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展开[基础巩固]
(2019·合肥一中期末)地球近地面有多个气压带、风带。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的是( )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极地东风的是( )
解析:第1题,三圈环流的判断要抓住几个关键点:赤道附近近地面因气流上升而形成赤道低气压带;30°附近近地面因上空气流堆积下沉而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60°附近近地面因冷暖气流相遇而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第2题,极地东风形成于地球两极的高纬度地区,北半球极地东风为东北风,南半球极地东风为东南风,故D项正确。
答案:1.D 2.D
(2019·四川重点中学月考)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近地面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据此回答3~4题。
3.b气压带的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4.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时,a地所在风带及风向是( )
A.低纬信风带 东南 B.低纬信风带 东北
C.中纬西风带 西南 D.中纬西风带 西北
解析:第3题,据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判断b应为一高压中心,A、C排除,且该高压中心两侧均有气压带,可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所以选B。第4题,据上题结论可知,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时,则a地所在风带应为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吹东南风,故选A。
答案:3.B 4.A
下图为某日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5~6题。
5.该日,我国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①气压带或风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
A.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B.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C.上升,湿润 D.下沉,干燥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盛行风的位置和方向判断①在赤道以北,②③位于南半球。①为赤道低气压带,且其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等也位置偏北,说明此时应为北半球夏季。第6题,图中①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在此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为湿润气流且上升。
答案:5.B 6.C
(2019·阜宁东沟中学期末)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甲和乙位于地面,丙和丁位于高空。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各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是( )
A.乙甲丙丁 B.甲乙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8.M地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解析:第7题,根据气流垂直运动方向可知四地气压是乙>甲>丙>丁。第8题,M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向右偏,所以M地为西南风。
答案:7.A 8.C
9.(2019·西安高一检测)读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对流层高度与地面温度呈正相关)
(1)纬度为0°、30°、60°、90°的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处常年降水________(多或少);B是________风带。
(3)D所在的风带若在南半球,吹________风。
(4)在极点上空观察F风带,其风向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
答案:(1)A C E G
(2)多 信
(3)西北
(4)顺
[能力提升]
读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箭头为风向,回答1~3题。
1.图中甲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图中乙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此时图示半球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30°~40°之间,对应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由乙处风向右偏知该图应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乙处为西风带,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南风。第3题,图示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对应的季节应是北半球的夏季。
答案:1.B 2.D 3.B
(2019·北京海淀区期中)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4~6题。
4.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
5.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 )
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 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 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
6.能够正确表示气流②运动模式的是( )
解析:第4题,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⑤为西风带,⑥为副极地低气压带,都会给其影响的地区带来降水。第5题,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为北半球夏季,故选B。第6题,②为北半球低纬高空气流,应为西南风,故选C。
答案:4.C 5.B 6.C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8.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武汉梅雨 B.南京伏旱
C.北京寒潮 D.哈尔滨洪涝
解析:第7题,①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是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的,A错误;⑤位于低纬,为低纬信风带,北半球信风带风向为东北风,B错误;②气压带位于30°附近,由于动力原因,气流下沉,而非空气冷却下沉,C错误;⑥是中纬西风带,气压梯度力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指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由图示可知,风向向右偏转,故图示为北半球,北半球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D正确。第8题,根据上题判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即北极周围出现极夜,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梅雨、伏旱、洪涝等发生在夏半年,只有寒潮发生在冬半年,故C正确。
答案:7.D 8.C
9.图1表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2表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___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状况。
(2)在图2中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图2中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图1中⑥气流来自____________气压带,说出⑥气流与⑦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的原因。
解析:(1)图1中极地附近为高气压带,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应为北半球。(2)B所在风带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3)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与二分日相比,位置大致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4)图1中⑥气流来自低纬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暖而轻;⑦气流来自高纬度,冷而重,相遇后⑥气流向上爬升。
答案:(1)北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甲图气压带位置比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导致气压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4)副热带高 ⑥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⑦气流,被迫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