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初中体育七年级全册教案
- 《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教案 教案 20 次下载
- 《田径》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 教案 17 次下载
- 《立定跳远》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 教案 23 次下载
- 《起跑后加速跑身体素质训练》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教案 教案 20 次下载
- 《田径》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教学评价 教案 教案 15 次下载
体育第二章 田径精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体育第二章 田径精品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跳跃教材分析,蹲踞式跳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田径运动项目中的一部分,也是初中田径的重点教材。初中的跳跃教材包括跳远、跳高,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进行自然的向远、向高处跳跃。同时,也学习田径运动项目中跳远和跳髙的基本动作技术和方法。
一、跳跃教材分析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和七年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本年级跳跃的教材主要安排了蹲跟式跳远和发展跳跃能力的内容。
(一)教材内容价值与设计思路
1、教材内容价值
跳跃是人体在短时间内高强度神经活动和肌肉用力克服障碍的运动,能提高身体控制和集中用力能力,能够增加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身体的灵敏、速度和协调性;增强内脏器官以及骨骼、关节、韧带的功能。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果断的意志品质。
2、本年级跳跃教材设计思路
本年级跳跃教材在教科书中以学习蹲踞式跳远和发展跳跃能力为主。在技术学练方面,以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为重点,培养果断起跳的意识,重在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等素质,并重视对发展学生弹跳能力和顽强、果断等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
(二)教材搭配建议
在进行蹲踞式跳远教学时,考虑到学生下肢承担运动负荷比较大,在教学中,要注意适当搭配一些上肢力量和腰腹部位力量的练习。同时,因为跳跃的内容相对比较单调,重复性练习比较多,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和保持学生进行学练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二、蹲踞式跳远
蹲踞式跳远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分析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原理,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节奏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弹跳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
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对腾空动作的控制能力、发展跳跃能力练习三个方面是主要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教学的进程进行选择性的安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蹲踞式跳远的概念、动作过程和动作特点;知道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缓冲基本环节要点和学练方法;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掌握多种跳跃性练习的方法,学习并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基本技术,发展弹跳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3、通过教学使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跳跃练习,在自主学练和思考中体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快乐,在游戏和比赛中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动作方法
跳远完整动作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1、助跑。一般采用12-16步助跑。原地站立或行进中起动开始助跑,逐渐加速,上体逐渐抬起,后蹬充分,前摆积极,重心较高,身体平稳,节奏清楚,最后四步助跑节奏加快为起跳做准备。
2、起跳。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腿几乎伸直,快速用全脚掌滚动着板;上体正直,目视前方;脚着地点约在身体重心投影点前30厘米。
摆臂摆腿快:双臂向前上方摆,摆动腿离地后快速折叠前摆,两者协调配合。
蹬伸起跳快:起跳腿屈膝缓冲时身体重心前移,随即快速蹬伸髋、膝、踝关节,抬头并伸展上体。
3、腾空。起跳腾空后,上体保持正直,摆动腿的大腿继续向上摆动至接近于水平面位置时与两臂同时制动。留在体后的起跳腿屈膝前摆,积极向摆动腿靠拢,屈膝团身,两臂下垂腿,靠近胸部,在空中成蹲踞的姿势。
4、落地。向前伸举小腿,低头,上体前倾同时两臂向体侧后摆;落地时两脚并拢,脚跟触沙后脚掌下压,同时屈髋、屈膝、两臂向前回摆,帮助身体重心快速前移,用前倒或侧倒的方法落地。
(三)动作要点
助跑积极,踏跳果断,起跳腾空后,起跳腿积极向摆动腿靠拢、屈膝团身,空中成蹲距的姿势;落地前,两臂向前下摆,同时收腹屈髋,小腿前伸。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起跳技术和起跳后空中姿势控制。
难点: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五)教学建议
1、刚步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可能来自不同地方的学校,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心理情况、健康状况、学习兴趣、体能基础以及在小学阶段田径运动基本技术的学习掌握情况,以便于教师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更好的教学实施方案。
2、由于跳远技术对练习者的综合运动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时,不要纠缠在技术细节上,如准确的上板踏跳问题,教学中很难收到效果。建议教学中采取多种起跳的方式,给学生充分发挥弹跳力的机会,如采取不固定踏跳点或限定较大踏跳区练习,随学生助跑技术的熟练和步点的稳定,逐渐缩小踏跳区,直到能在起跳板起跳,使学生在不断取得成功中建立自信,敢于助跑,敢于攻板起跳,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助跑节奏和按规定的区域放脚起跳的习惯。
3、跳远技术动作较复杂,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高,建议采用多种练习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弹跳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他们如何观察与模仿,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也培养了互相帮助、合作学练、共同提高的意识。
4、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图片解析仪、录像机等仪器。在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方,也要注意采用图片、挂图、幻灯片等直观教具,使学生建立清晰的技术概念和运动表象,并通过自我反馈、反思与交流、讨论和提问等方式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跳远比赛的一般规则,学会欣赏和评论比赛,以激发学生对跳远运动的学练兴趣。
5、跳远教学特点之一是学生人数多,沙坑有限,可以把若干个发展跳远能力和改进技术的练习组合起来,让学生按“循环法”进行练习。另外,也可用体操垫设置成简易落地区,代替沙坑,但注意在实际落地区不能有接缝。此外,还可以改造场地、踏板与沙坑的位置(横向落坑)等形式。
6、在跳远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预防和处理伤害事故的方法。例如,指导学生怎样结合跳远的特点做准备活动;知道练习场地、器材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布置;怎样遵守练习秩序——前一人走出沙坑,后一人才能开始助跑,以及出现伤害事故时的应急处理办法等。
7、跳远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诊断的同时,应为学生设置更多的合作,交往的机会。如举行“破纪录赛”,根据每个学生最好成绩的平均值分成几个相等的小组进行比赛,超过最好成绩1厘米为1分,以队的积分排名(每队人员分工记录、举旗、丈量等)可以激发学生学练兴趣,主动参与,感受体育比赛的公正、公平精神,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8、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指导学生自行建立小组。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在学习前预先评价的基础上,制订个人和小组的学习计划,包括意识培养、素质发展、成绩达标、技术形成等方面。发展自练自评、互练互评等合作学练能力。
9、采用多种练习改进与提高学生跳远的运动技能水平。
(1)通过讲解、示范,明确助跑的加速有力、节奏合理,最后一步稍小,并用全脚掌着地,过渡到前脚掌起跳,起跳腿充分蹬伸等技术要点。
(2)反复做6~8步助跑,起跳后成“腾空步”姿势,摆动腿单脚落入沙坑后,继续跑进的练习;要求起跳时顶头、提肩、立腰、送髋,两臂协调摆动,摆动腿积极向前,体会“腾空步”技术。
(3)结合确定“助跑标记”反复进行全程助跑练习。
(4)反复进行全程助跑接起跳的练习。要求助跑有力、节奏合理且相对稳定,起跳充分且起跳点相对准确,动作伸展,有幅度。
(5)在跑道上做连续起跳,成腾空步后,下放摆动腿落地的练习。
(6)8~10步助跑,做蹲踞式跳远练习,要求重点体会空中姿势。
(7)8~10步助跑,做蹲踞式跳远练习,重点体会落地技术;要求落地前小腿积极前伸,上体积极前倾,落地有缓冲。
10、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学以致用能力。引导学生重视运用已学知识对自己技术的学习进行分析,学会观察,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11、建议学生运用默诵与自我暗示法进行学习,如在做动作之前,先想一想自己如何跑,或者跑与跳如何结合等问题,默诵最后几步助跑的节奏,然后再去练习。
12、发展速度和弹跳力的练习。
跨步跳、单足跳练习。练习时应着重体会摆动动作的作用,体会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
各种方式的一般跳跃练习,如蛙跳、直腿跳、蹲跳起等,以及各种方式的助跑起跳练习和负重跳跃练习。做这些练习时,要注意跳跃的爆发式用力特点;注意单个跳跃动作间的连贯跳的次数。
(六)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助跑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助跑步点不准。
产生原因:开始助跑的姿势不固定;助跑加速不均勻,节奏和步长不稳定;气候、场地和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纠正方法:固定助跑的开始姿势,正确使用助跑标志;反复跑步点,在快跑中固定助跑的动作幅度、步频和节奏;在不同的气候和场地练习助跑,培养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2)助跑最后几步减速。
产生原因:步点不准,最后几步步长过大或过小;跑时上体后仰,臀部后“坐”和后蹬不充分等;怕犯规或跑快了跳不起来;急于做强有力的起跳;快跑中起跳的能力差。
纠正方法:技术上强调跑的动作要正确,跑的路线要正直,并反复体验跑步点;改进起跳技术,利用踏板提局起跳的效果。
2、起跳易犯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起跳腿蹬不直。
产生原因:起跳时髋没有积极前“送”;蹬伸用力开始太早或太晚;起跳腿落地太重,或落地时身体重心下降;动作不协调和力量素质差等。
纠正方法:做“送”髋练习。仰卧在垫子上,起跳脚垫髙30厘米,挺髋并带动摆动腿屈膝上举;减少起跳中的制动作用,提高向前用力的效果;做高重心的最后几步助跑和起跳练习;强调起跳瞬间上体向上提;做各种跳跃练习,改进动作的协调性和发展腿部力量。
(2)起跳方向不正。
产生原因:最后几步助跑的路线偏斜和起跳时身体侧摆动腿摆动方向不正;起跳中身体积极前移不够。
纠正方法:强调跑的直线性和向前的效果,按事先画好的直线,反复进行助跑和起跳;反复做起跳的模仿练习,强调头和躯干成一条直线;同上练习,强调摆腿要正,着地后要快速前移身体;做完整的跳远练习,强调跑过起跳板,或在俯角斜板上练习起跳。
(3)“制动式”起跳。
产生原因:对起跳技术缺乏正确的理解,盲目追求过高的腾空高度。
纠正方法:正确认识水平速度对提高跳远成绩的重要意义;强调起跳前保持跑的动作结构和起跳腿着地时的“扒”地动作;强调在快速助跑前提下起跳;在踏板上进行跳远练习,做低平腾空轨迹的跳远练习。
3、腾空易犯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腾空后身体前旋。
产生原因:起跳时低头、肩前冲,上体过于前倾;起跳时摆腿不积极,摆腿幅度小。
纠正方法:短、中距离助跑跳远,要求起跳时身体保持正直,目视前方;起跳后保持“腾空步”姿势,待身体腾越一定距离(如越过离跳板2米远的低横杆)后,再做落地动作。
4、落地易犯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着地时小腿前伸不够。
产生原因:着地前低头,上体前压,腰腹力量和下肢柔韧性差。
纠正方法:立定跳远,要求着地前小腿向前伸出;短程助跑跳远,着地前高抬大腿;发展腰腹肌力量和大腿后侧肌群、韧带的柔韧性。
(2)着地后臀部后坐。
产生原因:脚跟着地后,没有迅速屈膝前跪;着地后身体不积极前移;摆臂动作不正确。
纠正方法:做落地的模仿练习,强调及时屈膝、屈踝和向前“送”髋;立定跳远,强调在着地前将两臂摆向体后,着地后用力前摆,协助身体迅速移过支撑点。
(七)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是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爆发力的重要的练习方法,是跳远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内容,是身体素质测试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体育教学考核内容之一。
1、动作方法
(1)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蹬伸,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臂尽量往后摆。
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2)起跳腾空。两臂稍屈由后向前上方摆动,同时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跳起,并在空中充分展体。
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
(3)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
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屈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2、动作技术教学的几个步骤
(1)学习起跳前的上下肢预摆技术,发展上下肢的协调性及下肢力量。
要求做到两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放松摆动,与下肢配合协调;分别介绍四种预摆方法:直腿摆臂;腿屈伸摆臂;屈腿摆臂;前后展屈体摆臂。学生任选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练习;教法采用多次重复预摆、负重预摆、小幅度立定跳远、诱导性练习等。
(2)学习起跳蹬地技术,发展下肢爆发力量。
要求做到“两快”,即臂前摆与制动快,蹬地快;“三直”,即髋、膝、踝三关节伸直。起跳时,重心前移,放在前脚掌上,上体前倾,两臂由体后向前上方迅速摆出,迅速蹬地,完成起跳。此时身体已充分伸展开。教法采用向上跳、向前跳、跳深、立定跳远等。起跳蹬地是整个立定跳远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包括起跳角度、用力方向、摆臂路线、上体动作,它的合理运用直接影响到起跳效果。
(3)学习腾空技术,发展腹肌、髂腰肌及下肢爆发力量。
要求大腿紧贴身体。起跳后大腿上抬贴身体,两臂由前向后摆,团身紧。教法采用屈腿跳、原地双脚跳上80~100厘米高的跳箱、跳栏架、立定跳远等。
(4)学习落地技术,提高完整技术的动作质量,发展下肢爆发力。
要求重心低,小腿前伸。落地技术应在落地前就做好准备。此时应为团身紧,大小腿夹角大于90度,以脚跟先着地之后迅速下蹲缓冲,两臂前摆。教法采用向上轻跳迅速团身在空中全蹲,静止落下;全蹲向前伸小腿,再迅速还原成全蹲。
腾空和落地技术在教学时强调团身紧,重心低,小腿前伸目的就是延长空中身体向前运动的时间,使身体移动距离增大,以提高成绩。
3、易犯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
(1)屈膝,重心下降不准确,双臂后摆不到位。
产生原因:动作概念不清,预备姿势不准确。
纠正方法:讲清概念和要求,多练习预备姿势,注意屈膝程度,不能过高或过低,重心适度下降,拉开工作肌肉初长度,为蹬地做好充分准备。
(2)蹬伸和摆臂不协调,有“耸肩”现象。
产生原因:协调性差。
纠正方法:讲清动作要领,“蹬伸”与“摆臂”是同时做。多做预摆动作和进行一些其他能提高协调性的运动,也可以设计多种发展身体协调性的练习来培养上下肢动作协调能力。
(3)起跳前的垫跳动作。
产生原因:动作概念不清,过分强调起跳远度。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讲清在起跳时,不要有“投机”思想,以为“跨一步”起跳更远,那是立定跳远的违例动作,算一次跳远失败,不计成绩。多练习双脚同时用力向上起跳动作。
(4)蹬伸不充分,摆臂无力,身体不舒展。
产生原因:“蹬伸”概念不清楚,急于起跳,对摆臂作用没有正确认识。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清“蹬伸”的技术要求,体现“充分”蹬伸,要做到“快速蹬伸”,让学生明确起跳时的爆发性用力,充分、快速地蹬伸髓、膝、踝三关节尤其是踝关节的充分蹬伸,对快速起跳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要加强“蹬摆配合”练习,良好的摆臂动作对起跳有积极的作用。
(5)收腹举腿不积极,“坐”着跳的现象。
产生原因:收腹举腿力量差。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解示范收腹举腿的动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立定跳远动作的要领和方法,多做各种模仿练习、分解动作,强调放松、自然积极发展腿后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注意蹬伸后的身体“一直线”效果,增加腾空时间,强调落地前收腹举腿的速度和时机,体会动作的“展”和“收”的协调配合。可以多做仰卧起坐、悬垂举腿、原地收腹跳、踏板起跳等练习方法来培养学生空中收腹举腿的能力,掌握立定跳远的空中动作,以提高运动成绩。
(6)落地时上体后倒。
产生原因:小腿前伸过猛,或者没有正确处理力的惯性。
纠正方法:适当提髙起跳角度,或稍伸一下小腿,要注意落地缓冲过程和力的惯性作用,注意即时屈膝,从脚跟过渡到脚前掌。
(7)身体偏转,空中姿势不平衡。
产生原因:左右脚力量不均,观看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起跳动作随意。
纠正方法:锻炼双脚的爆发性用力;明确目标,起跳动作认真、不马虎;同学间不开玩笑。
(8)摆臂动作不准确,空中乱舞。
产生原因:摆臂动作没有用力和制动,没能更好控制手臂和利用摆臂力量来提高起跳的高度。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解,让学生多练蹬伸摆臂制动,强调摆臂制动的作用。
(9)看脚跟向后走。
产生原因:学生过分注重是否跳过已定目标,想自己确定一下而使身体后倾无法维持平衡导致后或向后退,影响真实成绩。
纠正方法:明确告诉学生落地后向前走,不要在跳的过程中看成绩,应学会跳后向前走再返回看成绩的好习惯。可以在学生跳之前,先在其目标处把原有痕迹擦掉,让学生返回后再看自己的足迹来判断自己的成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二章 田径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体育第二章 田径公开课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专项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七章 体操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指导思想,教学总体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手段,单元计划,安全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