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十三 走进化学世界
展开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三:走进化学世界【专题一:物质的变化】【例1】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 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 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 冬天——冰砖凿成冰雕【强化训练】1.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2.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表中与其他三组变化不同的一组是【专题二:物质的性质】【例2】 生活中,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化训练】1.(2019巴中)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氧气具有氧化性 氧气液化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一氧化碳燃烧C.铁具有导电性 铁生锈 D.食盐具有咸味 食盐在水中溶解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饮具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C.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专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例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B. 用橡胶塞塞住试管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强化训练】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同学们在进行固体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小美将天平调平后称量氯化钠固体,图1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若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右偏转,则她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读数仍为图1,则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2)小路想用10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如图2),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图2中________处(填“a”或“b”)的刻度保持水平。若小路读数时俯视,则量取的液体________(填“偏多”或“偏少”)。【专题四:化学与实验探究】【例4】小明通过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最近对蜡烛燃烧、酒精灯燃烧、家庭使用的液化气燃烧等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一系列实验。(1)首先他发现三种物质的状态不同,蜡烛是________,酒精是________,液化气是________(填写“固体”“液体”或“气体”)(2)点燃液化气,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________(填序号)①发出蓝色火焰 ②燃烧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③发光、放热; ④产生浓烟 ⑤火焰分层。(3)将一支木筷迅速插入液化气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的现象和蜡烛燃烧中火柴梗出现的现象相同:在最外层呈圆弧状黑斑,说明液化气燃烧火焰也________(填“是”或“不是”)分层的,________温度最高,平时用水壶在液化气灶上烧开水,应用液化气的______加热。(4)为了探究液化气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他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液化气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液化气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______和______(5)小明发现家用液化气燃烧,有时在锅底会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他查阅资料后知道此颗粒是炭粒,是液化气不完全燃烧所致,他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强化训练】1.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粮食危机2.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达标测练】1.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或有气体生成,这种变化( )A.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2.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 氧化铜粉末②用100mL 量筒量取45.5mL 的稀硫酸③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④用10mL 量筒量取6.6mL 的某溶液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④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B、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 D、尝药品的味道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某同学练习加热食盐水时有如下几步操作:①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②往试管中倒入少于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食盐水;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①②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烛熔化 B. 铁生锈 C. 玻璃破碎 D. 汽油挥发7.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8.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右边盘上放被称量物品,左边盘上砝码为10g,游码在标尺上0.3g处,天平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 )A、10.3g B、10.7g C、9.7g D、9.3g9.如果试管内附着有不易用清水洗掉的物质,可以用试管刷刷洗,下列用试管刷刷洗的一些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把试管刷伸入附有污物之处,转动试管刷多次B.稍稍用力,适当地抽动试管刷,上下抽动的幅度不要太大C.适当的用转动和抽动的方法结合起来刷洗D.上下用力抽拉试管刷10.现有下列实验仪器:①量筒;②药匙;③镊子;④胶头滴管;⑤试管(1)取用蔗糖并装入小试管中应选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④③⑤(2)量取25mL稀盐酸,应选用的是( ) A.① B.④⑤ C.①③ D.①④(3)如图所示10mL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mL。11.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序号进行填空。(1)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 ;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 ;需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2)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来配制氯化钠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12.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 。(2)上图①、②、⑤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 。用它加热液体物质时,为使其均匀受热,应放在 上加热。(3)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 g,游码的读数为3.5 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 g。(4)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 13.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后,对酒精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围绕“酒精燃烧生成了什么?”开展探究。请你一起探究:【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酒精燃烧有水生成;猜想二: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调查与研究】 同学们了解到:学校实验室有95%的酒精和无水酒精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猜想一、二都正确。【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实验中选择无水酒精而不选择含水的酒精的原因是 。 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三:走进化学世界参考答案【专题一:物质的变化】【例1】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 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 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 冬天——冰砖凿成冰雕【答案】B【解析】本题依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A.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酿造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强化训练】1.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答案】D 2.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表中与其他三组变化不同的一组是【答案】A【专题二:物质的性质】【例2】 生活中,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2)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强化训练】1.(2019巴中)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氧气具有氧化性 氧气液化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一氧化碳燃烧C.铁具有导电性 铁生锈 D.食盐具有咸味 食盐在水中溶解【答案】C2.(2019南通)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饮具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C.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答案】B【专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例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B. 用橡胶塞塞住试管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答案】B【解析】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液体的量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A错;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悬空放在试管口的正上方,故C错;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应该倒放,故D错。上图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的操作是规范的,所以答案应选B。【强化训练】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答案】A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同学们在进行固体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小美将天平调平后称量氯化钠固体,图1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若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右偏转,则她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读数仍为图1,则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2)小路想用10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如图2),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图2中________处(填“a”或“b”)的刻度保持水平。若小路读数时俯视,则量取的液体________(填“偏多”或“偏少”)。【答案】(1)12.4g 继续向左盘中加入少量食盐 7.6g (2)a 偏少【专题四:化学与实验探究】【例4】小明通过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最近对蜡烛燃烧、酒精灯燃烧、家庭使用的液化气燃烧等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一系列实验。(1)首先他发现三种物质的状态不同,蜡烛是________,酒精是________,液化气是________(填写“固体”“液体”或“气体”)(2)点燃液化气,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________(填序号)①发出蓝色火焰 ②燃烧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③发光、放热; ④产生浓烟 ⑤火焰分层。(3)将一支木筷迅速插入液化气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的现象和蜡烛燃烧中火柴梗出现的现象相同:在最外层呈圆弧状黑斑,说明液化气燃烧火焰也________(填“是”或“不是”)分层的,________温度最高,平时用水壶在液化气灶上烧开水,应用液化气的______加热。(4)为了探究液化气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他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液化气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液化气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______和______(5)小明发现家用液化气燃烧,有时在锅底会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他查阅资料后知道此颗粒是炭粒,是液化气不完全燃烧所致,他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答案】(1)固体 液体 气体 (2)①③⑤ (3)是 外焰 外焰(4)水 二氧化碳 (5)增大空气的进入量。【强化训练】1.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粮食危机【答案】C 2.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答案】A【达标测练】1.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或有气体生成,这种变化( )A.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答案】B2.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 氧化铜粉末②用100mL 量筒量取45.5mL 的稀硫酸③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④用10mL 量筒量取6.6mL 的某溶液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④【答案】A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B、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 D、尝药品的味道【答案】A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A5.某同学练习加热食盐水时有如下几步操作:①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②往试管中倒入少于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食盐水;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①②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答案】B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烛熔化 B. 铁生锈 C. 玻璃破碎 D. 汽油挥发【答案】B7.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答案】B8.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右边盘上放被称量物品,左边盘上砝码为10g,游码在标尺上0.3g处,天平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 )A、10.3g B、10.7g C、9.7g D、9.3g【答案】C9.如果试管内附着有不易用清水洗掉的物质,可以用试管刷刷洗,下列用试管刷刷洗的一些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把试管刷伸入附有污物之处,转动试管刷多次B.稍稍用力,适当地抽动试管刷,上下抽动的幅度不要太大C.适当的用转动和抽动的方法结合起来刷洗D.上下用力抽拉试管刷【答案】D10.现有下列实验仪器:①量筒;②药匙;③镊子;④胶头滴管;⑤试管(1)取用蔗糖并装入小试管中应选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④③⑤(2)量取25mL稀盐酸,应选用的是( ) A.① B.④⑤ C.①③ D.①④(3)如图所示10mL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mL。【答案】(1)C (2)D (3)6.511.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序号进行填空。(1)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 ;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 ;需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2)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来配制氯化钠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答案】(1)⑤ ① ② (2)②③⑩12.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 。(2)上图①、②、⑤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 。用它加热液体物质时,为使其均匀受热,应放在 上加热。(3)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 g,游码的读数为3.5 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 g。(4)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 【答案】(1)3中左码右物 (2)烧杯 石棉网 (3)11.5 (4)C13.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后,对酒精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围绕“酒精燃烧生成了什么?”开展探究。请你一起探究:【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酒精燃烧有水生成;猜想二: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调查与研究】 同学们了解到:学校实验室有95%的酒精和无水酒精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猜想一、二都正确。【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实验中选择无水酒精而不选择含水的酒精的原因是 。 【答案】烧杯内壁有水雾 酒精燃烧生成水 点燃无水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只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防止对生成水的检验产生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