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精品ppt课件
展开章末综合检测(二)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圩垸”是沿江河、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水田农业区。若干个圩垸连成一片,叫作圩区或圩垸地区,且多作为聚落名称,如“××圩”或“××垸”。据此回答1~2题。
1.“圩垸”聚落多分布于( )
A.南方丘陵区 B.南方平原区
C.西北内陆区 D.北方平原区
2.多“圩垸”聚落的地区可欣赏到( )
A.云海奇石景观 B.千里冰封景观
C.候鸟迁徙景观 D.潮水涨落景观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定义,圩垸聚落多分布在江河或滨湖低地四周,所以多分布于南方平原区,A错,B对。北方河流少,水田少,圩垸聚落少,C、D错。第2题,圩垸多分布在江河、滨湖低地,所以可欣赏到候鸟迁徙景观,C对。云海奇石是山地景观,A错。圩垸位于南方,没有冰封景观,B错。圩垸并不沿海,没有潮水涨落景观,D错。
答案:1.B 2.C
阅读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回答3~5题。
3.诗句描述的是________聚落( )
①乡村 ②城市 ③平原 ④山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诗句描述的聚落具有________特点( )
①规模较小 ②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③聚居的人口较少
④呈团聚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产生诗句中聚落形态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解析:第3题,雨里鸡鸣一两家,诗句描述的聚落人家少,不可能是城市,只能是乡村,①对,②错。平原区村落住户多,该地住户稀少,不是平原区,③错,应是山区,④对。C对。第4题,诗句描述的聚落规模较小,①对;空间分布相对分散,②对;聚居的人口较少,③对;呈分散型,④错。D对。第5题,结合前面分析,该聚落位于山区,产生诗句中聚落形态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形,A对。
答案:3.C 4.D 5.A
下图示意南亚沿海某中等城市功能分区,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为(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7.M地最适宜建( )
A.幼儿园 B.疗养院
C.科研所 D.物流园
8.位于N地的楼盘售价较低的原因可能有( )
①远离市中心 ②交通不便 ③地处河流下游 ④位于盛行风下风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6题,甲位于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乙位于城市外缘,应为工业区;丙位于商业区的外围,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故选D。第7题,图中M地位于铁路、河流和城市公路沿线,交通便捷,同时位于城市外缘,地价相对较低,适宜建物流园。故D项正确。第8题,读图可知,N地远离市中心,但附近有公路,交通便捷,①正确,②错误;河流沿岸多工业区,且N处为河流下游,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大,居民饮用水会因此受到影响,③正确;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N地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④错误。故B项正确。
答案:6.D 7.D 8.B
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单位:千元/平方米)。读图,回答9~10题。
9.影响图中局部地区地租等值线外凸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历史
C.行政 D.地形
10.该城市( )
A.郊区比城区气温高
B.近郊区人口密度大
C.高科技产业园区地租高
D.传统工业园区污染严重
解析:第9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是其主导因素,而影响城市地租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在单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影响下,地租呈同心圆向外递减。图中局部地租等值线外凸,主要是受交通便捷程度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10题,图中传统工业区位于城市热岛效应边界的内部,污染不易扩散,导致工业污染严重,D正确;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A错误;城市人口多聚集在城市工业区以内区域,近郊区人口密度小,B错误;由图可知,高科技产业园区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区,地租较低,C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9.A 10.D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该市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图中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方米)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若图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处,则该地当月主要盛行(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12.各种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①—高级住宅区 B.③—教育文化区
C.④—工业区 D.⑥—商业区
解析:第11题,在⑥⑤④三地中,从东北向西南方向,二氧化硫的含量越来越小。根据风对大气污染物的稀释作用,可以断定风从东北吹向西南。第12题,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城市外缘、环境优美的地方,并与文化区相联系,①⑦处都合适;③处是市中心,应布局商业区;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地区。
答案:11.C 12.A
巴黎圣母院坐落于法国首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鸟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到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左下图为巴黎圣母院景观图,右下图为北京故宫景观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气候特征
C.地域文化 D.地形特点
14.北京故宫所在位置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历史因素
C.行政因素 D.环境因素
15.从盛行风向考虑,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不宜布局在巴黎的( )
A.东南郊区 B.西南郊区
C.东北郊区 D.西北郊区
解析:第13题,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域文化,故选C。第14题,北京市为我国的古都,且目前为我国的首都,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北京市的市中心为紫禁城、天安门广场,而不是中心商务区。故选B。第15题,巴黎位于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盛行西风,风向多为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西南风,所以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宜建在城市西南面,故选B。
答案:13.C 14.B 15.B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标志,是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城市文化影响城市形象及布局。据此回答16~17题。
16.下列城市中,城市建筑风格显著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是( )
A.东京 B.麦加
C.上海 D.香港
17.下列选项中,城市空间布局与其影响因素搭配合理的是( )
A.纽约——资本、市场
B.耶路撒冷——科学技术
C.古城西安——宗教信仰
D.维也纳——封建皇权
解析:第16题,东京是日本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和香港是中国的国际大都市,这些城市经济、贸易、金融业发达;麦加是典型的伊斯兰教文化城市,麦加的城市建筑具有显著的宗教特色。第17题,纽约是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城市布局受资本、市场的影响大;耶路撒冷是宗教城市,宗教文化对城市布局影响较大;古城西安是我国古都,受封建皇权等历史因素影响较大;维也纳是奥地利首都,城市空间布局受宗教文化及现代经济影响较大。
答案:16.B 17.A
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答18~19题。
18.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所在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家,城镇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家,城镇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
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镇中心区移动
19.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镇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解析:第18题,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缓慢,甚至有些国家出现逆城镇化现象,乙城市所在国家为发达国家。第19题,甲城市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城镇化推进很快,其原因是人口过快增长,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答案:18.B 19.B
下图为某国城镇人口数量、城镇数目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国( )
A.自 1953 年以来城镇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B.20世纪60 年代受政策影响城市数目增加
C.2000 年以来城镇化已步入后期成熟阶段
D.近半个世纪以来城镇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21.该国可能是( )
A.印度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解析:第20题,从图中看出该国从1953年以来,城镇人口数量由0.14亿一直上升到5.43亿,因此A项正确;该国城镇数目从1961年的208个减少到1969年的175个,该时间段城市数目并非增加,B项错误;2000年该国城镇化水平为36.2%,刚刚进入城镇化中期加速阶段,C项错误;1990年该国城镇化水平为26.4%,所以该国城镇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时间远远少于半个世纪,D项错误。故选A。第21题,根据图示可知,该国2004年城市人口为5.43亿,城镇化水平为41.8%,可推知2004年该国总人口约为13亿,联系选项中四国人口总数可知该国只能是中国,故选C。
答案:20.A 21.C
“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约3公顷)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气温下降0.5 ℃以上。下图为林地绿岛效应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林地绿岛效应的具体表现是( )
A.可供蒸发水分增多
B.增大城区气温日变化
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D.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23.建筑用地的增多对城区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地下水位上升
B.夏季风输送水量增多
C.雨季下渗水量减少
D.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减慢
解析:第22题,由题干和图示可知,林地绿岛,森林的覆盖面积增加,森林可以减小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降低地表的风速,提高相对湿度,增加降水,形成森林小气候,故B错,A正确。林地绿岛并不能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故C错。城市地区日照时间的长短受纬度位置、大气状况、地势等因素的影响,故D错。第23题,建筑用地增多导致不透水面积增加,使雨季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故A错,C正确。夏季风输送的水汽量多少主要受大气环流、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故B错。建筑用地增多,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汇水的速度加快,故D错。
答案:22.A 23.C
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读下图,回答24~25题。
24.在相同的降雨量条件下( )
A.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直线上升趋势
B.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
C.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大
D.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多
25.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夏季雨后出现内涝,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疏浚河道 ③发展城市道路
④完善排水系统 ⑤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解析:第24题,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因此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小。根据图中信息可知,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少,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曲线上升趋势。故选B。第2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增加降雨损失量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因此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故选D。
答案:24.B 25.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2分)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试简述其理由。(3分)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4分)
(4)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5分)
解析:第(1)题,公共事业用地主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如政府、文教、医疗等;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住宅用地。第(2)题,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广,交通要求高,一般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边缘及交通通达度高的位置。第(3)题,化学工业污染水源和大气,一般布局在河流下游和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上风向或与季风垂直方向的郊外。第(4)题,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方案都有利有弊。从交通、基础设施、环境、用地等方面对比。
答案:(1)文教 住宅
(2)① 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
(3)位于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
方案一: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共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方案二:西南部。地势较高,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可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4分)
“睡城”也称“卧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的城市配套(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为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们,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下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
(1)分析燕郊成为“睡城”的原因。(6分)
(2)简述京漂族的“潮汐式”流动对北京交通的影响。(4分)
(3)指出为缓解人口“潮汐式”流动,燕郊应采取的措施。(4分)
解析:(1)根据材料,燕郊被称为“睡城”,是因为这里是京漂族睡觉的地方。这里的经济水平较低,房价较低,与北京距离较近。京漂族在北京购不起房,在这里购房或租房居住。除房地产外,该地其他产业较落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交通便捷,工资水平较北京低,消费水平低。(2)京漂族每天是“潮汐式”流动,上午上班时间,大量车辆开向北京,燕郊通向北京道路车流量大,较为拥堵,北京通向燕郊的道路车流量小,通行顺畅。下午下班时间相反。(3)为缓解人口“潮汐式”流动,燕郊应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产业转移,减少人口潮汐流动。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等。
答案:(1)房价较低;与北京距离较近;除房地产外,其他产业较落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交通便捷;工资水平较北京低。(任答其中三点)
(2)上午上班时间,燕郊通向北京道路车流量大,较为拥堵,北京通向燕郊的道路车流量小,通行顺畅;下午下班时间相反。
(3)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提供优惠政策;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等。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20世纪50-70年代的发展,使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一个工业化城市。改革开放后,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北京已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宜居城市”。
材料二 北京城市空间变化图(图甲)和北京人口数量变化图(图乙)。
(1)依据图甲,分别说出第Ⅱ、Ⅲ阶段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最快的方向。(2分)
(2)说出图甲、图乙中能直接反映出的北京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
(3)1948-1958年和1998-2008年是北京两个人口快速增长阶段,请任选其中一个阶段,简述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4分)
(4)说出北京人口迅速增长对城市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4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可以看出,第Ⅱ阶段主要向北(或西北)发展,第Ⅲ阶段主要向东发展。第(2)题,图中直接反映出的主要是城镇人口的增长、用地规模的扩大。第(3)题,1948-1958年主要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作为首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较快;1998-2008年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第(4)题,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
答案:(1)第Ⅱ阶段:向北(或西北)。第Ⅲ阶段:向东。
(2)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3)1948-1958年:政治中心的确立;医疗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量大。
1998-2008年: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城市服务功能强(或医疗条件好,教育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4)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剧;等等。
29.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5分)
(2)与北京四合院相比,广州西关大屋还体现了哪些独特的岭南文化?(2分)
(3)图中民居体现出我国古代怎样的人文思想?它对我国人口发展有怎样的影响?(3分)
解析:第(1)题,根据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景观特征可知,二者都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第(2)题,从建筑特征分析,广州西关大屋还体现了兼容性和商业文化特征。第(3)题,根据建筑特征分析,图中民居体现出我国古代多代同堂,多子多福的特征,可以显示出家族之兴旺;这样的人文思想有助于促进我国人口的增长。
答案:(1)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
(2)兼容性;商业文化。
(3)多代同堂(或多子多福),以显家族之兴旺(人丁兴旺)。会促进人口的增长。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备课ppt课件,共20页。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2章第1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课件ppt、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2章第1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学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素养落实4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乡村和城镇的差异,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乡村空间形态,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城镇功能区,思考题,合理利用城乡结构,案例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