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8582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8582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8582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85823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85823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85823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运用新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整体史观: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与发展。2.文明史观: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3.现代化史观: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历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4.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等。5.生态史观: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2016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 )A.发明了蒸汽抽水机B.推行标准化生产C.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D.创制水力织布机答案:C2.(2015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世界各地结束相对孤立状态,各种文明碰撞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这一过程开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C.世界殖民体系确立D.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人类历史开始融合成为一部不可分割的整体史。答案:A
3.(2015北京学业水平测试)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其原因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C.发电厂的广泛建立D.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解析:在题干提供的选项中,B、C两项在1830年尚未出现。就A、D两项来看,蒸汽机的煤炭消耗量要远远大于城市人口的消耗量。答案:A4.(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A.汽车时代B.网络时代C.电气时代D.蒸汽时代答案:D
5.(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下列各项中,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是 ( )A.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B.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C.贝尔发明电话机D.卡尔·本茨制成最早的汽车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力工业,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
1.(2016全国甲)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解析: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816年”“1831~1841年”可知此时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工厂集中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进而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得到大发展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农业生产力也得到发展,故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也应上升,故D项错误。答案:A
2.(2016全国丙)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关键词:“19世纪60年代”。题干材料反映出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方铁路的轨距不统一,这说明美国南北方的经济联系不够密切,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铁路与其他部门的对比,无法证明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轨距问题没有涉及科技水平与制造业发展的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也没有涉及战争的破坏性,故D项错误。答案:A
3.(2015课标全国Ⅱ)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变化的影响。茶叶从上流社会的消费品成为普通民众的消费品,说明茶叶价格下降了。而茶叶价格的下降与其供应量增多直接相关,这是英国与东方贸易扩大的结果,故选D项。材料中的现象与等级观念淡化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核心信息是茶叶在英国的消费群体的变化,B项与该变化无关,故排除;英国在18世纪末,社会贫富差距因工业革命的进行而日益扩大,故C项错误。答案:D
4.(2015课标全国Ⅱ)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各地工业化的发展。图表显示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四国的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这说明了世界其他地区工业生产总和有所增长,即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选B项。图表显示四国的工业生产总和所占比例虽有下降,但仍占72%的绝对优势地位,故A、C两项排除;四国的工业生产总和所占比例的下降并不能反映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B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综合与测试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综合与测试授课课件ppt,共7页。
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备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业水平测试,普通高考试题,话题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业水平测试,普通高考试题,话题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