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人教版 河南南阳 化学质量检测试卷(5)
展开化学综合试题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6题,共60分)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O 16 N 14 Cl 35.5 K 39 Na 23 Ca 40 Fe 56 Mg 24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腐蚀 B、玻璃破碎 C、铁杵成针 D、酒精挥发
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A、震后灾区饮用水应消毒处理后才能饮用
B、日常生活中应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不挑食、不偏食
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
D、香烟的过滤嘴可滤除一些有害物质,故吸烟对人体无害
3.“我可喜欢吃虾了”,因为它们富含( )
A. 蛋白质 B.维生素 C.油脂 D.糖
4.今年世界各国频发地震。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①煮沸 ②消毒 ③过滤 ④自然沉降,合理处理的顺序是( )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5.在家庭中能做好多有趣的小实验。小江所做小实验中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燃烧的方法区别蚕丝和涤纶 B.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C.通过闻气味区别乙醇和水 D.用食醋区别蔗糖和食盐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品 B.压缩空气给轮胎充气
C.用石墨做铅笔芯 D.用氧气抢救病人
7.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其中钢属于( )
A.金属材料 B.硅酸盐材料
C.复合材料 D.有机高分子材料
8.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
C.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9.不少中小学生喜食油炸薯条。但是,油炸薯条易产生一种叫丙烯酰胺的致癌物,长期摄入易引发多种疾病,其结构为:,据此,不能推断出丙烯酰胺的( )
A.组成元素 B.密度、状态 C.化学式 D.相对分子质量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信息中,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的是( )
A.元素的原子结构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的原子序数 D.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且颜色变化正确的是( )
A.向有少量高锰酸钾粉末的试管中加水,所得溶液呈紫色
B.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红色
C.将烘烤过的木炭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 红棕色消失
D.红色的铜在潮湿的空气一段时间后,逐渐变绿
12.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中的KNO3 B、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C、用浓硫酸除去CO气体中的水蒸气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1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
aA+bB =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 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 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4.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 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5.下列关于某些营养物质的化学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淀粉遇加碘食盐溶液会变蓝
B.蛋白质遇重金属盐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在人体内能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
D.葡萄糖在植物体内可转化为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16.有些地区因大量焚烧秸秆,导致空气质量一度达到重度污染。下列有关处理秸秆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
B.秸秆腐烂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
C.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17.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硫酸铜精炼铜
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用食盐生产烧碱
1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 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 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19.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
则甲、乙、丙可能是( )
A. NaOH NaCl NaNO3 B.CO2 C6H12O6 H2O
C. CaO Ca(OH)2 CaCO3 D.H2O2 H2O O2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乙醇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B.洗洁精能除去餐具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C.淀粉、抽脂、蛋白质中均含有C、H、O、N等元素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建筑材料垃圾引起的污染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下表中。)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7分
21.(每空2分,共8分)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2010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为响应这一主题,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配合环保部门,定期对流经我市的某河水进行取样测试。请根据某日采集的水样回答以下问题:
(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的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_____;
①加热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冷却
(2)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所得到的液体,测得其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_____性;
(3)由上述数据分析,该河水的主要污染物可能是(填序号)______;
①带有酸臭味的城市生活污水 ②化工厂排放的污水
(4)为了保护河的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22.(每空2分,共8分)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前4个空每空2分,最后一空3分,共11分)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
①Fe + A → C + E; ②Fe + B → D + E 。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______, B______,C________。
(2)现有Fe和A、C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小刚想测定该混合物中C物质的质量分数,他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你认为,小刚的实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填“正确”或“ 不正确”) 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4分
24. (每空2分,共10分) 已知常用的强酸(盐酸、硫酸、硝酸)跟常用的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显中性。现将某蓝色晶体A溶入某一无色中性液体中,按下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
试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B、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B_______,C ________;
(2)若无色中性液体也是纯净物,则中性液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3)若无色中性液体是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其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4)写出有色液体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每空2分,共14分)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选用了家庭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品: 200ml的软透明塑料瓶、食品干燥剂、白醋、鸡蛋壳、紫罗兰花、锈铁钉、蒸馏水、纯碱、玻璃小杯。
【 问题 】白醋是否具有酸类的性质?
【查阅资料】
(1)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可表示为HAc, Ac—代表醋酸根;
(2)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3)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
(4)醋酸盐中除银盐和汞盐外都易溶解于水。
【探究与验证】(请你帮助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一 | 将白醋滴在紫罗兰花上 | 紫罗兰花变红 | 白醋的pH 7 |
二 | 将锈铁钉放在小玻璃杯中,加入白醋 | 刚开始时 ,一段时间后,有________。 | 1.白醋能与铁锈反应 2. |
三 | 向软塑料瓶中加入10ml白醋,将瓶捏扁,加入约5g鸡蛋壳,拧紧瓶盖 | 瓶中有气泡冒出,扁塑料瓶逐渐膨胀 | 白醋能与碳酸钙反应放出CO2 |
四 | 向白醋中加入纯碱 | 白醋中有气泡冒出 | 白醋能与碱反应 |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将干燥剂袋口打开一段时间后,袋中的白色颗粒粘在了一起,请写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2)上面“实验结论”中,错误的是(填实验序号) 。
(3)上述实验三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表中所述的相应结论,为此还需要补充相应的实验,写出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9分)
26.某班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 ml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4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3.8%的K2CO3 。溶液。滴入K2CO3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
所示: K2CO3溶液质量/g
求:
(1)所取40 ml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
(2)实验结束后,若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下表中。)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 案 | A | D | A | D | D | D | C | D | B | D | D | C | A | B | A | C | A | C | D | B |
二、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7分
21.(每空2分,共8分)
(1)② (2)碱 (3)② (4) ②④
22. (每空2分,共8分)
(1)
(2)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
(3) 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
(4)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
23.(前4个空每空2分,最后一空3分,共11分)
(1)CuSO4 H2SO4 Cu
(2)不正确 4.2g紫红色固体中包含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 或 4.2g紫红色固体不只是原来的C物质 或 4.2g紫红色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来C物质的质量。其它合理答案均可。没有文字说明不给分)
三、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4分
24. (每空2分,共10分)
(1)BaCl2 NaOH (2)H2O (3)NaCl
(4)CuCl2 + NaOH = = 2 NaCl +Cu(OH)2↓
25. (每空2分,,共14分)
实验序号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一 |
| < |
二 | 铁锈慢慢消失,溶液变为浅黄色,气泡冒出 | 白醋能与铁反应 |
(1)CaO+H2O = Ca(OH)2 (2)四 (3)CO2+Ca(OH)2=CaCO3↓+H2O
四、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9分。
26. 设40 mL溶液中所含HCl和CaCl2的质量分别为x、y,
K2CO3与HCl反应生成KCl的质量为m,K2CO3与CaCl2反应生成KCl的质量为n。
K2CO3 + 2HCl === 2KCl + H2O + CO2↑
138 73 149
10 g×13.8% X m
138:73 =10 g×13.8% :x
138:149 =10 g×13.8% :m m =1.49g
K2CO3 + CaCl2 === 2KCl + CaCO3↓
111 149 100
Y n 2g
111: 100 ==y:2g y==2.22g
111: 149 == n:2g n ==2.98g
剩余碳酸钾的质量 10 g×13.8%==1.38g
固体的质量为1.49 g+2.98 g+1.38 g + 2 g=7.85 g
答:40 mL溶液中所含HCl和CaCl2的质量分别为0.73 g、2.2 g,得到固体的质量为7.85 g。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7×1021个水分子,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 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试题 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 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试题 化学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