E=90°,
    ∴∠EAD+∠EDA=90°,
    ∴∠EDA=60°,
    ∴∠EDO=∠EDA+∠ADO=90°,
    ∴OD⊥DE,
    ∴DE是⊙O的切线;
    (2)解:连接BD,
    ∵AB为⊙O的直径,
    ∴∠ADB=90°,
    ∵∠DAB=30°,AB=6,
    ∴BD=AB=3,
    ∴AD==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证明,及线段长度的计算,熟知圆的性质及切线的证明方法,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市防控指挥部想了解自1月20日至2月末各学校教职工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在全市各学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参与志愿服务的教职工,对他们的志愿服务时间进行统计,整理并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两幅统计图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被抽取的教职工共有   名;
    (2)表中a=   ,扇形统计图中“C”部分所占百分比为   %;
    (3)扇形统计图中,“D”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

    (4)若该市共有30000名教职工参与志愿服务,那么志愿服务时间多于60小时的教职工大约有多少人?

    志愿服务时间(小时)
    频数
    A
    0<x≤30
    a
    B
    30<x≤60
    10
    C
    60<x≤90
    16
    D
    90<x≤120
    20



    【答案】(1)50名;(2)a=4,32%;(3)144°;(4)216000人
    【解析】
    【分析】
    (1)利用B部分的人数÷B部分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算出本次被抽取的教职工人数;
    (2)a=被抽取的教职工总数﹣B部分的人数﹣C部分的人数﹣D部分的人数,扇形统计图中“C”部分所占百分比=C部分的人数÷被抽取的教职工总数;
    (3)D部分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60°×D部分人数所占百分比;
    (4)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用30000×被抽取的教职工总数中志愿服务时间多于60小时的教职工人数所占百分比.
    【详解】解:(1)本次被抽取的教职工共有:10÷20%=50(名),
    故答案为:50;
    (2)a=50﹣10﹣16﹣20=4,
    扇形统计图中“C”部分所占百分比为:×100%=32%,
    故答案为:4,32;
    (3)扇形统计图中,“D”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144°.
    故答案为:144;
    (4)30000×=216000(人).
    答:志愿服务时间多于60小时的教职工大约有216000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频数(率)分布表,以及样本估算总体,关键是正确从扇形统计图和表格中得到所用信息.
    22.团结奋战,众志成城,齐齐哈尔市组织援助医疗队,分别乘甲、乙两车同时出发,沿同一路线赶往绥芬河.齐齐哈尔距绥芬河的路程为800km,在行驶过程中乙车速度始终保持80km/h,甲车先以一定速度行驶了500km,用时5h,然后再以乙车的速度行驶,直至到达绥芬河(加油、休息时间忽略不计).甲、乙两车离齐齐哈尔的路程y(km)与所用时间x(h)的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甲车改变速度前的速度是   km/h,乙车行驶   h到达绥芬河;
    (2)求甲车改变速度后离齐齐哈尔的路程y(km)与所用时间x(h)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不用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甲车到达绥芬河时,乙车距绥芬河的路程还有   km;出发   h时,甲、乙两车第一次相距40km.
    【答案】(1)100km/h,10h;(2)y=80x+100();(3)100km;2h
    【解析】
    【分析】
    (1)结合图象,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得出甲车改变速度前的速度;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得出乙车行驶的时间;
    (2)根据题意求出甲车到达绥芬河的时间,再根据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
    (3)根据甲车到达绥芬河的时间即可求出甲车到达绥芬河时,乙车距绥芬河的路程;根据“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列式计算即可得出甲、乙两车第一次相距40km行驶的时间.
    【详解】解:(1)甲车改变速度前的速度为:500÷5=100(km/h),乙车达绥芬河是时间为:800÷80=10(h),
    故答案为:100;10;
    (2)∵乙车速度为80km/h,
    ∴甲车到达绥芬河的时间为:,
    甲车改变速度后,到达绥芬河前,设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kx+b(k≠0),
    将(5,500)和(,800)代入得:,
    解得,
    ∴y=80x+100,
    答:甲车改变速度后离齐齐哈尔的路程y(km)与所用时间x(h)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80x+100();
    (3)甲车到达绥芬河时,乙车距绥芬河的路程为:800﹣80×=100(km),
    40÷(100﹣80)=2(h),
    即出发2h时,甲、乙两车第一次相距40km.
    故答案为:100;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综合与实践
    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学习到了新知识,掌握了许多新技能.例如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活动﹣﹣折纸,就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兴趣.在经历图形变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同学们的空间观念,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实践发现:
    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的点N处,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把纸片展平,连接AN,如图①.

    (1)折痕BM   (填“是”或“不是”)线段AN的垂直平分线;请判断图中△ABN是什么特殊三角形?答:   ;进一步计算出∠MNE=   °;
    (2)继续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H处,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G,把纸片展平,如图②,则∠GBN=   °;
    拓展延伸:
    (3)如图③,折叠矩形纸片ABCD,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A'处,并且折痕交BC边于点T,交AD边于点S,把纸片展平,连接AA'交ST于点O,连接AT.
    求证:四边形SATA'是菱形.
    解决问题:
    (4)如图④,矩形纸片ABCD中,AB=10,AD=26,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A'处,并且折痕交AB边于点T,交AD边于点S,把纸片展平.同学们小组讨论后,得出线段AT的长度有4,5,7,9.请写出以上4个数值中你认为正确的数值   .
    【答案】(1)是;等边三角形;60°;(2)15°;(3)见解析;(4)7、9
    【解析】
    【分析】
    (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N=BN,AE=BE,∠NEA=90°,BM垂直平分AN,∠BAM=∠BNM=90°,可证△ABN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2)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BG=∠HBG=45°,可求解;
    (3)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O=A'O,AA'⊥ST,由“AAS”可证△ASO≌△A'TO,可得SO=TO,由菱形的判定可证四边形SATA'是菱形;
    (4)先求出AT的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解:(1)如图①∵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
    ∴EF垂直平分AB,
    ∴AN=BN,AE=BE,∠NEA=90°,
    ∵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的点N处,
    ∴BM垂直平分AN,∠BAM=∠BNM=90°,
    ∴AB=BN,
    ∴AB=AN=BN,
    ∴△ABN是等边三角形,
    ∴∠EBN=60°,
    ∴∠ENB=30°,
    ∴∠MNE=60°,
    故答案为:是,等边三角形,60;
    (2)∵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H处,
    ∴∠ABG=∠HBG=45°,
    ∴∠GBN=∠ABN﹣∠ABG=15°,
    故答案为:15°;
    (3)∵折叠矩形纸片ABCD,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A'处,
    ∴ST垂直平分AA',
    ∴AO=A'O,AA'⊥ST,
    ∵AD∥BC,
    ∴∠SAO=∠TA'O,∠ASO=∠A'TO,
    ∴△ASO≌△A'TO(AAS)
    ∴SO=TO,
    ∴四边形ASA'T是平行四边形,
    又∵AA'⊥ST,
    ∴边形SATA'是菱形;
    (4)∵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A'处,
    ∴AT=A'T,
    在Rt△A'TB中,A'T>BT,
    ∴AT>10﹣AT,
    ∴AT>5,
    ∵点TAB上,
    ∴当点T与点B重合时,AT有最大值为10,
    ∴5<AT≤10,
    ∴正确的数值为7,9,
    故答案为:7,9.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和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关键在于结合图形,牢记概念.
    24.综合与探究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4,0),点M为抛物线的顶点,点B在y轴上,且OA=OB,直线AB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2,6),如图①.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   ,点M的坐标为   ,cos∠ABO=   ;
    连接OC,若过点O的直线交线段AC于点P,将△AOC的面积分成1:2的两部分,则点P的坐标为   ;
    (3)在y轴上找一点Q,使得△AMQ的周长最小.具体作法如图②,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MA'交y轴于点Q,连接AM、AQ,此时△AMQ的周长最小.请求出点Q的坐标;
    (4)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点A、O、C、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y=x2+2x;(2)y=x+4,M(-2,-2),cos∠ABO=;(-2,2)或(0,4);(3)点Q(0,-);(4)存在,点N的坐标为(6,6)或(-6,-6)或(-2,6)
    【解析】
    【分析】
    (1)将点A、C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即可求解;
    (2)点A(﹣4,0),OB=OA=4,故点B(0,4),即可求出AB的表达式;OP将△AOC的面积分成1:2的两部分,则AP=AC或AC,即可求解;
    (3)△AMQ的周长=AM+AQ+MQ=AM+A′M最小,即可求解;
    (4)分AC是边、AC是对角线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解:(1)将点A、C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解得,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
    (2)点A(﹣4,0),OB=OA=4,故点B(0,4),
    由点A、B的坐标得,直线AB的表达式为:y=x+4;
    则∠ABO=45°,故cos∠ABO=;
    对于y=x2+2x,函数的对称轴为x=-2,故点M(-2-2);
    OP将△AOC的面积分成1:2的两部分,则AP=AC或AC,,
    则或,即或,解得:yP=2或4,
    故点P(-2,2)或(0,4),
    故答案为:y=x+4;(-2-2);;(-2,2)或(0,4);
    (3)△AMQ的周长=AM+AQ+MQ=AM+A′M最小,
    点A′(4,0),
    设直线A′M的表达式为:y=kx+b,则,解得,
    故直线A′M的表达式为:,
    令x=0,则y=,故点Q(0,);
    (4)存在,理由如下:
    设点N(m,n),而点A、C、O的坐标分别为(﹣4,0)、(2,6)、(0,0),
    ①当AC边时,
    点A向右平移6个单位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C,同样点O(N)右平移6个单位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N(O),
    即0 ± 6=m,0 ± 6=n,解得:m=n=±6,
    故点N(6,6)或(-6,-6);
    ②当AC是对角线时,
    由中点公式得:﹣4+2=m+0,6+0=n+0,
    解得:m=-2,n=6,
    故点N(-2,6);
    综上,点N的坐标为(6,6)或(-6,-6)或(-2,6).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图形的平移、面积的计算等,其中第4问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