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四章 篮球精品教案及反思
展开《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理念】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性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材分析】
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材内容价值与设计思路
(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材内容价值。通过体前变向运球技术动作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球的应变能力;由该技术动作衍生出的组合技术练习、集体配合,又可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和协调意识。
(2)本年级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材的设计思路。运球是个人摆脱防守和组织进攻的主要手段。在小学基础上,本年级选编了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作为教材,主要考虑原地运球和行进间直线运球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而且比较简单,而变向运球是篮球比赛中经常运用的基本技术,又非常实用。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运球的重要意义,努力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熟练掌握和运用运球技术,同时又要与传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牢记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对抗运动,既要靠娴熟的个人技术和技能技巧,又要靠集体的相互配合和协同作战才能取胜,从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教材搭配建议
学生在基本掌握体前变向运球技术之后,按照比赛实际需要,可以把所学的移动、传接球、投篮技术动作衔接,进行组合技术练习。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的运球练习,多以原地的拍球及游戏形式为主,初中阶段的运球技能学习以规范性为主,存在一定的枯燥性,但相比较而言,七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篮球运球基础与控球能力,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与兴趣动力。在教学中应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确定】
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特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
1. 学生能说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了解此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
2. 约80%的学生能初步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多数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跨步、侧肩、换手运球动作。
3.通过教学使学生提高从事和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
根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特点和学生的篮球技术基础,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为:变向换手,侧肩护球,拍球部位与落地点;难点为:观察场上情况,人与球的协调配合。
【教学策略】
1.导入部分:采用问题导入课题(问题:在篮球比赛中,当我们运球线路被对方阻截时,我们该怎么办?①停止运球②传球③突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热身与熟悉球性部分:第一环节采用绕场并、分队慢跑练习,提高了学生跑步的乐趣,同时分队后遇边线滑步练习,对前面学习的移动步伐进行了复习巩固。第二环节进行四脚传球游戏,不仅起到了热身的目的,还让学生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以及侧身跑技术进行了练习。第三环节熟悉球性练习,激发兴趣,为本课学习内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奠定了基础。
3.实践与提高部分:结合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由静到动,由慢到快,由分解到完整,由统一到分层次练习,再到统一(小组对抗),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思路,因此,在内容的布局上采用了原地“V”字体前换手运球(拍球部位与落点)——原地跨步侧身护球(分解动作)——原地跨步侧身护球(自主练习)——原地上一步体前变向换手练习(分解动作)——原地上一步体前变向换手练习(自主练习)——两人一组行进间运球3-4步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分层次练习(巩固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拓展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应用与拓展)。这样的设计与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
4.专项素质与体能练习:俯卧撑左右手互拨球练习、仰卧屈膝起身碰球、深蹲跳起碰球比高。
5.恢复部分:采用简单、松缓的拉伸方法进行放松运动。既达到放松目的,又愉悦身心。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学习法:先让学生们玩球,同学们使出浑身的解数,大胆想象,玩球花样层出不穷。给了学生以自由、自主的活动和想象空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展现,发展了学生个性。学生技术学习过程中自由结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讲解示范法:通过微课和老师正确的讲解示范,加深学生的印象,给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
3、评价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4、游戏法: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游戏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赛中练,进而达到提高技术动作和运用能力的目的。
5、激趣教学法: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兴趣绝对是最好的教师,体育课也不例外。本课引入了学生最感兴趣的篮球明星比赛剪辑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明白成为篮球明星的梦想需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篮球36个,标志物24个,多媒体设备一套
【教学预计】
估计本课的练习密度为45%,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
教学内容 |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 ||||||
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学生能说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了解此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约80%的学生能初步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多数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跨步、侧肩、换手运球动作。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提高从事和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
重、难点 | 教学重点:变向换手,侧肩护球,拍球部位与落地点 教学难点:观察场上情况,人与球的协调配合 | ||||||
课的 部分 次序 | 教学内容 | 时间 | 老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运动负荷
| ||
时间 | 次数 | 强度 | |||||
开 始 部 分 | 1.体育委员集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布置学习内容、提出练习目标、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 2’ | 1.检查装备
2.师生问好 3.讲解学习内容、目标、要求 4.安排见习生 要求:精神饱满 , 声音洪亮 | 1.精神饱满、队伍安静、整齐 2.师生问好 3.认真听教师讲解 4.按教师安排见习 要求:注意力集中,快、静、齐。
| 2’ | 1次 |
|
准
备
部
分 | 1.绕篮球场并队跑进热身
2、游戏:四角传球 要求:采用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按照游戏方法进行练习
3.球性练习 1)两手弹拨球
2)颈-腰-膝-胯下绕球练习
3)背后抛、接球,弹地转体接球 | 6’ | 1.讲解路线、方法、要求;在第二次分队后遇边线进行滑步练习
1.游戏方法及要求
方法:②传球给⑧,接⑧回传球再传给⑥,并跑向⑥队尾站立;⑧传球给②后,弧形跑至⑥前接球,然后传给⑤ 并跑向⑤的队尾;⑥传球给⑧后弧形跑至⑤前接球,然后传给②并跑向②的队尾,如此这样将练习循环下去。 2.积极参与到游戏中
1.带领学生熟悉球性
| 1.跑步热身,步伐整齐 要求:在第二次分队后遇边线进行滑步练习
1.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与要求 2.积极的完成游戏
1.随教师一起熟悉球性 要求:控制好球
|
2’
2’30
1’30 |
3圈
1轮
4*8拍2次
4*8拍2次
2次
| 中
中
中 |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
1.微课导入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讲解动作方法,组织练习。 |
13’
| 1.微课导入,利用动作图解正确讲解示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强调重点和难点;辅动作图解作提示,以便学生自学。
2.带领学生有节奏地集体练习变向换手动作。
3.带领学生集体练习及时跨步、侧身护球的动作。 要求:跨步及时,快速换手,侧身压肩护球,快速通过。 4.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微课)。
5.带领学生进行完整动作练习。 要求:换手、跨步、侧肩护球动作快速、连贯。 | 1.倾听、观看、观察、理解动作要领
2.散点:练习原地体前换手运球练习; 3.单手拍球2次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4.两人一组行进间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体会按拍球部位。
5.观看动作示范视频,听老师讲解,纠正错误动作。 6.散点:两人一组,以手臂为参照物体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转体探肩你、降低重心技术。 |
2’
2’
2’
3’
1’
3’ |
. 1次
2-3组
3-4组 |
中
中
|
2.分层次练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练习方法: 熟练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连续3次突破障碍物后做行进间单手投篮; 欠熟练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第一个障碍物后双手胸前传球给底线同学,底线同学接球后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通过四组障碍物后回到队伍尾部,依次循环练习。 | 7’ | 1.指导学生突破“变向换手后及时跨步、侧身护球”的难点。
2.根据掌握情况进行分层次分组练习。
3.微课讲解练习方法。
4.分组示范绕标志物练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方法。要求:动作连贯、协调。
5.分组、分层指导,鼓励学生相互学习、评价。 | 1.认真听老师讲解,熟记动作要点。
2.按照自己的掌握情况配合老师进行分组。 3.观看微课,熟记分组练习方法。
4.根据分组情况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微课视频中练习方法进行练习。
5.根据分层情况按不同的练习方法,运球绕标志物慢跑练学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6.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
1’
6’ |
1次
10-12次/人
|
中大
| |
3.巩固提高 (统一练习) | 12’ | 1.微课演示对抗练习方法(一攻一防,突破防守后投篮)。
2.评价、激励,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提高练习。 3.讲解对抗练习的方法、提出评价要求。 4.对抗练习结束后进行小组评价。 | 1.观看微课视频,了解对抗练习方法:利用体前变向运球突破防守后投篮; 2.积极参与评价,明确努力方向,提高练习; 3.倾听对抗规则、方法,积极体验。要求:用所学技术参与比赛 4.积极参加小组对抗,出谋划策,精诚协作,夺取胜利。 | 2’
10’
| 1次
5-7组 |
大
大
| |
4.专项素质练习: a俯卧撑左右手互拨球 b两人一组仰卧屈膝起身碰球 c深蹲跳起碰球比高 |
2’ | 1.讲解练习方法。 2.跟学生一同练习。 2.提出练习要求。 | 1.认真观看老师示范。 2.跟音乐随老师积极进行练习。
|
2’ |
1组
|
中 | |
结 束 部 分 | 1.放松练习 | 2’ | 1.讲解放松方法,带领学生进行放松。 2.放松方法:呼吸调整、肌肉拉伸放松。 | 1.听音乐随老师充分放松。
| 2’ | 1次 | 小 |
2.小结 | 1’ | 1.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2.结合练习讲评,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并尝试在比赛中运用,提出课后要求。 3.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 1.注意力集中,认真小结。
2.归还器材。 | 1’ | 1次 |
| |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篮球36个,标志物24个,多媒体设备一套 | 预测平均心率: 130-140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45% |
运动负荷预测曲线图:略
| |||||
课 后 反 思 | 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步骤清晰、简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出发,通过原地分解练习,到原地完整技术练习、行进间自主学练,然后根据接受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再到巩固、提高、拓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学生易于接受、掌握所学技术。每一个动作的练习都有方法、目标和要求,使学生学有参照,练有方法。大约80%的学生能初步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65%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跨步、侧肩、换手运球动作,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抗竞赛活动,既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又愉乐身心,激发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整堂课教学组织严密,学生练习的密度较大,运动负荷可能比预计的稍大,负荷曲线合理。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篮球基本功较差,对这部分学生还需加强辅导。 |
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四章 篮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四章 篮球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专项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体育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四章 篮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体育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四章 篮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体育第四章 篮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体育第四章 篮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效果预计,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