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7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7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01
    2017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02
    2017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7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展开
    2017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10分
    1. 按要求填空。(5分)
    (1) 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
    (3) 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 ”。
    2. 按要求选择。(5分)
    (1) 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 填入下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的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会有人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④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却一块,这当然是常情。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必定吐出来?至于细致、系统观测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和实验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事,当然更谈不上由这些事形成什么道理。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提供良好的解释。异常的事情特别能显示理论的解释力。
    ⑤理论的解释不是凭空而来。理论靠什么提供解释?靠讲道理。从何处讲道理?从常识。除了包含在常识里的道理,还能从哪里找到道理?还有什么我们能够理解的道理?理论家在成为理论家之前先得是个普通人,是个常人。爱因斯坦说的“科学整体无非是日常思考的精致化”,也是在这个方向上说的。
    ⑥理论所依据的道理来自常识,但是理论解释不同于常识解释。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两小儿辩日”中,一小儿说太阳早上比中午近,因为看东西近大远小,一小儿说中午离我们更近,因为发热体近热远冷,连孔子也“不能决”。这个故事,妙就妙在找到一个焦点,让常识在两个道理狭路相逢。而理论专为整体解释而生。所谓整体解释,就是同一道理既解释了正常现象,也解释了反常现象。理论家为了提供整体解释,必须把包含在常识中的种种道理组织成系统。他必须格外重视其中的某些道理,把它们上升为原理,通过种种延伸和变形,从中再得出更多的定理。理论的系统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原理的数目,二是用推理把原理和定理联系起来。理论家的思考并不古怪,但他会用我们都明白的思考和推理引出让我们大吃一惊的结论。
    ⑦可见,理论和常识无所谓谁更正确,只是理论用整体上的道理对世界做出整体解释,把我们对世界的识见带到更深或更高的层面。

    3. 第①段画线的词语“冤家碰头”在文中指的是 。(2分)
    4. 对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两个反问句表明了理论对异常的事情很有解释力。
    B. 这两个问句以困惑的语气表现作者对天狗食月的疑问。
    C. 这两个问句能引发读者对天狗食月这一解释的思考。
    D. 这两个问句展现了理论家们研究月食现象的思路。
    5. 第⑥段提出“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的观点,并用“两小儿辩日”一例加以证明,请具体分析这一例子是如何证明观点的。(3分)


    6. 下列对“理论”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爱因斯坦认为理论的解释比常识解释更系统。
    B. 在理论中,原理是比定理更为基础的道理。
    C. 能用来解释反常现象的一组道理就是理论。
    D. 理论解释优于常识解释,因为前者有推理。
    7. 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相思 贾平凹
    ①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可爱了,上边装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是你的珍藏了。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者要睡觉去,这盒子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专注地凝视,高度的近视使你不得不贴得盒子那么近,以至口鼻的热气在玻璃上哈出一层水珠。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长长的腿,细细的触须,但比蟋蟀小多了,小到了五倍,十倍,浑身金黄,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于是,你不自觉地就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空气的流通是没有任何阻碍的,评弹调就游丝一般的,铮铮飘远。
    ②唉,你是个粗糙的人,那额角,那鼻头,那方方的下巴颏子,使人想象着本不是长出的,是用斧子砍出来的,除了两个眼镜片子,你身上还有闪亮的物件吗?头发总是乱的,胡子被剪刀铰得七长八短,你应该是一个放形骸外的角色,竟偏偏玩这种玩意儿?!你说,这是黄蛉,是你从老家带来的。
    ③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何等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生在那里,长到十九岁,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
    ④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帆布做成的偌大的地质挎包在肩上,你已经奔波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帐篷,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是能“夜半到客船”吗?妻子,那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的一颗爱的心。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一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竹园里却生殖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蛐蛐”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所以,她捉住一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回去的时候,送给了你吗?
    ⑤一个竹子做成的盒子,一个盒子里装着的黄蛉,便和你从苏州出发,八千里路云和月,你们一起生活在了大西北。
    ⑥你或许冷了不知道添衣,热了不知道减衣,但你却明明白白提醒自己:黄蛉的生存是要有一定的温度的。冬天里,大家坐在钻机下休息,都点着烟吸,你不会吸烟,就从怀里掏出黄蛉来看。这黄蛉盒子你不装在贴身的衬衣兜里,你担心体温会热坏它,你又不肯装在大衣的外兜,害怕风寒冻坏,你花费了三个钟头,拙手拙脚地在大衣内侧大针脚缝一个小口袋。夜里,一盏孤灯伴着你,你画着图纸,鉴定着矿石,你常常把吃饭忘掉了,当炊事员送来晚饭,你总是疑惑地说:“我还没吃饭吗?”但你忘不了给黄蛉喂食,它只吃苹果,每次只削切豆粒大一点放在里边,这苹果却同你的仪器、书籍一样重要,你是专意让人从内地带买来的。
    ⑦现在,七斗星已经斜了,银河里风平浪静,你要睡下了,你便要将黄蛉盒子轻轻放在枕头底下,并不是枕头底下,你怕枕头的重量压了它。往被窝里放,又怕被窝热气烫了它。你用枕巾盖住,放在你的脖子下。这是你最惬意的时候,万籁俱寂,你,听见了黄蛉的“蛐蛐”声,那是世界上最微弱的声音,也是最清脆的音乐,是金石之响,是心律之韵。你于是就入了梦里。
    ⑧啊,你是梦见了你的妻子吗?梦见了你的儿子吗?在这么深的夜里,月光静泻,风儿没有起,狗儿没有咬,你的妻子打着灯笼正站在竹园边上,你的儿子,蹑手蹑脚进了竹园,竹叶上的露珠滑下来,落在他的头上,他穿着一身雪白的衣服,像一个幽灵,往竹丛里走。立即,无数的黑点溅满了他的全身,他快活地大叫,你的妻子就跑来,用一只玻璃杯子,对着那白衣上的黑点一罩,黑点便弹进去,一只黄蛉就捉在儿子手中拎着的土瓷罐里了。
    ⑨他们捉了好多好多的黄蛉,母子围着土瓷罐,就听着那“蛐蛐”的生命之歌。
    ⑩妻子说:“这歌子是唱给你爸爸的,这歌子在召唤着你的爸爸。”
    ⑪于是,在你的脖子下,在你的耳膜下,“蛐蛐”的声音叫得更响了,更清了,你听见了这爱情的召唤,这家庭的召唤。
    ⑫第二天早上,你爬起来,背起帆布做成的偌大的地质包,你又去找金子了。你依稀还记得夜里的梦,说:“是的,我是要回去的,要回去就得加紧我的工作!”

    8. 把帐篷比喻成“小舟”形象生动,而从第④段画线句整体来看,“小舟”这一喻体的选择另有巧妙之处,请加以赏析(4分)


    9. “黄蛉”在文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赏析。(4分)


    10. 本文运用第二人称来指称主人公,请赏析其表达效果。(3分)


    11. 评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意义。(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15分)
    广陵赠别 唐·李白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看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12. 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3.以下评价适合于本诗的一项是( )(2分)
    A.含蓄委婉 B.雄奇瑰丽 C.高亢豪放 D.明快俊逸
    14.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情感的?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①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②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③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
    ④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旧唐书·李大亮传》)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 贼寇境( ) (2)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 )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 大亮杀所乗马,以与之宴乐( )
    A. 送给 B.和,同 C.参加 D.帮助
    (2) 每称大亮之节,可以当大位( )
    A. 接受 B.担任 C.适合 D.把守
    17. 第②段画线句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汝辈多衣冠 / 子女破亡至此 / 吾亦何忍 / 以汝为贱隶乎?
    B. 汝辈多衣冠子女 / 破亡至此 / 吾亦何忍 / 以汝为贱隶乎?
    C. 汝辈多衣冠 / 子女破亡至此 / 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D. 汝辈多衣冠子女 / 破亡至此 / 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18. 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19. 第③段画线句反映了太宗怎样的心情?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欣慰 B.自豪 C.感动 D.庆幸
    20.第②段中“劝降敌人”和“遣散奴婢”两件事分别反映了李大亮 和 的特点(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进学斋记
    (宋)张耒
    ①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为德无须臾而不进。鸡鸣而兴,莫夜而休,出则莅官 治民、事师友、对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幼贱,无须臾之间不习其事、学其理。 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德之微妙,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德日进而不可止。
    ②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士会①食而问肴烝,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皙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子病而易大夫之箦,则 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攘掇其土苴②,比于古之人大可愧 矣。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 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
    ③元丰之乙丑,余宦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既洁□新矣,于是取《诗》、 《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朝夕处乎其中。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
    [注]①士会:春秋时晋国卿士。②土苴:糟粕。

    21.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 之 B.其 C.则 D.以
    22. 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列举生活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
    B. 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从古人为学和道德日进两方面来阐述。
    C. 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出入之际坚持“进学”的事实来阐述。
    D. 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古人仰观俯察探究事理的事实来阐述。
    23. 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后世君子为官数年后往往言行志趣迥异于前。
    B. 后世君子往往留恋官场,无意追求修身进学。
    C. 后世君子大多数会贪求世俗享乐,忘记本心。
    D. 后世君子踏入仕途后往往进学之心消磨殆尽。
    24. 分析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4分)


    25. 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三 写作 70分

    26.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7 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 (5分)
    (1) 茂林修竹 (2)遥岑远目 水龙吟 (3分)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 (5分)
    (1)C (2)A
    二 阅读 70分
    (一)16分
    3. (2分)(1)发生冲突(2)相矛盾
    4. (3分)C
    5. (3分)
    答案示例:“两小儿辩日”中有“近大远小”“近热远冷”两条常识。它们单独来看都是正确的,但在判断太阳离地远近时,却会得出不同结论,表明常识包含的道理只能解释相关现实的一部分,由此证明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
    6. (3分)B
    7.(5分)
    答案示例:文章先给出讨论对象,即常识和理论;然后明确讨论对象,将“常识”界定为“来自日常经验的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证,得到“常识解释有局限因而需要理论”“理论的道理来自常识”“理论解释更具整体性”三个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即常识和理论都正确,不过理论能对世界做出整体解释。
    (二)15分
    8. (4分)
    答案示例:画线句中的“小舟”与冷月清辉下广袤的沙丘沙海形成对照,苍凉辽阔的环境突显帐篷的微小,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小舟”又让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想象寒山寺的钟声跨越万里,慰藉主人公的相思之苦。选择“小舟”作为喻体,能将沙漠、冷月、客船、家乡钟声巧妙联系起来,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
    9. (4分)
    答案示例:“黄蛉”是全文线索,文中人物的活动以黄蛉为中心展开;“黄蛉”是相思之情的凝聚物,既寄托了主人公对妻儿的思念,也寄托了妻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10. (3分)
    答案示例:本文用第二人称指称主人公,仿佛与主人公就在同一场合,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也让读者在阅读时更容易产生代入感,易于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
    11. (4分)
    答案示例:本文表现了主人公个人情感与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的融合,在当下社会,有很好的教育和激励作用。生活、工作中,当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有所冲突时,我们应当承担社会责任 ,对事业不懈追求,同时心存个人情感,不忘家人。
    (三)8分
    12. (1分)C
    13. (2分)选D,得2分;选C,得1分
    14.(5分)
    答案示例:本诗的前两联写饮酒送别,“数里送君还”中的“数里”,写出了别情的深厚。第三联借景写情,以壮阔的景色写出送别时的洒脱。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了不须因离别而醉酒,也体现了洒脱的情怀。
    (四)18分
    15. (2分)
    (1) 侵犯 (2)用言语暗示
    16. (2分)
    (1) A (2)B
    17. (2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
    18. (6分)
    答案示例:大亮在路上遇见张弼,认出了他,拉着张弼掉下眼泪,为这么晚找到他而遗憾。(大亮)大量地拿出家产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了,没有接受。

    19. (2分)A
    20. (4分)有勇有谋,宽厚仁爱
    (五)13分
    21. (1 分)D
    22. (2 分)B
    23. (3 分)A
    24. (4分)
    答案示例:第②段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列举士会等例,论证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都在进学修身的观点;再以后世君子与古之君子作对比,论证后世君子不如古之君子能坚持进学修身。
    25. (3分)
    答案示例:第③段画线句点明进学斋命名的来由,照应文章标题,表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勉励自己勤于进学。
    三 、作文 70分
    (略)


    2017 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 积累应用 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_____,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
    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解析】手法要对应。
    【答案】(1)茂林修竹(2)遥岑远目;水龙吟(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按要求选择。(5 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2 分)
    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考点】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篇、名句等。
    【解析】“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包含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聪明的时候。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引申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指的是祸患往往产生于不经意的疏忽、祸患常常在平时的细微处隐藏。也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答案】C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的祖先那种伴有鸣鸣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考点】根据语境,使用语文知识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
    【解析】主语要求是吴歌和白茅山歌,根据语言表达习惯分析
    【答案】A

    二 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坚守常识呢?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所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判断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娘个子大,子女个子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娘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④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一块,这当然是常情。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必定吐出来? 至于细致、系统观察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和实验所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事,当然更谈不上因由这些事情形成什么道理。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们提供良好的解释。异常的事情特别能显示出理论的解释力。
    ⑤理论的解释不是凭空而来。理论靠什么提供解释?靠讲道理。从何处找到道理?从常识。除了包含在常识里的道理,还能从哪里找到道理?还有什么我们能够理解的道理?理论家在成为理论家之前先得是个普通人,是个常人。爱因斯坦说的“科学整体无非是日常思考的精致化”,也是在这个方向上说的。
    ⑥理论所依据的道理来自常识,但是,理论解释不同于常识解释。常识包含的道理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两小儿辩日”中,一个小儿说太阳早上比中午近,因为看东西近大小,一个小儿说太阳中午离我们更近,因为发热体近热远冷,连孔子也“不能决”。这个故事,妙就妙在找到一个焦点,让常识中的两个道理狭路相逢。而理论专为整体解释而生。所谓整体解释,就是同一个道理既解释了正常现象,也解释了反常现象。理论家为了提供整体解释,必须把包含在尝试中的种种道理组织成系统。他必然格外重视其中的某些道理,把它们上升为原理,通过种种延伸和变形,从中再得出更多的定理。理论的系统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原理的数目,二是用推理把原理和定理联系起来。理论家的思考并不古怪,但他会用我们都能明白的思考和推理引出让我们大吃一惊的结论。
    ⑦可见,理论和常识无所谓谁更正确,只是理论用整体的道理对世界做出整体解释,把我们对世界的识见带到更深或更高的层面。

    3.第①段画线的词语“冤家碰头”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考点】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对第④段画线问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两个反问句表明了理论对异常的事很有解释力。
    B.这两句话以困惑的语气表现作者对天狗食月的疑惑。
    C.这两个问句能引发读者对天狗食月这一解释的思考。
    D.这两个问句展现了理论家们研究月食现象时的思路。
    【考点】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5.第⑥段提出“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的观点,并用“两小儿辩日”一例加以证明,请具体分析这一例子是如何证明观点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6.下列对“理论”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A.爱因斯坦认为理论解释比常识解释更系统。
    B.在理论中,原理是比定理更为基础的道理。
    C.能用来解释反常现象的一组道理就是理论。
    D.理论解释优于常识解释,因为前者有推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概括结构特点,梳理行文思路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15 分)
    相思
    贾平凹
    ①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可爱了,上边装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是你的珍藏了。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者要睡觉去,这盒子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专注地凝视着,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结成一层水珠。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样的昆虫,长长的腿,细细的触须,浑身金黄,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于是,你不自觉地就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评弹调就游丝一般的,铮铮飘远。
    ②唉,你是个粗糙的人,那额角,那鼻头,那方方的下巴颏子,使人想象着是用斧子砍出来的,除了两个眼镜片子,你身上还有闪亮的物件吗?头发总是乱的,胡子被剪得七长八短,你应该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角色,竟偏偏玩这种玩意儿?!
    ③你说,这是黄蛉,是你从老家带来的。
    ④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何等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生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你已经在这里奔波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帐篷,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是能“夜半到客船”吗?妻子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的一颗爱的心。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一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竹园里却生出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窸窸窣窣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所以,她捉住一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回去的时候,送给了你吗?
    ⑤你拥抱着你的妻儿,求他们宽恕你,但你还是又一次走了,你说:“祖国需要金子,大西北的沙漠里是有金子的,等十个金矿找到,我就回来了!”
    ⑥一个竹子做成的盒子,一个盒子里装着的黄蛉,便和你从苏州出发,八千里路云和月,你们一起生活在了大西北。
    ⑦你或许冷了不知道添衣,热了不知道减衣,但你却明明白白提醒自己:黄蛉的生存是要有一定的温度的。这黄蛉盒子你不装在贴身的衬衣兜里,担心热坏它,你又不肯装在大衣的外兜,害怕冻坏它,你花费了三个钟头,拙手拙脚地在大衣内侧缝了一个小口袋。夜里,一盏孤灯伴着你,画图纸,鉴定矿石,常常忘了吃饭,但你忘不了给黄蛉喂食,它只吃苹果,这苹果却同你的仪器、书籍一样重要,你是专意让人从内地带买来的。
    ⑧现在,七斗星已经斜了,银河里风平浪静,你要睡下了,你便要将黄蛉盒子轻轻放在枕边,放在你的脖子下。你,听见了黄蛉的“蛐蛐”声,那是世界上最微弱的声音,也是最清脆的音乐,是金石之响,是心律之韵。你于是就入了梦里。
    ⑨啊,你是梦见了你的妻子吗?梦见了你的儿子吗?在深夜里,月光静泻,风儿没有起,狗儿没有咬,你的妻子打着灯笼正站在竹园边上,你的儿子,蹑手蹑脚进了竹园,竹叶上的露珠滑下来,落在他的头上,他穿着一身雪白的衣服,往竹丛里走。立即,无数的黑点溅满了他的全身,他快活地大叫。你的妻子就跑来,用一只玻璃杯子,对着那白衣上的黑点一罩,黑点便弹进去,一只黄蛉就捉在土瓷罐里了。
    ⑩他们捉了好多好多的黄蛉,母子围着土瓷罐,就听着那“蛐蛐”的生命之歌。
    ⑪妻子说:“这歌子是唱给你爸爸的,这歌子在召唤着你的爸爸。”
    ⑫于是,在你的脖子下,在你的耳膜下,窸窸窣窣的声音叫得更响了,更清了,你听见了这爱情的召唤,这家庭的召唤。
    ⑬第二天早上,你爬起来,背起帆布做成的偌大的地质包,你又去找金子了。你依稀还记得夜里的梦,说:“是的,我是要回去的,要回去就得加紧我的工作!”
    8.把帐篷比喻成“小舟”形象生动,而从第④段画线句整体来看,“小舟”这一喻体的选择另有巧妙之处,请加以赏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赏析词句的表现力及其修辞效果
    答案示例:划线句中的”小舟,与冷月清辉下广袤的沙山沙海形成鲜明的对照(1分),爸凉辽阔的环境凸显出帐篷的微小,表现出主人公的孤独(1分)“小舟又让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1分)想象塞山寺里的钟声跨越万里,主人公的相思之苦(1分)。选挥小舟作为喻体,能将沙漠、冷月、客船、家乡钟声巧妙勾连起来(1分),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1分)
    评分说明:以上6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
    9.“黄蛉”在文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人、事、景、物与情、志、理的关系
    答案示例:黄蛉是本文的感情线索,贯穿本文文中人物的活动以黄蛉为中心来展开。黄蛉是相思之情的凝聚物,既寄托着主人公对妻儿的思念。也寄托着妻儿对远方诗人的思念。
    评分说明:作为线索的作用2分,作为情感凝聚物的作用2分。
    10.本文运用第二人称来指称主人公,请赏析其表达效果。(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评价作品使用的手法
    答案示例:本文用第二人称来指称主人公,仿佛叙述者和主人公就在同一场合,拉近了双方距离;也让读者在阅读时更容易产生代入感,易于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
    评分说明:“叙述者和主人公就在同一场合”、“拉近了双方距离”、“让读者在阅读时更容易产生代入感”、“易于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为4个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3分为止。
    11.评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意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评价作品内容、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答案示例:本文表现了主人公个人情感与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的融合,在当下社会,有很好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在生活、工作中,当个人情感和杜会责任感有所冲突时,我们应承担社会责任,对事业不追求,同时心存个人情感,不忘家人。
    评分说明:评价对象的概括2分,评析的过程2分。
    (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8 分)
    广陵赠别(唐)李白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12.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解析】偶数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答案】C
    13.以下评价适合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 分)
    A.含蓄委婉 B.雄起瑰丽 C.高亢豪放 D.明快俊逸
    【考点】诗歌语言风格
    【解析】李白这首诗一改赠别诗伤感忧郁的常见基调,惜别而不伤别,语言平易自然,意象开阔疏朗,情调昂扬乐观,显示出作者豪放洒脱、风调俊爽的豁达性格。
    【答案】D
    【评分说明】选D给2分,选C给1分。
    14..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本诗前两联写饮酒送别,“数里送君还”中的“数里”,写出别情的深厚。第三联借景抒情,以壮阔的景色写出送别时的洒脱。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不须因离别而醉酒,也体现了洒脱的情怀。
    【评分说明】“怎样抒写”3分,“临别情感”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18 分)
    ①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署庞玉行军兵曹。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②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请降。大亮杀所乘马,以与之宴乐,徒步而归。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迁安州刺史,又令徇广州。行次九江,会辅公祏反,遣兵围猷州,大亮击破之。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③寻召拜太府卿,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常有台使①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书曰:“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后拜左卫大将军,兼领太子右卫率,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
    ④太宗每有巡幸,多令居守。房玄龄每称大亮之节,可以当大位。
    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②,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恨相之晚。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节选自《旧唐书·李大亮传》)
    [注]①台使:朝廷的使者。 ②将作丞:官职名,级别较低。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贼寇境 (2)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
    【考点】理解词语、句子在诗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语境中的词性及词义。
    【答案】(1)侵犯 (2)暗示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大亮杀所乘马,以与之宴乐( )
    A.送给 B.和,同 C.参加 D.帮助
    (2)每称大亮之节,可以当大位( )
    A.接受 B.担任 C.适合 D.把守
    【考点】理解词语、句子在诗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语境中的词性及词义。
    【答案】(1)C (2)B
    17.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B.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C.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D.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考点】运用语文知识,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断句、排序、判断等。
    【解析】分析句子的语境义
    【答案】B
    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恨相之晚。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解析】根据实词,虚词,句式等翻译句子。
    【答案】李大亮曾经在路上认出了张弼,握住他的手哭泣,把全部家产送给他,张弼谢绝不愿接受。
    19.第③段画线句反映了太宗怎样的心情?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欣慰 B.自豪 C.感动 D.庆幸
    【考点】评价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解析】李大亮值夜班,经常通宵和衣而睡。太宗曾经慰问他说“:到您值夜班时,我就睡得很香甜。”
    【答案】C
    20.第②段“劝降敌人”和“遣散奴婢”两件事反映了李大亮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 分)
    【考点】评价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答案】(1)有勇有谋,分别体现“勇“和”谋”这两个特点;(2)宽厚仁爱,分别体现出”宽和"仁“这两个持点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5 题。(13 分)
    进学斋记
    张耒
    ①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为徳无须臾而不进。鸡鸣而兴,莫夜而休,出则莅官治民、事师友、对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幼贱,无须臾之间不习其事、学其礼。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徳之微妙,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徳日进而不可止。
    ②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士会①食而问肴烝,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晳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子病而易大夫箦,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攘掇其土苴②,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
    ③元丰之乙丑,余官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既洁□新矣,于是取《诗》、《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朝夕处乎其中。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

    【注】①士会:春秋时晋国卿士 。②土苴:糟粕。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 之 B.其 C.则 D. 以
    【考点】评价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答案】D
    22.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列举生活现实,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
    B.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从古人为学和道德日进两方面来阐述。
    C.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出入之际坚持“进学”的事实来阐述。
    D.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古人仰观俯察探究事理的事实来阐述。
    【考点】概括部分或整体的文章内容。
    【答案】B
    2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后世君子为官数年后往往言行志趣迥异于前。
    B.后世君子往往留恋官场,无意追求修身进学。
    C.后世君子大多数会探求世俗享乐,忘记本心。
    D.后世君子踏入仕途后往往进学之心消磨殆尽。
    【考点】概括部分或整体的文章内容。
    【答案】A
    24.分析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分析所用材料、方法的作用。
    【解析】明确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论证了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都在进学修身的观点;再以后世君子与古之君子作对比,论证后世君子不如古之君子能坚持进学修身。(论证方法2分,分析2分)
    25.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分析所用材料、方法的作用。
    【解析】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
    【答案】第③段画线句点明进学斋命名的来由;照应文章标题;表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勉励自己勤于进学。(每点1分) 
    三 写作 70 分

    26.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解析】
    理性回归
    由于2016年上海高考近十年来首次出现社会现象类材料——评价他人生活,于是社会浅近现象材料分析就成了这一年高三学生大小考试的重点,上海各区县的一模作文从“互联网慈善”、“对娱乐明星的过度关注”到“微信点赞”等材料作文,无一例外的聚焦到社会时代热点上,到了二模,虽然出现了更多的其他题材材料,但社会现象类作文余热不减,依旧在考察“表情包”、“网红”等社会新鲜话题。
    社会现象类作文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当下的热点话题客观审视、冷静思考,另外一方面也会造成作文套路化,拿过现象就开始分析原因、比较利弊、指出影响和解决措施,这样既缺乏对现实人生的审美关照又可能造成思维的僵化。所以我们一直跟学生强调不要把目光局限于社会浅近现象,同时要练习很多哲理型材料拓宽思考的疆域。
    在今年的这一轮高考语文作文复习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哲理性文章的专项练习,而此次高考的考题也展现出了强烈的思辨特性。
    面对充满变数的生活,是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还是另有思考?就是在规避具体社会现象的喧嚣下的理性回归。
    稳定不变
    上海高考一直有两个稳定不变的原则,一是紧贴现实生活,二是体现辩证性。前者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话说,后者让有逻辑性和批判力的学生能更好的说话。今年的高考作文还是有效体现了这两大特色。
    对于“生活”、“人生”问题的讨论,一端是学生生活的实际,一端是人生哲理的主要表现。而“充满变数的生活”又是我们每个人都接受的既定事实。这就让大部分学生避免了审题上的困难,不至于到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有的人”之间不同的态度,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可能性。其实,类似的材料表述在往年的题目中屡见不鲜,也一直都是我们给学生们逻辑思维训练的重点。比如“人生是不完美的,刻意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再比如对于成年人“现实一点”的教诲,“有的人默然点头,有的人倔强摇头”,等等。
    与此同时,高考作文的阅卷标准依旧稳定不变。
    审题立意上,仍然要求全面审题。首先要讨论到“人生充满变数”的问题;然后要立足“预先推测”,谈一谈面对“预测”的不同人生态度,这里仍然要注意不能空谈“预测”这个词,而是“对充满变数的人生的预测”的不同态度;最后,在形形色色的态度中,还是要紧贴材料讨论“乐于接受”和“不以为然”的问题。
    结构层次上,要注意说理的条理性和层次性。
    “乐于接受”的态度是要首先谈到的,很多人信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人生态度,认为面对人生的变数多点准备便会多点主动权,即使预测错误,因为有了“预测”这一行为而事先考虑到了将来种种,心理也会更容易接受现实而不至于轻易被现实摧垮。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们要肯定这种态度的合理性。
    然而,既然充满变数,我们便无法在一条单一的路上稳步向前,也就无法保证“预测”的合理性,同时,自身认知和思考的局限性也不能保证“预测”的正确性。因为所谓“预测”,皆是根据“此人”“此事”“此刻”所掌握的信息和认知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的判断。而世间一切都时刻处于变化中,所以有的人会选择“未来不可预测”、“随机应变”、或“立足当下”等其它人生态度来面对“充满变数”的人生。或者干脆选择“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抒写从容自适的人生。比如苏轼尽享“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比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最后就是内容方面,在具体论述时,需要如上文分析到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来分析问题,而不要一刀切,不是全盘接受就是全部否定,我们需要的是更加辩证更加有说服力的文字表述来表现你的独立思考。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