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感受化学在改善环境方面的重大责任。
道酸雨成因和危害以及防止方法。
能力目标: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领悟化学在环保中作用;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家园人人有责的思想,产生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探究酸雨的形成原因。
2.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环保技能。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 图9—16是中国环境标志,你知道图标的创意吗?
图标的含义是:让天更蓝、让空气更清新、让水更清、让山绿起来……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环境问题与危害
议一议 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
点拨 环境问题主要是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2.空气污染物、污染源及危害
交流与讨论 图片展示:工厂烟囱冒出“黑龙”、 拖拉机喷吐出的黑烟、裸露土壤产生的地面扬尘、石化厂烟囱喷出“火龙”和白雾等。
空气污染物有哪些?主要来源哪儿?
小结 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可吸入的颗粒物质等。空气污染带来了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出现空洞等严重问题,同时危害人的健康。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不合理使用,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大规模的不规范的城市建设带来大量粉尘污染。
3.一氧化碳的来源、危害和防治
问题情景:在一个狂风呼啸的冬天的夜里,在一户鱼船上发生惨剧,一家人全部丝于煤气中毒,公安局在调查中证了实死因,这家人为了取暖,将煤炭炉放在密不通风的船舱里,煤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大量一氧化碳,导致惨剧的发生。
讨论: 刚开始制造出燃气热水器的那几年,每年都有人很多死于煤气中毒,为什么?怎样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点拨 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剧毒气体一氧化碳,充足的氧气是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氧气的200多倍,人吸了含一氧化碳的空气,一氧化碳优先与血红蛋白结合,使组织细细胞缺氧而中毒。
4.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危害
讨论:温室效应是怎样形成的?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怎样防止或减缓温室效应?
小结: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浓度增大时,空气的温度升高。目前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向空气排放了过多的二氧化碳。防止或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植树造林、增加植被,促进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5.酸雨的形成与危害
活动探究 酸雨是这样形成的?酸雨给环境带来了哪些危害?
实验1 取少量硫粉,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然后将燃烧匙伸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2 用50mL的注射器从集气瓶中抽取二氧化硫,再抽取10mL滴有石蕊试液的水,堵住注射器的针孔,慢慢压缩,观察现象,改用空气代替二氧化硫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3 将少量水注入充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振荡后,用pH试纸测定水溶液的pH。
交流 实验现象和结论并完成下表
练一练: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在空气中尘埃等的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2)二氧化硫溶以水生成亚硫酸(H2SO3):
(3)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H2SO4):
小结(1)硫酸型酸雨形成的过程是燃料中的硫元素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2)我国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3)酸雨的危害很大,污染水源导致鱼类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污染土壤,使土壤酸化,矿物营养元素的流失,破坏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腐蚀建筑物;危害人的健康。
6.酸雨的防治
讨论交流 如何防治酸雨?
点拨 防止酸雨的措施有:燃料脱硫;尾气用碱性物质(如熟石灰)进行净化;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等。
板书: 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1.环境问题与危害
2.空气污染物、污染源及危害
3.一氧化碳的来源、危害和防治
5.酸雨的形成与危害
a. 酸雨的形成
b. 酸雨的危害
4.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危害
布置作业:P115页3、4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掌握较好,知道了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知道了一氧化碳的来源危害及怎样防治。同时对酸雨的形成和危害进一步认识。最后对温室效应的形成和危害进一步了解熟悉。这一节知识点很多,需慢慢消化,课后需进一步练习加强。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硫粉,在酒精灯上点燃;
燃烧匙伸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火焰呈 色
火焰呈 色
化学方程式为
闻一闻二氧化硫的气味
二氧化硫有 味
用50mL的注射器从集气瓶中抽取
二氧化硫,再抽取10mL滴有石
蕊试液的水,堵住注射器的针孔,
慢慢压缩。
石蕊由紫色变成
色
改用空气代替二氧化硫进行对比实验。
石蕊 (是、否)变色
将少量水注入充满二氧化硫的集
气瓶中,振荡后,用pH试纸测定
水溶液的pH。
二氧化硫的水溶液的pH为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归纳整理,活动与探究,情景创设,情境创设,师生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创设活动,承上启下,归纳整理,当堂达标,布置作业,课后延伸,保护生命之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