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2.2气压带风带(二)
设计
教师
罗兆旭
授课
教师
时间
10月27—31日
课 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掌握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相关理论
重点
难点
重点:气候类型的分布 特点 气候特征
难点:气候类型的成因
教法
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
教具
学案、PPT
教 学过 程 设 计
教 材 处 理
师 生 活 动
【激趣导入】
【教学目标】
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温带的划分标准
最冷月气温:大于15℃ → 热带
介于0℃~~15℃之间 → 亚热带
小于0℃→ 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冬季:温度大于0℃,则为温和;温度小于0℃,则为寒冷。
2.气压带和风对降水影响
低气压 空气上升 形成阴雨天气
高气压 空气下沉 形成干燥天气
海洋上吹来的风,给临海地区带来水汽
大陆上吹来的风,往往形成干燥的天气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 两侧。
气候特点: 。
形成原因:终年受 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易错易混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材 处 理
师 生 活 动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
气候特点: 。
形成原因:终年受 影响。
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 。
气候特点:夏季 ,冬季
形成原因:受 和 交替控制。
4.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结果。
《课堂练习》
30°
40°
a
b
气压带
等温线
读下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有关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B.此时冰岛受到低气压中心控制
C.此时泰晤士河正处于丰水期 D.此时加拿大枫叶正红
2.如果图示地区在某大陆的西岸,则阴影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图示区域为海洋
C.图示区域为陆地 D.无法判断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
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快速反馈,教学反思
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析,主干知识点梳理,典题解析,课堂练习,能力提高,课后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