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新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精练: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随堂检测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536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秋新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精练: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随堂检测1
展开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各项中的自然景观差异与古诗所述地域分异规律相符的是( )A.大兴安岭东西两侧B.海南岛→台湾岛→阿留申群岛C.华北平原→宁夏平原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2.造成此种地域分异现象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2015年5月1日,一名骑行爱好者从河北出发,骑行至新疆吐鲁番,途中发现景观类型由出发时的森林变化为草原,后又变化为戈壁、荒漠。据此完成3~4题。3.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B.无规律性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独特性4.与这种变化相似的是( )A.从新加坡到北京的变化B.从莫斯科到共青城(俄罗斯东部城市)的变化C.从成都到拉萨的变化D.从伦敦到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的变化5.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阳坡 B.北坡为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6.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这一规律表现最典型的大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表现最典型的区域是__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3)自然带③分布的地区有________气候区和________气候区。(4)我国大兴安岭以东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带,昆仑山以北的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带。
参考答案1-2解析:该种景观变化反映的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答案:1.B 2.B3.解析:从河北到新疆,自然带不断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C4.解析:从河北到新疆的景观变化体现的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新加坡到北京的变化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莫斯科到共青城,景观多是亚寒带针叶林,基本没有变化;从成都到拉萨的变化主要是由海拔的变化引起的;从伦敦到阿斯塔纳,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其景观变化与从河北到新疆的景观变化相似。答案:D5.解析:相同高度,自然带不同,北坡为针叶林带,南坡为灌木草甸,说明北坡水分条件要好一些。答案:D6.解析:第(1)题,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变化更替的,属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形成的基础是热量,表现最典型的大陆是非洲大陆。第(2)题,自然景观从③→⑤→⑥是东西方向的更替,属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形成的基础是水分,中纬度大陆宽广,表现最典型。第(3)题,自然带③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于温带季风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第(4)题,我国大兴安岭以东为温带季风气候,形成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昆仑山以北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温带荒漠带。答案:(1)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 非洲大陆(2)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中(3)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4)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荒漠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