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3《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Word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572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3《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Word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572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3《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Word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572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学法指导,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二、教材分析
本节由三部分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这三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再进一步明确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简易天气图的识读。这是对第一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活动展开讨论和对图2.24锋面气旋进行天气状况分析。
三、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五、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七、学法指导:
1.以提问导读,以图像导思(图示法),以个案导学(练习法),列表比较分析(比较法),运用左、右手定则判断,使学生学会从静态图中予以动态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课前要求同学们务必做到:收看天气预报,了解近期的天气状况;收集各种气象报告及台风相关消息。
八、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提前一周收看天气预报,了解近期的天气状况;收集与台风、寒潮相关的资料;收集1~2条天气谚语)
[新课导入]
师:回家的路 被一朵一朵 晶莹的花朵 团团围住 不经意间 北方的冰雪 飘着飘着 就闯进南方 那一座座温暖的城市 是谁改变了大地 这五十年不遇的天灾 千千万万的游子 飘在归乡的旅途 化作一只只 断线的风筝
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大部分尤其是南方地区连续遭受四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袭击。这场极端灾害性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害强度大。全国先后有20个省区不同程度受灾。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电力、交通运输设施带来极大破坏,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总体强度为50年一遇。
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一课时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师: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和反气旋。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
师: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
生: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师:“大范围”说的是气团的空间尺度;“性质均一”意味着气团内部的一致性;“大范围空气”指气团是由空气组成的。那么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动画演示)锋的形成——冷暖气团相遇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回答老师提问)
师:冷暖气团相遇时,它们的交界面能与地面垂直吗?
生:不能。
师:冷暖气团相遇,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能平行吗?
生:不能。
师:冷暖气团相遇,它们的交界面是倾斜的。为什么下方一侧的气团是冷气团,在交界面上方一侧的气团是暖气团?
生:因为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所以在交界面下方一侧的气团是冷气团,在交界面上方一侧的气团是暖气团。
师:很好。谁来回答一下,什么是锋?
生: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它们之间的交界面叫做锋面。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师:很好。锋面与地面相交的这条独一无二的线,叫做锋线。(以两张纸做示范)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的温度、湿度、气压有什么不同呢?
生:暖气团的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冷气团的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
师:正确。那么一上一下不同性质的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生:不会。
师: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锋面附近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天气呢?
(动画演示)锋面附近天气
生:(合作探究)锋面附近会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降水等天气。
师:你看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还是在暖气团一侧?
生: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师:要特别注意: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只出现在锋面附近。
(动画演示)冷、暖锋动态移动过程
师: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冷暖锋面是怎么形成的呢?甲、乙两图中冷空气和暖空气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其结果如何?
生:甲图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冷锋。乙图冷空气被迫后退,说明暖空气强大,主动向冷空气移动,形成暖锋。
生:都有暖空气沿锋面做上升运动。
师:暖空气沿锋面做上升运动,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会形成云雨天气。冷锋降水区域多发生在锋后,暖锋降水区域多发生在锋前。说到底,无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师:冷暖锋面的坡度及符号有何不同?锋线凸出方向有何特点?
生:(合作探究)冷锋面的坡度较大,符号是三角形;暖锋面的坡度较小,符号是半圆。冷暖锋的锋线凸出方向都与锋面移动方向一致。
(过渡)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冷暖锋的形态和符号不同,产生降水的区域也不同。那么,当一冷锋或暖锋经过我们这里时,我们将感受到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呢?
(板书)1.冷锋与天气
(动画演示)冷锋动态移动过程
(投影文本)
1.设甲、乙、丙为三个城市,此时,三个城市的天气有什么不同?
2.设甲、乙、丙为同一个城市的三个不同时间,这个城市将经历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
生:(合作探究回答)
1.甲、乙、丙三个城市分别是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甲城市还在暖气团的控制下,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正好移动到乙城市区域,乙城市应该是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气压也有所升高;丙城市则是冷锋过境之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的暖气团,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2.如果甲、乙、丙为同一个城市的三个不同时间,这个城市将经历以下天气变化过程:在甲时刻,该城市在暖气团的控制下,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在乙时刻,冷锋正好移动到该城市区域,该城市应该是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气压也有所升高;在丙时刻,冷锋已经移出该城市,该城市原来的暖气团被冷气团替代,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师:(动画演示)暖锋动态移动过程
(板书)2.暖锋与天气
(投影文本)
1.设甲、乙、丙为三个城市,此时,三个城市的天气有什么不同?
2.设甲、乙、丙为同一个城市的三个不同时间,这个城市将经历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
生:(合作探究回答)
1.若甲、乙、丙为三个城市,此时,三个城市的天气分别是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甲城市正处在冷气团的控制之下,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乙城市暖锋正在过境,由于暖锋移动的速度较慢,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已经移出丙城市,丙城市此时正受暖气团的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2.若甲、乙、丙为同一个城市的三个不同时间,这个城市将经历以下的天气变化过程:在甲时刻,该城市在冷气团的控制下,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在乙时刻,暖锋正好移动到该城市区域,该城市应该是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在丙时刻,暖锋已经移出该城市,该城市原来的冷气团被暖气团替代,此时正受暖气团的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投影表格)
师:锋面一定能带来降水吗?
生:不一定。
师: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就是冷锋快速移动造成的。
(小结)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如:冬季及秋末、初春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都是冷锋快速移动造成的。
(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冷锋,以及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暖锋,如果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又会形成什么样的锋呢?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呢?
生:(合作探讨)
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时候,会形成准静止锋,锋面就会在一个地区停留或来回摆动,会给当地带来连续性的阴雨天气。
(板书)3.准静止锋与天气
师:我国在哪几个地区哪几个季节会受到哪几个准静止锋的影响?
生:初夏时,冷暖气团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阴雨天气会持续一个月左右,俗称“梅雨”。
师: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叫江淮准静止锋。冬季在云贵高原上还有一个昆明准静止锋,这是由于云贵高原地势较高,削弱了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冷气团的势力,盘踞在云贵高原上的暖气团与之势力相当,这两个冷暖气团相遇就形成了昆明准静止锋,冬季的昆明、贵阳也是阴雨连绵。
师:我们知道暖锋的天气多是连续性降水,而准静止锋也会带来连续性的阴雨天气,那么这两个锋的区别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
(投影)列表比较暖锋和准静止锋的区别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种锋,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它们的成因不同,形成的天气也不同。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巩固。
练习:
(投影表格)
1.填表
2.民间俗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
3.说出下列天气现象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1)北方冬春季沙尘暴;(2)寒潮天气;(3)贵阳冬半年阴雨连绵的天气;(4)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参考答案:1.
2.“一场春雨一场暖”与暖锋活动有关,“一场秋雨一场寒”与冷暖活动有关。
3.(1)冷锋;(2)冷锋;(3)昆明准静止锋;(4)江淮准静止锋。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锋与天气的判断——P45活动阅读《水浒传》片段
探究内容:阅读《水浒传》片段,判断描述中的天气与锋的关系。
探究办法、过程:分组合作,分别探究P45~46活动中的五个问题的结论。
探究结果:
(1)这段话是描写冷锋天气的。
(2)“是日……铁甲如冰”,描述的是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此时此地在干燥的暖气团控制下,大气不稳定,多大风天气。
(3)“次日……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锋面过境时,天气活动频繁,先是云,后为雪。
(4)“那雪……没过马膝”,从叙述语气上看,降雪过程已经停止,由此推断此时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5)根据描写判断,这个冷锋移动速度很快,一是天气过程时间很短;二是强度很大,有“大风”“大雪”为证。
冷气团运行
暖气团运行
甲(锋前天气)
乙
(过境时天气)
丙(锋后天气)
冷 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暖 锋
冷气团后退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类型项目
冷 锋
暖 锋
形成原因
暖气团运动状况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雨区分布
符 号
类型项目
冷 锋
暖 锋
形成原因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冷气团后退
暖气团运动状况
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
过境前天气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天气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
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天气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雨区分布
锋后
锋前
符 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获奖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锋与天气,低气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锋与天气,低压与天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锋面与天气,低压与天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