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数学 八年级(下册) 20.1.1 平均数的意义学案 20.1.2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8688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版 数学 八年级(下册) 20.1.1 平均数的意义学案 20.1.2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8688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版 数学 八年级(下册) 20.1.1 平均数的意义学案 20.1.2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8688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1. 平均数的意义优秀学案
展开20.1 平均数
1.平均数的意义
2.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学习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学会根据统计图、表计算平均数.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数据2、3、4、5、6、7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_.
一次数学测验,3名同学的数学成绩分别是60,80和100分,则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列式 :_________________;
算式中的分子、分母表示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平均数,请你回忆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一般地,我们把n个数x1,x2,x3, …,
x n的和与n的比,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记做,即=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一、探究过程
探究点1:平均数的意义及计算平均数
阅读教材P130~132,小组合作探究:
下表给出了某户居民全年的水费缴纳情况(每两个月计费一次),请你帮这户居民算一算:
平均每月花费了多少水费?
某户居民2010年水费缴纳统计表
例1植树节到了,某单位组织职工开展植树竞赛,图20.1.1反映的是植树量与人数之间
的关系.请根据图中信息计算:
(1)总共植树多少棵?
(2)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思考:1.植树总量、植树量的平均数和人数这三者之间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2.求平均数为什么不能这样计算:每个人的种树数量0、3、4、5、6、7、8棵的都有,所以平均的种树量为:(棵)?
例2丁丁所在的初二(1)班共有学生40人.图20.1.2是该校初二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分布情况.
(1) 请计算该校初二年级每班平均人数;
(2) 请计算各班学生人数,并绘制条形统计图.
思考:在你所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中画出一条代表平均人数40的水平线.图中代表各班人数的五个条形,有的位于这条线的上方,有的位于它的下方.想一想,水平线上方超出部分之和与下方不足部分之和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来源:]
【针对训练】1. 甲乙两所学校号召学生们向希望小学捐赠图书.已知甲校800名学生平均每人捐书4.5本;乙校学生比甲校少80人.如果要达到相同的捐书总量,那么乙校学生平均每人要捐书多少本?
例3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2,那么另一组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分析:平均数是将各个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得的,因此,我们可以先求出已知数据的总数,再找出另一组数据与它的联系,从而求解.
【针对训练】2. 如果一组数据x1,x2,x3,x4的平均数是,那么另一组数据x1,x2+1,x3+2,x4+3的平均数是( )
A. B. +1 C. +1. 5 D. +6
探究点2: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1.以课本第130页中某户居民2010年全年水费这组数据为例,用计算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按键顺序:
.
你还可以根据计算器使用说明书动手试一试,怎样修改已经输入的数据,怎样简便地输入多个相同数据.
【针对训练】3. 用计算器计算数据13.49,13.53,14.07,13.51,13.84,13.98,14.67,14.80,14.61,14.60,14.41,14.31,14.38,14.02,14.17的平均数约为( )
二、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小明本学期的5次数学测验成绩分别是75,78,82,85,90,则小明这5次测验的平均分是 .
2.已知下面的一组数据:1,7,10,8,x,6,0,3,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x等于( )
A、6 B、5 C、4 D、3
3.要了解某地农民用电情况,抽查了部分农民在一个月中的用电情况,其中用电15度的有3户,用电20度的有5户,用电30度的有7户,那么平均每户用电 ( )
A. 23.7度 B. 21.6度 C. 20度 D. 5.416度
4.某校在“书香满校园”的读书活动期间,学生会组织了一次捐书活动.如图(1)是学生捐图书给图书馆的条形图,图(2)是该学校学生人数的比例分布图,已知该校学生共有1000人.
(1)该校学生总共捐图书多少本?
(2)该校学生平均每人捐图书多少本?
人均捐图
书数(本)
6
4
2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年级
图(1)
七年级
八年级
35%
九年级
30%
图(2)
5.某校举行黑板报评比,由参加评比的10个班各派一名同学担任评委,每个班的黑板报得分取各个评委所给分值的平均数,下面是各评委给八年级(6)班黑板报的分数:
(1)该班的黑板报的得分是多少?此得分能否反映其设计水平?
(2)在这10个评委中,你认为哪几号评委给出了异常分?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1. 4.5 2. 分子表示学生的总成绩,分母表示学生的总人数
3.
合作探究
一、探究过程
探究点1:
解:(50.60+34.60+41.40+46.00+39.20+27.60)÷12=19.95(元).
答:平均每月花费了水费19.95元.
例1 解:(1)3×8+1×4+10×5+8×6+3×7+1×8=155(棵).
答:总共植树155棵.
(2)155÷(8+1+10+8+3+1)=5(棵).
答:平均每人植树5棵.
例2 解:(1)40÷20%÷5=40(人). 答:初二年级平均每班40人.
(2) (2)班:200×23%=46(人);(3)班:200×22%=44(人);
(4)班:200×17%=34(人);(5)班:200×18%=36(人);
统计图如图所示:
思考:水平线上方超出部分之和与下方不足部分之和相等.
【针对训练】1.解:800×4.5÷(800-80)=5(本).
答:乙校学生平均每人要捐书5本.
例3 解:因为=12,所以=60.
所以===15.
【针对训练】2. C
探究点2:
1. (1)开机,打开计算器;(2)菜单 2 1,启动“单变量统计”计算功能;
(3)50.60 = 34.60 = 41.40 = 46.00 = 39.20 = 27.60 = AC ,输入所有数据;(4)OPTN 2 ,即可获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39.9.
【针对训练】3. B
二、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 82 2. B 3. A
4.(1) 九年级:1000×30%=300(人), 八年级:1000×35%=350(人), 七年级:1000-300-350=350(人),350×2+350×6+300×4=4000(本).
答:该校学生总共捐图书4000本.
(2)4000÷1000=4(本).
答:该校学生平均每人捐图书4本.
5. (1)(8.2+8.5+8.4+8.6+6.2+10+8.4+8.6+8.5+8.2)÷10=8.36(分)
答:该班的黑板报的得分是8.36分,能反映其设计水平.
(2) 5号和6号评委给出了异常分.
月份
2
4
6
8
10
12
水费(元)
50.60
34.60
41.40
46.00
39.20
27.60
A.14.15
B.14.16
C.14.17
D.14.20
平均数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 …, xn,我们把 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评委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评分
8.2
8.5
8.4
8.6
6.2
10
8.4
8.6
8.5
8.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预习导航,新知探究,精练反馈,学习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预习导航,新知探究,精练反馈,学习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