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秋金版学案地理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展开1.下列各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
答案:D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并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完成2~3题。
2.图像最能反映 (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
3.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 )
A.23:00 B.22:56
C.23:04 D.21:52
解析:第2题,北极星及周围星辰为恒星,视为固定不动,而相机虽然固定在地球表面,但是随着地球自转运动而动,所以出现圆形的星辰运动轨迹。第3题,地球自转周期是23时56分4秒,当第二天该恒星再次处于星空中同样位置时,说明地球正好自转一周,经历了一个自转周期,时间应为22时56分4秒。
答案:2.A 3.B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日图,完成4~5题。
4.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5.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到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解析: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可知图中a、b、c、d对应的节气分别是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当地球公转到b~c~d之间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到d~a~b之间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答案:4.D 5.D
读下面四幅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若黄赤交角由原来变为24°,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北极圈的度数变化为66°
B.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
C.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增加
D.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
解析:第6题,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约为23°26′。第7题,由于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之和等于90°,因此当黄赤交角变为24°后,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变大,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温带的范围随之变小。极圈内极昼极夜的天数与地球公转速度有关,与黄赤交角无关。
答案:6.B 7.C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写出α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
(3)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D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
(4)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1)夏至,北回归线 秋分,赤道 冬至,南回归线
(2)23°26′;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回归运动。
(3)南 北 (4)变大 变小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据此,完成9~10题。
9.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10.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解析:第9题,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极昼极夜和四季转换是黄赤交角和地球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月相变化是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变化的结果。第10题,即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地球共自转360°59′,是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日公转造成的。
答案:9.A 10.D
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高纬度 B.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1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解析:注意图中指向标指向,南北纬60°的自转线速度约为837 km/h,且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地区向两极地区递减。图示区域大部分线速度大于837 km/h,即纬度小于60°,是中纬度,且自北向南地球自转线速度逐渐变大,为北半球。a点线速度大于b点,且处于同纬度,则a点海拔高于b点,地表离地心的自转半径大,旋转弧线长,所以线速度大。
答案:11.C 12.A
13.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
A.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
C.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D.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
解析:所谓同步卫星就是自转方向一致,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答案:C
14.根据材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
(1)如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________。
(2)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是真的吗?为什么?
(3)你知道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
(4)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节气),太阳直射________。
(5)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的时段是图中的(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意义的理解及应用,懂得转一圈的含义,善于联系生活的实例。
答案:(1)自西向东
(2)是真的。人随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年。
(3)60岁。因为每绕太阳一圈是一年,60圈就是60岁。
(4)夏至 23°26′N(或北回归线)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