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同步鲁教版地理必修一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21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练习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
(建议用时:45分钟)
[合格基础练]
据统计,2018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3亿人次受灾,589人死亡,4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644.6亿元。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C.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D.地震、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2.大自然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灾害,更会赐予人类丰富的资源。下列做法中属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是( )
A.在陡坡上开垦农田
B.在黄土高原适当退耕还林还草
C.在江南红壤丘陵区全部种植水稻
D.在洞庭湖湖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1.D 2.B [第1题,根据自然灾害的概念可知,自然灾害会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没有这一特征,就不成为自然灾害,A项错。人类可以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但不能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B项错。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地震、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第2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诱发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陡坡上开垦农田会加剧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适当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有利于生态环境恢复。江南红壤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土壤贫瘠,不适宜全部种植水稻。在洞庭湖湖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
读华北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3~4题。
3.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
A.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
C.水库较多 D.支流众多
4.若图示区域雨季正常时间出现,则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B.淹没耕地,造成冬小麦减产或失收
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
D.冲毁洪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
3.C 4.B [第3题,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集中;支流众多,上游来水量大。水库较多不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第4题,图示区域的雨季正常出现时间为7、8月份,此时该区域种植的冬小麦早已收割,故不会造成冬小麦减产或失收。]
据权威人士披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据此回答5~6题。
5.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中国( )
①地处东亚季风区 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③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 ④干旱区面积广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的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暴雨型山洪灾害的主要分布区为( )
A.西北内陆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流域
5.C 6.D [第5题,山洪灾害严重与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有关。我国山区面积广、植被破坏严重,加上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山洪灾害。第6题,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多暴雨。]
读某年6~9月长江某水文站观测到的水位、流量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7~8题。
7.据图可知,该年6~9月洪水灾害产生的原因是( )
A.降水总量多,流量大 B.降水强度大,流量大
C.河床淤积容水量减少 D.植被增加阻碍水流
8.从图上信息看,下列治理长江水患最根本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兴建水利工程
C.中游河段裁弯取直 D.增加湖泊的蓄洪能力
7.C 8.A [第7题,从示意图可知,某年6~9月份出现洪水灾害是因其水位接近或部分超出历史最高水位,但其流量和历史最大流量相比,差距较大。据此可判定,水位高并非因流量大,应是河床淤积导致的小流量、大水位问题。第8题,图示反映出长江水患的原因是河床淤积抬高,治理此现象(河床淤积抬高)的直接措施是减少河流携带的过多泥沙,减少泥沙的根源是中上游的水土保持。]
9.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据卫星对图中A湖湖面面积的动态监测表明,该湖湖面面积春季平均为2 110平方千米,夏季平均为3 900平方千米,秋季平均为3 450平方千米,冬季平均为1 290平方千米,湖面面积较20世纪初期减少了1 090平方千米,容积减少了57亿立方米。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小于1954年,但湖口水位高于1954年,湖区内136座保护千亩以上的圩堤溃决,损失惨重。
(1)图中省份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7、8月降水不多是因为此时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此时湖面面积继续扩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省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按此思路,①在山区应当以治理____________为重点,实施________工程;②在赣江等主要支流实施________;③在湖区实施_____________工程。
(3)该省的鄱阳湖水系洪灾时有发生,防治该流域洪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还有哪些?(各写出3条即可)
[解析] 根据该省区形状可判断图中省份为江西省,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7、8月份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但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仍处于雨季,并且5、6月份的“梅雨”在植被涵养水源作用下会在“枯水期”继续补给长江水。所以,在治理水旱灾害时,应以先治山为主,增加植被覆盖率,并配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答案] (1)亚热带季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长江干流的水入湖
(2)水土流失 封山育林 梯级开发 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3)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修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开挖分洪道。
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各写出3条即可)
[等级过关练]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根据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读图,回答下题。
10.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该河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疏通河道 ②退耕还牧 ③城市化 ④林地转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C [如果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导致洪水多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地面状况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林地涵养水源,可以滞留雨水,延长降雨后径流入河的时间,减少洪患的危险,但林地转牧使林地的面积减小,因此洪水的频率增大。城市建筑物截留雨水的作用非常差,雨水变成径流很快进入河道,也使洪水频率增大。]
下图为1982—2017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2004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12.H省出现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降水强度大 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 D.植被覆盖好
11.D 12.A [第11题,审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信息“2004年以来”,然后在横坐标上找出2004年的位置,最后分析曲线走向。第12题,H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强度大,易出现洪涝灾害。]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河流水位较低,导致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近年,广东省滥采河沙行为愈演愈烈,致使江河下游河床变低。下表为2013年杭州湾、珠江口风暴潮与咸潮发生次数和时间统计数据。
地点 | 风暴潮 | 咸潮 | ||
次数 | 具体时间 | 次数 | 具体时间 | |
杭州湾 | 3次 | 7月12~13日 8月21~22日 10月6~7日 | 2次 | 8月21~23日 10月4~6日 |
珠江口 | 3次 | 7月1~2日 8月13~15日 9月21~23日 | 4次 | 12月12~15日 1月6~10日 1月23~24日 2月19~26日 |
材料二 下图为2013年珠江口沿海海平面变化图。
(1)根据表分析,杭州湾、珠江口风暴潮多发的季节是________季节,两地风暴潮多发的共同原因主要有哪些?
(2)风暴潮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3)2013年珠江口咸潮主要发生于________(填季节),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4)防御海洋自然灾害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解析] 第(1)题,读表可知,杭州湾、珠江口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两地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台风多发,夏季盛行东南风,风会助长潮势;喇叭口的形状,会加大风暴潮势力。第(2)题,风暴潮可以淹没沿海地区城镇和农田,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摧毁港口,破坏海岸工程设施等。第(3)题,由表可知,珠江口的咸潮多发生在冬季,因为冬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水位低,2013年海平面较常年同期偏高,造成海水倒灌;珠江流域无序挖沙,导致下游河床变低。第(4)题,防御海洋自然灾害主要从工程措施、预报和监测、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夏秋 夏秋季节台风多发;夏季盛行东南风,风助潮势;喇叭状海湾或河口。
(2)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淹没沿海城镇和农田;摧毁港口和盐场;破坏海岸工程设施;危害海上油田开发。
(3)冬季 冬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水位低;海平面较常年同期偏高,海水倒灌;无序挖沙致使珠江下游河床变低。
(4)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和监测,完善预警体系;建立沿岸防灾应急系统;加强沿海防灾工程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与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