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1、理解本章知识网络,掌握算术平均数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灵活地应用。
2、理解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与区别,并根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用。
3、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极差。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极差的计算及应用。
难点: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的选取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1、知识网络:教材《知识结构》
表示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指标
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处理数据
加权平均数
平均数
中位数
众 数
极 差
方 差
标准差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合理选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用计算器求标准差
2、概括:
(1)数据对我们了解所考察的对象非常重要,但过多的数据有时反而让我们无法把握,这时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制作形象的统计图表,对这组数据形成一个整体印象;二是计算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以这几个指标概括这组数据.当然,不是在所有问题中这三个指标都有实际的意义,如果某个指标没意义,自然不必计算。
有了好的工具还要用得恰当,选取一组数据的代表要注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适用范围。
(2)对于给出的一组数据,可以通过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来反映数据的中心,与此同时,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求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方式来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极差计算方便,但只对极端值较为敏感;方差计算比较复杂,但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3)计算器和计算机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将我们从繁杂的计算和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
二、精典例题讲解
误区一:求中位数时不排序或偶数个数据不取平均数。
§.例1、已知数据1,6,3,15,4,8,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析:中位数是指把一组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位于最中间位置的数据,当数据个数是偶数个时,取最中间两数的平均数。
常见的错解:(1);(2)或.
错解分析:(1)没有把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2)偶数个数据不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而误认为是两个数值。
正确解法: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1,3,4,6,8,15,它的中位数为.
误区二:混淆数据与频数(权数或次数).
§.例2、某鞋店售货员一周内卖出的鞋如下表,求其众数。
解析: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或次数)最多的数据,对于给定数据以表格出现时,一定分清哪栏是数据,哪栏是频数。
常见的错解:众数为.
错解分析:没有真正读懂表格的含义,混淆了数据与频数,错误得到是众数。
正确解法:由表可知上栏是数据,下栏是频数,出现次,次数最多,因此众数为.
误区三: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
§.例3、(年泉州)小明和小华本学期都参加了次数学考试(总分均为分),数学老师想判断这位同学的数学成绩谁更稳定,在作统计分析时,老师需比较这两人次数学成绩的( )
、平均数 、方差 、众数 、中位数
解析:方差是判断一组数据是否稳定的一个量。
常见的错解:选择、、.
错解分析:没有真正理解特征数的意义,没有真正理解题意,混淆于平时感知而易错选.
正确解法:.
误区四:没有真正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M
x
N
x
P
x
Q
x
§.例4、如图所示是一个正在绘制的扇形统计图,整个圆表示某班参加体育活动的总人数,那么表示参加立定跳远训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的扇形是( )
、 、
、 、
解析:若判断占总人数的%位于哪个扇形区域,就必须理解人数百分比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即百分比乘等于圆心角的度数,那么%,的圆心角为,而、都小于,只有的圆心角大于.
常见的错解:选择、、.
错解分析:画扇形统计图时忽略或没有真正理解圆心角与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正确解法:.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同学们理解掌握全章知识结构,并能根据数据的特征及题意灵活地解决问题。
四、课外作业
1、教材 复习题组 组 售出鞋的尺码()
24
24.5
25
25.5
26
26.5
售出鞋的数量(双)
3
10
12
26
17
5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与测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结构,典型例题讲解,课堂小结,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第12章 整式的乘除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12章 整式的乘除综合与测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结构,讲解例题,巩固新知,课堂小结,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华师大版第11章 数的开方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华师大版第11章 数的开方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结构,讲解例题,巩固新知,课堂小结,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