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案:9.2严格执法+Word版含解析 学案 4 次下载
- 学案:9.1科学立法+Word版含解析 学案 4 次下载
- 学案:8.2法治政府+Word版含解析 学案 4 次下载
- 学案:8.1法治国家+Word版含解析 学案 4 次下载
- 学案:7.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Word版含解析 学案 5 次下载
高中政治思品法治社会学案设计
展开www.ks5u.com第三框 法治社会
学情展示·定方向
课标要求 | 1.法治社会的内涵。 2.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意义。 |
学习目标 | 1.以“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为议题,探究法治与生活、法治与道德的关系,认识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2.搜集相关资料,归纳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法治保障,展望人们在法治国家享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和优美环境的美好前景。 3.调研周围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有哪些并发表见解,如环保问题。可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活动,例如,组织以“法治在身边”为主题的演讲会。 |
素养坐标 |
课前预习·固基础
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 法治社会的内涵
1.法治社会是指__法律__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__社会治理__依法开展、__公共生活__和谐有序的社会。
2.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__实施法治__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3.__宪法__和__法律__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4.__社会纠纷__依法得到解决,__公平正义__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知识点二 建设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__全方位__、__长期性__的努力。
2.深入开展__法治宣传__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__法治意识__。
3.提高__社会治理法治化__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__各类社会主体__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__市民公约__、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4.建设完备的__法律服务__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__公共法律服务__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5.健全__社会矛盾纠纷__预防化解机制。强化__法律__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6.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__学法__、__信法__、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__各方利益关系__,有效化解__社会矛盾__,实现社会和谐。
预习自测
1.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的社会。
(2)法治社会建设与青少年无关,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提示:(1)错误。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是法治社会的一个方面, 还需要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
(2)错误。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2.简述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提示: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核心素养·提能力
建设法治社会
议 题
┃┃议题导引__■
材料一
材料二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平台功能有效发挥,服务网络设施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人民群众享有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日益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目标相适应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面覆盖、服务机制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优质高效、服务保障坚实有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法律服务的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法律服务成果基本实现。
[探究] (1)结合材料一说明法治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明,怎样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1)法治社会意味着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法治社会意味着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法治社会意味着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法治社会意味着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2)措施: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重点突破__■
1.法治社会的内涵
(1)法治社会是和人治社会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并且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
(2)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依照执政者的个人喜好以及亲疏关系来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公共事务。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具备精神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即具有法治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简约而言,法治的精神方面主要是指整个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坚决的支持,养成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且通过法律或司法程序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和民事等方面的纠纷的习惯和意识。在法治民主的社会中,法律和行政法规等由规范的民主程序产生和制订出来,并且其司法和执行过程通过规范的秩序受到全社会的公开监督。
2.法治社会的特点
(1)法律在社会系统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并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2)法治作为一种治国的基本规则,要求法律成为社会主体的普遍原则,不仅要求公民依法办事,更重要的在于制约和规范政治权力。所以,法治在政治上,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对政治权力的规制,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法律是否至上,特别是权力的运行有没有纳入法律设定的轨道,是区分法治与非法治的主要标志。要实现法治,立法机关就要依法立法,行政机关就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就要依法审判,执政党就要依法执政。
(3)法治强调的是“法律至上”的思想。法治思想的根源是民主,人民主权。是人民通过立法创造了法,法律旨在保护公民的自由。依法治国要求:一是对国家法不允许即为禁止,强调国家必须依法履行职能;二是对公民法不禁止即为允许,强调是保护公民的自由。法治强调法在调整各种关系中的正当性。
3.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法治与民主具有天然的联系,法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证。建设法治政府可以调和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冲突,从体制、机制、程序上规范民主、发展民主、保障民主,实现民主政治。
(2)有利于促进法制完备。法制完备首先是形式意义上的完备,即法律制度的类别齐全、规范系统、内在统一;其次是实质意义上的完备,即法律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需求。
(3)有利于严格公正司法。司法人员自觉用公正理念指导司法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树立司法权威,发扬司法民主,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法治作为文明的制度形态和秩序形态,不仅是文明丰富内涵的集中体现,也是文明成果的显著标志。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建设法治政府,就是建设文明社会。
4.全面认识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是指民间社会或市民社会的成员权利和权利行使法治化,以及私人领域事务治理和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务活动的规则化、法治化的社会状态。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比较,法治社会有如下特征:
(1)法治社会中的“法”既包括国家的法律制度,还包括社会道德、自治组织制定的规则和自我约定的契约等等。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中的“法”只限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及中共党内法规。
(2)法治社会的治理形式主要表现为自我治理,自治组织是常见的治理组织形式,公权力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属于非常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治理形式是对他治理、自我治理和受他治理的综合,公权力组织是治理和被治理的组织形式。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任务和目的之一在于对社会的有效治理,但在治理过程中为避免公权力的滥用,公权力及其组织必须自我治理,同时要接受其他公权力和其他组织的监督和制约。
(3)理想的法治社会应该是社会大众有强烈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和规则意识,自觉自愿参与社会自治组织、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够依“法”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同时对公权力有强大的制衡力。理想的法治社会必定是社会自我治理和公权力对社会有限治理的结果。
5.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的关系
(1)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其中,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三者共同构成全面依法治国的三根支柱,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就不完整,总目标就无法实现。
(2)建设法治国家是基本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
6.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和解是争议各方当事人约定互相让步或者一方让步,以解决双方的争执的活动,亦称和息。和解是当事人之间自愿协商,达成协议,没有第三者参加。
(2)调解是在第三者(可能是群众或者群众组织,也可能是人民法院)主持下进行的。
(3)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关进行裁决并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具有“准司法”性质,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4)诉讼是指当事人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处理。这是解决纠纷的最常见方式。纠纷经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调解书必须履行,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7.法律援助、司法救助
(1)法律援助,是指为了保证公民享有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完善社会法律保障制度,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当事人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制度。当事人因经济困难,符合受援条件,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获得免费的律师服务。
(2)司法救助,又称诉讼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中,通过对当事人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的救济措施,减轻或者免除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的负担。司法救助是保证其能够正常参加诉讼,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8.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1)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
(3)行政诉讼,是法院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方式,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
9.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关系
| 人民调解 | 行政调解 | 司法调解 | |
区 别 | 主体 不同 | 人民调解委员会 | 行政部门 | 人民法院 |
内容 不同 | 主要调解民间纠纷 | 主要调解具有行政管理隶属关系人的纠纷 | 主要调解诉讼过程中民事案件、行政赔偿案件、刑事自诉案件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及执行和解案件等 | |
性质 不同 | 非诉讼活动 | 诉讼外调解 | 一种诉讼活动 | |
联系 | 都是解决纠纷当事人的纷争的一种重要方式;采用的方法都是通过说服教育、宣传法律政策,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和解协议,消除纷争;适用的原则基本上都是“自愿原则”“合法原则”“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原则” |
┃┃典例示范__■
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与媒体平台结合,截至2019年6月共发布3 978条儿童失踪信息,找回儿童3 901名。“团圆”系统与媒体平台结合能够( C )
①发挥全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②完善社会治理模式,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③拓宽媒体参与实施政府职能的新路径
④把全媒体的传播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治理的相关知识。①表述错误,全媒体在社会治理中不起主导作用;③表述错误,媒体不能参与实施政府职能;材料说明“团圆”系统与媒体平台结合能够把全媒体的传播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有利于完善社会治理模式,提高社会治理效能,②④正确。
思维·建模
┃┃变式训练__■
《人民日报》曾指出,法治国家以法治社会为基础。法的施行有赖于全体人民和全社会的支持,国家法治化不能没有社会参与,不是脱离社会的法治化。这一观点对我们的启示是( D )
①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要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要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④公民要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自己的根本行为准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只强调了法治,未涉及以德治国,①不选。材料未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不选。“法的施行有赖于全体人民和全社会的支持”,说明要不断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③入选。材料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启示公民要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自己的根本行为准则,④符合题意。
知识回眸·关重点
[知识图谱]
[核心关注]
两个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三个主要表现:法治社会主要表现为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四个要求:建设法治社会,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法治社会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法治社会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法治社会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法治社会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