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优质ppt课件
展开1.取两个封闭的玻璃钟罩,在A中放入蜡烛;在B中放入植物和蜡烛,然后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2.观察A钟罩内蜡烛熄灭的时间为 ;而B钟罩内蜡烛熄灭的时间为 。
3.B钟罩内蜡烛燃烧所需的氧气来自于 。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
为了让 B 钟罩内蜡烛能较长时间地燃烧下去,在设置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玻璃钟罩的透光性好,装置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绿色植物生长茂盛,需绿叶较多,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
从上述实验结果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1、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2、在玻璃钟罩内存在氧循环
在以上实验的密闭小系统中,实现了氧的循环利用。那么,自然界中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自 1910年科学家开始测定大气中氧的含量以来,氧的含量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能说明了什么问题?
自然界中也存在着氧循环。
自然界中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氧循环的呢?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矿物质燃料的燃烧需要O2
动植物尸体分解需要O2
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什么?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的叶都掉光了,光合作用的能力大大下降。北方的人会有感觉缺氧吗?
即使北方的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可是地球的其他地方照样会有很多的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通过地球大气循环在全球进行气体环流。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有哪些途径?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燃烧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被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数量大致相等。
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这对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大幅升高,破坏自然界的碳平衡,带来温室效应等一系列巨大的自然灾害。
取 2只塑料杯,各装 1/2清水,在1只盛水的塑料杯上盖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放在太阳光下晒 1小时左右,然后分别测量水温:________ 的杯内的水温高。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所以水温较高。
太阳光能透过玻璃,使水面温度升高,
太阳光透过温室地玻璃后,会使室内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的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
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
冬季利用温室效应,使蔬菜具有合适的生长环境,增强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⑴海平面上升,直接淹没沿海城市和良田;
⑵破坏食物和淡水资源,以各种难以预测的方式传播疾病;
⑶气候反常,病虫害增加,粮食大幅度减产;
⑷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CO2)外,还包括水蒸气(H2O)、臭氧(O3 )、氧化亚氮(N2O)、甲烷(CH4 )、氢氟氯碳化物类、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统称为温室气体。
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 55%。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
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氢能、地热能等)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③保护森林、保护植被、禁止乱砍滥伐,植 树造林,利用森林蓄养水源,调节气温。
④控制地球人口激增。
森林的大量砍伐,会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产生什么影响?
森林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绿色植物群体,利用太阳能效率高。森林和地球上其他绿色植物一起是自然界碳、氧循环的基础。森林的破坏,森林面积的减少,必然会使自然界的氧、碳平衡遭到破坏。
你养过金鱼吗?你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的金鱼活得久一些?
3.鱼缸里养一些水草。
你知道养水草的作用吗?
金鱼呼吸需要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水草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因此在金鱼缸环境中进行氧循环。
水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1、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维持稳定,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着稳定的氧循环。以下对自然界氧循环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的呼吸作用在产生氧气B. 各种燃烧现象在消耗氧气C.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在产生氧气D. 绿色植物时刻都在产生氧气
2、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碳足迹就越大。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A.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B.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C.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3、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
4、如图显示了自然界中的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根据图中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哪些过程消耗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动物如何摄取植物中的碳元素?
(4)动物在哪一个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
(3)哪些过程可使绿色植物转化成二氧化碳?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2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优质ppt课件</a>,文件包含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x、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教学设计表格式doc、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学案含答案doc、小老鼠与蜡烛植物实验mp4、温室效应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课件pptx、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授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蜡烛会熄灭,使用增氧泵,放入水草等,氧的消耗,氧的产生,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