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限时训练12 走进社会生活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限时训练12  走进社会生活第1页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限时训练12  走进社会生活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限时训练12 走进社会生活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限时训练12 走进社会生活,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20毕节模拟)一个人会有很多不同的“身份”,例如,我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子女身份”,坐在教室听课时就是“学生身份”,在餐馆吃饭时就是“顾客身份”。这些都表明了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C.每个人都没有身份
    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2020宜昌中考)暑假期间,有的同学在家长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赏山河美景,寻访文物古迹,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同学们参加旅游
    A.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
    B.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诱惑
    C.能从社会获得精神滋养
    D.对学习书本知识有干扰
    3.(2020湘西中考)如图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心手标”。我国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的行为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亲社会行为。我们之所以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因为
    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个人的力量太弱小,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向社会屈服 ③只有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只有少数杰出精英人物才能有这种高尚的表现,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20七星关区模拟)某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你我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从个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这说明了
    A.人的全面进步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5.(2020黔东南模拟)疫情防控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持续粉碎谣言,为公众还原真相,唱出了网络的“好声音”。作为公民,要在网络世界唱出“好声音”,就必须
    ①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 ②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 ③依法自由表达,正确行使权利 ④拒绝不良诱惑,彻底远离网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20黔西南模拟)如图表明
    A.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B.网络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C.网络时代,信息良莠不齐
    D.沉迷网络,影响工作学习
    7.(2020黔南模拟)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增收”,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智慧农业不再是天方夜谭。这说明
    A.网络促进人才流动
    B.网络一定能促进经济发展
    C.网络是社会生产最好的工具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8.有很多人不管是吃饭还是旅行,或是记录自己的生活,都喜欢发上一条朋友圈,在朋友圈中晒各种各样的生活美图。下列选项中,“晒”出的照片不恰当的有
    ①自己旅游拍的风景照片 ②自己购物的快递收货单 ③自己期末考试的成绩 ④自己的个人身份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0扬州中考)宅家上“网课”期间,有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有学生随意转发网络谣言。这提醒我们,参与网络生活应该
    ①要自我约束,遵守法律法规 ②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谣言 ③以学习为重,坚决远离网络 ④不沉溺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20遵义模拟)2019年7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机器人配送、刷脸取件……数字化让快递更“快”了。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注意分辨,当心网络陷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11.(2020毕节模拟)毕业前夕,某市某初中组织九年级学生到古隆中进行研学旅行活动。出发时,同学们有序依次上车;在车上,同学们主动给老师让座;到达景区停车场后,同学们靠着马路右边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青春的歌儿进入景区;研学路上,男生主动为女生背行李,女生把水让给男生喝;游览途中,同学们中的“环保志愿者”不忘曾经的誓言承诺,一路捡拾路旁的矿泉水瓶、垃圾;几名生物学科兴趣小组成员采集一些植物茎叶制作标本……老师撷取同学们一路上闪亮的瞬间,做成美篇发到家长群里,赢得一片赞叹,称赞孩子们素质高,盛赞学校立德树人成效好!
    (1)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该校同学体现出了哪些良好的品质素养?
    (2)研学旅行,是亲近社会的一条途径。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请联系自己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2.材料一 2019年秋季开学季,多所高校利用各种在线平台及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热门技术,推出科技感十足的迎新妙招:尚未开学,新生通过网上迎新系统就能提前完成信息采集、挑选宿舍、学费缓交申请等繁琐手续;报到当天,轻轻刷脸,即可签到打卡;入校之后,“智能体检系统”可实现预约体检时段、线上支付、数据录入等,减少排长队难题。“指尖迎新”让数据多跑路,助大学生少跑腿儿。
    材料二 一份中国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报告显示,超八成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日均使用手机超5小时,79%的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1)“指尖迎新”助大学生少跑腿儿,说明网络具有怎样的作用?除此之外,网络还给我们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2)请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进行评析。
    (3)为了让大家过好“移动生活”,请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
    DCCCB BDCBA
    11.(1)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该校同学体现出了哪些良好的品质素养?
    答:①遵守公共秩序。②尊敬师长。③遵守交通规则。④友爱互助。⑤爱护环境;等等。
    (2)研学旅行,是亲近社会的一条途径。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①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②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③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④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等等。
    (3)请联系自己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等等。
    12.(1)“指尖迎新”助大学生少跑腿儿,说明网络具有怎样的作用?除此之外,网络还给我们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答:作用: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积极影响: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拓宽了民主渠道;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等等。
    (2)请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进行评析。
    答:损害身心健康,荒废学业,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尊重老师劳动、没有正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
    (3)为了让大家过好“移动生活”,请提出你的建议。
    答:示例: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学会“信息节食”,不沉溺于网络。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⑤传播网络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卷

    人教版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基础知识过关第5课时走进社会生活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基础知识过关第5课时走进社会生活练习含答案,共6页。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单元考点讲解与训练走进社会生活(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单元考点讲解与训练走进社会生活(教师版),共8页。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训练---交往的品德: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训练---交往的品德,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