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新人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58458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新人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58458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新人教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58458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新人教版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584582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新人教版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584582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新人教版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584582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新人教版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584582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新人教版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584582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删去“使”,删去“在”和“中”,在句末加上“攀登”,在句末加“活动”,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1)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________受到低温的损害。(2)经度的________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得多。(4)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________,容易掌握。
A.结局 差别 灵验 简易B.结果 差异 灵敏 简便C.结果 差距 灵便 简单D.结局 差异 灵活 简便
【解析】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4.(原创题)下列句子的结构都不完整,请修改。(8分)(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这部电影中,塑造了一个女知识分子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批有志之士,他们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的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西宁市教育局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4分)(1)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2)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6.根据提供的句子,再仿写一个类似的句子,使之整体上构成排比句。(3分)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榴熟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广播要赶快收获;玉米熟了,又好像在诉说要赶快种麦子。
7.(达州中考)综合性学习。(10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 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先民们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一套气象历法——“二十四节气”。自秦汉发明至今已经用了2000多年了,在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体现,更是中国人自然观、生命观、宇宙观、哲学观的体现。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和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1)请用一段连贯的话写出你的探究所得。(字迹清晰,书写工整,简洁明了,不超过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明清《节气歌弹词》,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请结合《二十四节气歌》写出弹词中漏掉的节气名称。
“二十四节气”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体现,意义重大。
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歌弹词(节选)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3)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二十四节气”之一被定为我国法定节假日,这一节气是( )A.春节 B.清明 C.端午 D.中秋
(一)阅读“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至“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回答问题。8.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选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几个因素。
采用了总分结构。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二)(鄂州中考)台风的功与过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4分)A.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B.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C.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D.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解析】A项,“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造成的”错误,原文倒数第二段“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过于绝对。B项,“慢地震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应是“台风发生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C项,“我国台湾地区免受……袭”缺少了“或许”,原文最后一句“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故选D。
1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带来降水。②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③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缓解电力紧张程度。④节约原煤,用风力发电。⑤有利于鱼群生长。⑥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5分)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去掉。文中的“主要”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表明“水汽绝大部分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如果去掉,则表明“水汽全部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5.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比方。用“江河中的涡旋”来比喻“台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台风的形状。
16.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旨: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思考:台风有过更有功,提醒我们事物常常有两面性,只有了解相关科学知识,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事物,用辩证、理性的眼光看待自然事物
17.【拟人】本文开头两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中的“沉睡”“苏醒”,两个拟人化动词,赋予大地以人的情态,展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技法点拨】拟人的手法,既可以使所写事物生动、形象,又能鲜明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运用好拟人手法呢?
1.运用拟人的手法必须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比拟自然、逼真、感人;否则,生拉硬扯,无情“挤”情,反而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2.只有事物本身的特点和人物的特点或心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时,才可以把“物”人格化,不能乱拟。
3.运用拟人手法的目的要明确。运用拟人手法,是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和特点,借物抒发作者内心之情,从而突出文章中心。【片段仿写】你喜欢动物吗?请从你熟悉的动物中任选一种,抓住该动物的特点,运用拟人手法写一段文字,语言要生动活泼。(150字左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结构图解◄,大自然的语言,纬度经度高下古今,►主题解说◄,理清说明顺序,阅读课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习题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积累·基础练,语言建构·能力练,综合实践·素养练,答案A,答案B,答案C,精段品读,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