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知识点总结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8394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春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知识点总结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8394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精品学案设计
展开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要点识记一
世界经济的发展
㈠苏联经济的发展
1.背景:苏联的建立
⑴背景
①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⑵建立:1922年苏联成立。
2.经济发展
⑴新经济政策:苏联建立后,继续实施新经济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
⑵计划经济体制
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此后,斯大林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成就:这使得苏联工业总产值于1937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1.一战后加强国家干预
⑴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②在资本主义国家,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社会矛盾尖锐。
⑵加强国家干预
①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
②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⒉二战后的经济发展
①混合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②知识经济: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部门的生产效率。
③固有矛盾和经济危机: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并且波及范围更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㈢苏东经济面临挑战
⒈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进程中,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随后的改革也陷入困境。
⒉苏东剧变: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
㈣新中国
⒈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⒉改革开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此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⒊成果: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㈤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⒈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这些国家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
⒉挑战: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⒊中国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①背景:
A.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
B.同时,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②中国对策:面对挑战,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要点识记二
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㈠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由于战争与经济危机,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国际贸易总量因此增速放缓,落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世界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
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影响
⑴达成:在美国主导下,23个国家于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
⑵影响: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发展
⑴世界贸易组织
①成立: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②各成员的努力:各成员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③影响: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间关税的下降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直接降低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
⑵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
①《全球基础电信协定》
A.签署:1997年,69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签署了《全球基础电信协定》电报、电话、移动数据服务等电信市场相互开放,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
B.影响
a.电信市场相互开放,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
b.世界贸易组织在扩大货物生产与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涉及旅游、运输、教育、金融、通信、信息等12大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服务贸易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入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影响: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电子商务兴起
⑴背景
①20世纪后期以来,贸易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
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
⑵影响:电子商务兴起后,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同时也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就能购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享受跨境服务。
要点识记三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1.布雷顿森林体系
⑴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⑵内容: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成立: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重建国际货币制度。
B.目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增强会员国维持经济繁荣的信心。
C.主要业务活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A.成立:1945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成立。
B.目的:以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C.主要业务活动:世界银行主要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
D.贷款对象变化:世界银行成立初期,贷款对象集中在西欧国家,后来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E.贷款投向:这些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能源开发、农业、公用事业、文教卫生等。
2.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
⑴表现
①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②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为人们提供各种资金便利。
③人们凭信用卡就能跨境消费。
⑵风险:现代国际金融也具有一定的风险。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⒊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⑴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⑵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⑶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⑷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⒋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
⑴条件: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日益普及。
⑵发展历程:
①20世纪70年代末期,自动取款机开始投入使用。
②20世纪末,信用卡公司实现了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的联网。
③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⑶影响: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无须亲自到金融网点,就能办理转账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优秀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优秀学案及答案,共3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精品学案,共4页。
高中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优秀学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