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1 图形的旋转精品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8507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合集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1 图形的旋转精品教案
展开课题23.1 图形的旋转课时1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旋转的概念,了解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对应点的概念及其应用.(2)掌握旋转的性质,应用概念及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生活中旋转图形的观察、讨论、实践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难点:运用操作实验得出图形的旋转的三条基本性质.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课堂导入出示问题:1.手工制作:制作一个小风车.2.欣赏日常生活中部分物体的旋转现象.学生制作后,结合日常生活中物体的旋转现象图片,思考:在这些运动中有哪些共同特征?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参与的全面性;(2)学生观察实例的角度;(3)学生活动后,试着描述出旋转的定义.3.观察:时钟上分针的运动.(动画演示)问题:时钟上分针的转动是绕哪一个点转动?沿着什么方向转动?从5分到15分转动了多少角度.学生在观察后,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旋转角. 探索新知合作探究动手做一做:在一张半透明的薄纸与另一张纸片之间垫上一张复写纸,在薄纸上画△ABC,并在△ABC外面找一点O,再用一枚图钉在O处穿过.将薄纸绕点O旋转一个角度,再次把△ABC复印在纸片上,并记为△A'B'C'.在纸片上分别连接OA,OB,OC,OA',OB',OC'.问题:(1)根据所画的图形,用直尺量出OA与OA',OB与OB',OC与OC'的大小;用量角器量出∠AOA',∠BOB',∠COC'的度数,观察这三个角的大小,并指出旋转中心、旋转角.(2)说出其中的对应点、对应角和对应线段.(3)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并动手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学生交流讨论并归纳出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成的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续表探索新知合作探究举例应用【例题】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及时展示学生练习结果,并给予点评.学生思考后,展示结果.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画出图形后,能否准确地运用旋转的基本性质表达出作图的理论依据.(2)学生作图的不同方法. 当堂训练1.P61页练习2.图形:线段、角、圆、梯形、正方形、菱形中绕一定点转动一定角度(小于360°)能与原图形重合的图形有( ) (A)2个 (B)3个(C)4个 (D)5个3.P62页练习归纳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获得的知识和感受,教师聆听,并与学生交流.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概括的是否全面,教师应及时补充;(2)不同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的程度.板书设计23.1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