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必考题汇总(含答案)
展开小学五年级基础知识练习
一、用“√”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敝(bì pì) 拱(gǒng gòng) 榄(lǎng lǎn)
橘(jǘ jú) 喘(chuǎn duān) 棺(guān gān)
二、从下列词语中找出两组近义词,两组反义词。
【规矩 鄙夷 侮辱 消亡】
【永生 尊重 法则 轻视】
近义词:( )——( ) ( )——( )
反义词:( )——( ) ( )——( )
三、我能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1.这件饰品的表面是dù( )金的。
2.我国近几年的居民 chǔ( )蓄不断攀升。
3.纸包不住火,错误是 zhē( )盖不了的。
四、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反义词。
1.蟋蟀会选择平整、干燥的地方筑巢。( )
A. 潮湿 B. 干枯
2. 因特殊原因,我们将封锁这座大楼的所有出入口。( )
A. 开发 B. 开放
3. 如果现在不及时治理河水,以后必然会给人们带来不便。( )
A. 偶然 B. 偶尔
五、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生崖 如弃敝履 B.咆哮 完壁归赵
C.妒忌 姹紫嫣红 D.防碍 肆意妄为
六、歇后语连连看。
孔明借东风 一言不发
徐庶进曹营 巧用天时
刘备摔孩子 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兵 收买人心
七、科技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科技发展给你带来的便利?试着说一说。
参考答案
一、
bì√ gǒng√ lǎn√ jú√ chuǎn√ guān√
二、
近义词:规矩 法则 鄙夷 轻视
反义词:侮辱 尊重 消亡 永生
三、
镀 储 遮
四、
如茵 骄 似 一刻 如流 声 色 送爽
岁月如流 一刻千金 芳草如茵
五、C
六、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七、略
课外阅读练习1带答案
环境污染
①忧天,人类才可自救。②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需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四种颜色——黄、翠、白、青,为什么那样清晰,只是因为那时的“天”是“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无尘、无垢、无形、无秽。④今天全世界每年有56万吨矿物燃料变成烟灰,滞留在大气中。老实说,我们既失去了“原天”本身,此外又失去了原云、原霞、原雨、原雪、原气……⑤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中和视野中,已无一块净土: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铬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⑥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击和地球产生的有毒烟尘,今天呢?⑦今天,地球上每天平均灭绝27种生物,死去4万名儿童,有400万人患上各种环境病。和“龙”比肩的物种——“虎”,九个亚种现已灭绝四个;仅仅50年,亚洲的虎总量就由6万只锐减为2000只,中国境内的虎则由2万只暴减为不足100只。⑧人类惟一的生存场——地球,已在呻吟,在呼喊:“我好痛……”
1.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它”指代什么?
2.下文中有一句话是对“天的原稿”的解释,这句话是哪一句?
3.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说明?
4.当今社会环境问题令我们深感忧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呢?请就此简要谈点自己的看法。
答案:
一、
镀 储 遮
二、
如茵 骄 似 一刻 如流 声 色 送爽
岁月如流 一刻千金 芳草如茵
三、
1.“它”指头顶的天空。
2.这句话是“那时的天是‘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无尘、无垢、无形、无秽”。
3.环境污染。主要从大气污染和动物数量减少两方面来说明。
比如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水资源、减少废气排放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课外阅读练习2带答案
碗
我们山村的孩子们吃饭都是用一种粗瓷大碗,叫海碗。盛上一碗饭,夹一些菜放在饭上,一齐涌到村口的小场上来吃。我们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墩上,有的干脆蹲在那儿。大伙儿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可热闹呢。大家还可以自愿地你吃点我的菜,我吃点你的菜,结果一顿饭吃了好几种菜,比在家里吃强多了。我们端着碗出场的第一个“节目”是猜菜:大家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让对方猜,猜不着,就吃对方一口菜;猜着了,就让对方吃一口菜。小小的手儿,要举起那么大个碗,是要有一点点技术的。弄不好,碗打破了,饭吃不成还要挨一顿打。可尽管这样,这个“节目”却从未中断过。有一次猜菜,我的碗打破了。我吓哭了。隔壁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姐姐,忽然把自己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听到她妈妈的骂声:“打破碗了?你死去了!”接着是“啪”的一巴掌。这一巴掌好像打在我的心上。我端着碗默默地回家去,饭也没吃完。妈妈以为我病了,泡了一碗红糖茶给我喝。我把茶端到屋后给正在屋檐下哽咽的小姐姐喝。小姐姐喝了一口,笑了,一眨眼,两滴亮晶晶的泪珠落进了碗里。后来我读大学了,回家看她。她已经结了婚,生了个漂亮的小女孩,跟她小时候一模一样。当我们说起这打破碗的故事时,她回忆说:“你妈打起人来比我妈厉害,你又小,我怕你受不了……”她说得很平静,我心里却像倒海翻江一般。
1.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省略了的话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表示意思含糊不清
2.在文中用“‖”把文章分为三段,再写出各段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3.小姐姐为什么把她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
4为什么“我”端着碗默默地回家去,饭也没吃完?
答案:
1.A
2.分段:
第一段:(1—2)写山村的孩子喜欢聚到一块吃饭、猜菜。
第二段:(3—4)写“我”猜菜时打了碗,一位小姐姐把她的碗给了“我”,自己却挨了打。“我”很感激。
第三段:(5—6)写多年后,“我”和小姐姐谈起了这件事,我很激动。
3.因为她知道“我”妈打起人来比她妈厉害,怕“我”受不了。
4.因为“我”听到了小姐姐挨打,我的心里无比愧疚,明明是自己打碎了碗,却让小姐姐挨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