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本册综合教案及反思,共14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1课时,42?7=,个小格,80秒=分秒,2课时,三、完成P34-35的练一练,2,最大的三位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第一单元:除法
单元的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上册中学习了表内的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以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引入,通过分苹果等活动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竖式的抽象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主动探索试商的方法,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经历分苹果等的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过程与方法: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单元重难点:
1.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意义。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
单元课时:8课时
内容 建议课时数
分苹果 1课时
分橘子 1课时
分草莓 1课时
租船 1课时
派车 1课时
1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练习一 1课时
练习课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分苹果
教学内容:课本P2~P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圈一圈,分一分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并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与同学密切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
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苹果图片、小棒、挂图、写着题目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直接写出得数:
12?3, 4×4, 6×9, 5×9,5,
8?8, 16,5, 28?7, 6×5,6,
9×3, 48,12, 48?8, 54?6,
9×7, 72?9, 18,6, 20?5,5,
二、设疑自探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苹果吗,今天这节课啊,老师带来了很多苹果,我们一起来做分苹果的游戏,我们要通过分苹果的游戏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果我们的问题能圆满解决,老师就把这些苹果奖励给大家吃,你们有没有兴趣参加呢,大家加油吧~
(二)学生设疑
1.引导学生看课本2页的图,掌握图中所给的数学信息。
2.学生根据所给数学信息自主设疑,教师整理归纳。
(1)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2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2)每盘6个苹果,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三、解疑合探
合探一:小组合作分一分苹果图片: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1. 操作演示:指名小组代表上台操作演示实物苹果,边演示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2(师:怎么样列式计算呢,我们以前计算加法、减法、乘法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大家想想,除法能不能用竖式来计算呢,怎样算,
3(小组讨论:除法竖式应该怎么写,板书:竖式。
4(师尝试引导学生表述除法竖式中的每一步做所表示的含义:被除数20表示什么,另一个20怎么来的,0表示什么意思 ,
5(练一练:完成第2页中的“试一试”,生试做,指名四个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合探二:小组合作再分一分:每盘6个苹果,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1.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演示,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和前面比一比,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生:每盘6个,3盘共18个,还剩3个。
生:前面的苹果刚好分完,这次的没有分完,还剩下2个。
2.师小结:像这样平均分以后还有剩余的除法我们就叫它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3.学生质疑:20个苹果分了3盘,还剩2个,我们该怎么列式表示呢,引导学生列式:20?6=3(盘)„„2(个)
4.讨论:竖式怎么算呢,
5.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前面的竖式一步一步列出竖式,边写边表述除法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6.师小结:上一题,一个都没有剩下,竖式的末尾就写“0”,现在我们还剩下2个,竖式末尾写几个呢,我们给剩下的数“2”起个名字,叫做“余数”。板书。
7.引导学生指着竖式一步步尝试表述:20个苹果,每盘放6个,分掉了18个,还剩2个。
四、质疑再探
学生质疑:怎么样试商能使我们计算的又对又快呢,
1.引导学生观察并反馈:做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商大了就不够分了,商小了,还没有分完,都不可取。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试商的时候我们要想几和除数最接近被除数并且小于被除数,我们就商几。
3.学生观察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4.师引导小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板书: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五、运用拓展
3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引导学生自编练习题如,练一练:
14?4= 20?7=
10?3= 12?5=
六、全课总结
1(本节课解决了几个数学问题,
2(评价本节课教学得失。
3(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表现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七、作业设计
1(课本第4页练一练1、2题(必做题)。
2(选做作业优化设计中的习题(选做题)。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题:分橘子(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算法) 教学内容:书P3 ~P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
一定要比除数小。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橘子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余数的概念,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橘子、盘子、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4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3= 7×3= 6×3= 7×9= 50-5×6=
7×6= 4×4= 7×5= 8×4= 12+3×4=
5×8= 4+3= 9×2= 2×5= 8+4×3=
4×6= 6×6= 5×5= 8×7= 6×4-12=
2×7= 4×7= 2×9= 8×9= 15+3×5=
二、设疑自探
(一)导入
师:请大家猜一猜,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橘子)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橘子,(14个),这里还有4个盘子,根据老师所给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二)学生设疑
如果每盘放4个橘子,14个可以放几盘,
三、解疑合探
1(想一想、算一算。
师:14个橘子,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14?4=3(盘)„„2(个)也可以列竖式计算。
3(同桌互动,同桌相互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义。
先写“厂”,表示除号,把要分的14个橘子,也就是被除数写在“厂”的里面。把每盘的橘子数4,也就是除数写在“厂”的左边。写好后,按下面的步骤用竖式计算。
4.小结算法:
一商:14除以4,商是几,写在哪,根据乘法口诀求商,商是3,相同数位对齐,即商与被除数14的个位对齐。
二乘:商与除数相乘的积加上剩下的2个是橘子总数,4×3+2=14,把12写在被除数14的下面,相同数位对齐。
三减:每盘放4个,放3盘分走12个,从总数14里减去分走的12,还剩2个,14-12=2,画上横线对着个位写2。看竖式说一说每部分表示什么,
四、质疑再探
如果把这14个橘子,每盘放5个呢,怎样列式,怎样用竖式表示,
1.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橘子分一分。
2.汇报分的结果。
3.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习惯上,写完竖式再填横式,在等号后面写商,为把商和余数区分开,在商的后面写6个点,再写余数,在竖式下面写答。
4.交待写法,指名余数及单位名称的写法。
5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4?5=2(盘)„„4(个)
5.通过动手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
五、运用拓展
1.完成想一想,算一算。
比较四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相同,除数不同,
商不同)。
2.学生自编练习题。
六、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计算你懂得了什么,
2.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相互激励。
七、作业设计
课本第四页练一练3、4题。(必做题)
八、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课题:分草莓
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经验。
过程与方法: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的数学情境,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草莓挂图、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6,2×7, 3×8×8, 9×5×5, 6?2,2,
6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9,6×6, 5×70?10, 4×7×7, 45,91,29,
4×3,0, 73,24?3, 46,91,80, 71,9,48, 12?4,2, 60?6,7, 30?10,1, 32?2?2, 二、设疑自探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草莓)对,一共有55个草莓。
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二)学生据题设疑,教师归纳。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三、解疑合探
1( 想一想。说一说。先利用以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 看图说图意。
(2) 指名汇报。
(3) 怎样列式,
(4) 估一估,每盘放几个,你是怎样估计的, 2( 试一试,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 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
(2) 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 (3) 议一议:为什么商是6,
四、质疑再探
怎样试商既快又准,
1.学生小组讨论学习。
2.指名各组派代表交流反馈。
3.学生依据反馈结果总结概括。
4.教师小结:试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
又比被除数小。
五、运用拓展
1(试一试。
完成第5页的试一试。
2.学生仿照以上习题自编练习题。
六、全课总结
1.学生对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
2.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作业设计
1(练一练
完成第6页的第3、4、5题。(必做题)
2(完成第6页的第1题、第2题。(选做题)
7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八(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课题:租船
教学内容:书P7 ~P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解决实际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解决有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余数的“取舍”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54?6= 20?4= 4×9?6= 21?3= 3×6= 9?3= 90-45= 24?4= 15?5= 27?9= 9×9= 72?9= 3×4?2= 36?4= 5?5= 56+41= 56?7= 16?2= 42?6= 18?2= 5×1= 45-39= 3×6?3= 24?6= 56?7= 二、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你们喜欢到哪里去玩,五泉山园去玩过吗,你们最喜欢玩什么呢,
(生说)今天笑笑他们班也出去玩,我们去看看他们玩什么, (二)、进入“租船”情境,进行探究活动。
1、呈现情境
出示“租船”主题图。师:“原来笑笑他们班的同学来划船,看,他们
来了,可以他们遇到了一点小问题,同学们能帮助他们解决吗,” 2.学生根据主题图设疑:
8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21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2) 10元钱最多能划几时,
三、解疑合探
(一)合探问题一:21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1(学生先在图中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每条船限乘4人。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集体汇报。
学生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 21?4=5(条)„„1(人)
5+1=6(条)
?4×5=20(人)
5+1=6(条)
2.教师将除法作为重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21?4=5(条)„„1(人)
?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这与“把21人每4人分成1组,求分成了几
组,”或“21里面有几个4”。
?余数1表示什么,表示有5条船上满载了,每船4人。 ?余数1表示什么,表示剩下1人,剩下1人应该怎么办,还要加一条
船。
?最后结果是要租几条船,5+1=6(条)
3.你认为怎么样安排比较合理,
学生拿出小棒摆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分配方案,集体交流。 (二)合探问题二:10元钱最多能划几时,
1.思考讨论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什么信息,
?怎么样列出算式解答,
?最后结果怎么样,
2.集体交流
?还需要“每条船每时租金3元”这个信息。
?10元里面有几个3元,就能划几时,可以用除法算10 ?3=3„„(元)1 ?最后结果是“最多划3时”,因为余下的1元就不够再划1时了。 四、质疑再探
通过以上对“租船”问题的探究,你有什么发现或体会, 1.学生思考,交流反馈。
2.师小结: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很有趣,有时余数可以舍去,最后结果
就是商,有时候余数还要考虑进来,最后的结果应该+1,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决定的。
五、运用拓展
1(()里最大能填几
9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 )×6 , 41 4 ×( ),26 5 × ( ), 39 ( )×8 ,51 ( ) × 9 , 60 7 ×( ),31 2(学生自编练习题。
六、全课总结
1.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七、作业设计
1(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第8页的第1、2、5题,再集体汇报。(必做题) 2(完成课本第8页练一练第3、4题。(选做题)
八、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课题:派车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和
倾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
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在多样信息中进行有序表述。 教学重点:
能依照某种信息思考,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在多样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1.小字簿纸每生一张
2.课前与学生聊聊出去旅游做的车有哪些类型
教学过程:
10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一、基本练习
7×7= 38+56= 39-20= 2×2= 4×5= 12+49= 4×6= 71-34= 3×3= 47+23= 2×8= 63+28= 7×3= 9×2= 6+30= 34+58= 7×9= 29+53= 5×3= 2×4= 41-39= 8×7= 79-26= 5×9= 57-39= 二、设疑自探
(一)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小明的舅舅准备带领一个旅游团去云南旅行,由于很远的路程,因此要
坐飞机,再坐飞机之前还有一段路程,于是准备坐车前往飞机场。请你根据
场景中的信息,想一想该怎样派车呢,板书:派车
(二)学生自主设疑,教师出示自探提示:
1.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2.可以怎样派车,
3.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三、解疑合探
1(引导学生观察本题的情境图,理解图意,找出必要的信息。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有25人要乘车,小汽
车限乘3人,面包车限乘8人)
2(再让学生独立思考:
(1)可以怎样派车,
(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3(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集体交流时,教师要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如第(1)小题解决方法有: (1)派4辆面包车;
(2)派3辆面包车,1辆小汽车;
(3)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4)派1辆面包车,6辆小汽车;
(5)派9辆小汽车。
以上五种派车方案学生只要说出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四、质疑再探
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好,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道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
法。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如:要想派车辆数少一些,便于管理,而且每辆车坐得宽敞些,就
派4辆面包车;要求没有空座,就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
五、运用拓展
11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学生完成巩固练习:第9页“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
正。
2.鼓励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小字簿纸自编练习题。
六、全课总结
1(鼓励学生在众多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思考方式。能有顺序地比较全面的想问题,用
上表格能让各种方案很清晰地表示出来。
3.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设计
1(完成配套练习相关的内容。(必做题)
2(选作作业优化设计中的习题。(选做题)
八、板书设计
第六课时
课题:练习一
教学内容:书P10 ~P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
过程与方法: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余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第1题,( )里最大能填几
(1)先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说一说自己准备如何解答这道题
12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2)学生按要求自己完成题目。
(3)请学生汇报交流。
2(第2题(除法的竖式计算)
(1)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其他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集体汇报交流。
3(第3题用竖式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同学相互检查,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3)全班汇报交流。找一个学生在班内说说答案,全体师生共同判断。
二、综合练习。
1(第4、5小题
(1)先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然后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且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 (3)汇报总结,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 2(让学生独立完成第6、7、8题,小组交流汇报。 三、课堂总结
1(说说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请跟同桌说一说。 2(在练习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可以和老师说。
四、作业设计
1(课本第10页1、3题。(必做题)
2(选做作业优化设计中的习题。(选做题)
第七、八课时
练习课
一、填空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6×7=( ) 9×4=( ) 42?7=( ) ( )×( )=24 ( )×7=14 4×8=( ) 28?4=( ) ( )?( )=8 27?9=( ) 5×( )=35 ( )×7=63 ( )?7=8 24?6=( ) 12?2= ( ) 36?6=( ) 48?( )=6 2(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一节数学课用时40( )。
爸爸一天上班8( )。
小明的脉搏70下用1( )。
点点跑100米用了3( )。
吃一顿饭的时间大约是20( )。
看一场电影大约是2( )。
3(钟面上有 ( ) 个大格,( ) 个小格。
13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时针走1大格是 ( ) 时。
分针走1小格是 ( )分,走1大格是 ( ) 分。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 ( ) 圈。
4(从9:30到10:30,经过了( )时。
从5时到10时经过了( )时。
从7:10到8点,经过了( )分。
学校春游,7:30出发,路上用了1时20分,( : )到达。 5( 1分=( )秒 1时=( )分
90分=( )时( )分 80秒=( )分( )秒 1分10秒=( )秒 78分=( )时( )分 63秒=( )分( )秒 1时8分=( )分 70分=( )时( )分 100分=( )时( )分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2?3, 4×4, 6×9, 5×9,5, 8?8, 16,5, 28?7, 6×5,6, 9×3, 48,12, 48?8, 54?6, 9×7, 72?9, 18,6, 20?5,5, 2(列竖式计算。
40 ? 8= 55? 7= 80 ? 9= 44 ? 6= 100-56= 80-34= 77+19= 56 ? 7= 三、 文字叙述题
9的4倍是多少?
9除以3,商是多少?
除数是9,被除数是54,商是多少?
72里面有几个8?
把63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
24是8的几倍?
80减去8乘6的积,差是多少,
20加上25除以5的商,和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
1(有17个萝卜,每个兔子分5个,有3只兔子,够不够分, 2(商店里有水彩笔,每盒4元,买6盒需要多少钱, 3(32个茶杯,每6个装一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4(小红买了5枝笔共花40元,小明买的笔每枝6元。谁买的笔便宜,
每枝便宜多少钱,
5(每盘放4个橘子,30个橘子至少需要几盘子, 6(22个橘子,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还剩几个,
14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7(王芳的作业本上得了9朵小红花,正好是小红的一半,小红得了几
朵红花,
8(一条小船限乘4人,30个人至少需要多少条这样的小船,
9(看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
跳绳 玩具汽车 洋娃娃
每根2元 每辆8元 每个6元
(1)买一辆玩具汽车和6根跳绳一共需要多少钱,
(2)小明带了20元钱,买3个洋娃娃找回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5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
步有括号式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四则运算的实际应用。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等相关规定的合理性,从而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小熊购物”“买鲜花”“过河”等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运算顺序
当一个算式中有两步计算时,就需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运算。可以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单元重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运用加、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掌握“先乘除,后加减”及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课时数:6课时。
16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数
小熊购物 1课时
买鲜花 1课时
练习二 2课时
过河 1课时
练习三 1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课本P12 ~ 13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小熊购物的具体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 、基本训练
12?2= 42?6= 24?3= 2×6= 6×6= 25?5=
12?4= 3×3= 15?5= 33,9= 18?3= 8,72=
3×6= 42,5= 20?5= 50,7= 10?5= 26,7=
9?3= 18,6= 30?5= 20,4= 5,67= 2×5=
二、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景,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胖胖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胖胖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劲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二)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三)学生据图设疑,教师整理归纳。
17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2. 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3.小熊胖胖要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多少元?
三、解疑合探
1.生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解疑问题1。 2.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散思维,解决问题2.
3.小熊胖胖要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多少元?熊妈妈有20元钱,买
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引导学生帮它们算一算。
(1)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2)说一说有加、减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让学生充分说一说自
己的想法。
(3)学生讨论交流脱式计算的方法,教师总结归纳脱式计算的格式及
方法。
四、质疑再探
1. 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找回多少钱,
2. 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1)学生试着做一做。
(2)小组议一议。
(3)说一说。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进一步掌握运算
顺序
五、运用拓展
1(完成试一试的第(1)、(2)、(3)题,(引导学生先认真观察,然后
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并说一说运算顺序,最后再计算)。 2.鼓励学生自编有价值的数学练习题。
六、全课总结。
教师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七、作业设计
1(完成配套练习相对应的内容。(必做题)
2(选做作业优化设计中的习题。(选做题)
八、板书设计
18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买鲜花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4页《买鲜花》及“试一试”,“练一练”中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题。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
过程与方法:结合花店买花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抽象出有关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除加、除减知识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题 。
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练习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
15?3 7×7 54?9 21?3
8,20 5,19 8?8 1×1,8
2.计算
43+6×8 70-5×7
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瞧,小刺猬鲜花店开张啦。(出示教材14页情景图)
(二)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找出一些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简单的问题,让其他的同学当小老师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1.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2.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
三、解疑合探
19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合探一: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要解决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一枝康乃馨的价钱和一枝玫瑰花的价钱。)
2.请4人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算一算、并写在练习本上。
3.汇报交流:有两种方法:
(1) 5,24?8 (2)24?8=3(元)
=5,3 5-3=2(元)
=2(元)
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4.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重点从意义上来说)
合探二: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
1.要解决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让同学们认真思考自己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1)8?4+4 (2)8?4=2(元) (3)4+8?4
= 2+4 2+4=6(元) =4+2
= 6(元) =6(元)
2.针对1、3种方法让学生交流: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除法,又有加法,我们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3.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四、质疑再探
引导学生针对自己不懂得问题大胆质疑,集体解疑。
五、运用拓展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1) 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计算。
(3) 小组交流: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同桌交流每道题的图意,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订正。
3.森林医生:说说每道算式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六、全课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的如何,
七、作业设计:
1(完成课本P.15练一练第4题。(必做题)
2(选做作业优化设计中的习题。(选做题)
20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八、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课题:练习二(一)
教学内容:P16 ~ 17 练习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除加、
除减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
系,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使熟练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指导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25+41= 56?7×6= 14?2= 35?5= 63+24= 9×2= 36?6= 9×5= 35?7= 27?3= 4?4= 56?8×9= 36?9= 42?7= 12?3= 5×9= 20?4= 5×7= 9×8= 18?3= 二、谈话引入课题
板书: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练习课
三、指导练习
1.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练习,再集体订正。 2.第2题。
(1)帮助学生理解图意,指名学生说说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明确问题。
(2)学生反馈。(这是一幅开“家长会”的情境图,单人椅有34把,
21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每把可以坐1人,双人椅有8把,每把可坐2人,要求一共能坐多少人,)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第3题。
(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及时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明确数学问题。 (2)鼓励学生根据题意列示。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4.第4题。
(1)学生看图理解题意,获取必要的数学信息。
(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图中“5个人”也是解决问题的一条信息。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从本节课我们所做的这几道中,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总结算法。
3.师归纳: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乘除
法,再算加减法。
五、作业设计
1(完成配套练习册上的相关内容。(必做题)
2(选做作业优化设计中的习题。(选做题)
第四课时
课题:练习二(二)
教学内容:P17 ~ 18 练习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除加、
除减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
切联系,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
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使熟练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式题混合运算算理。 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指导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8×9+7= 28?4-5= 12+9×1= 8?1×8=
3×6+5= 19-28?7= 15+4?8= 3×9-18=
20?5+8= 4×1+12= 15-12?3= 7+4×9=
22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81?9-5= 5×7-20= 25+41-18= 17+14?7= 二、谈话导入新课
三、指导练习
1.完成第5题
(1)学生看图,获取数学信息,明确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交流反馈。
(3)总结算法:
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 12?6=2(元) 3,2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解法二: 3×6=18(元) 18,12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解法三: 12?3=4(元) 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
答:每瓶便宜1元。
2.完成第6题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独立思考有什么规律。
(2)然后小组讨论,再订正。
3.完成第7题
(1)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然后独立练习,再订正。
4.完成第8题
(1)指名学生说说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以及竖式中除号的写法。 (2)引导列竖式进行计算,准确确定商的位置。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试商的时候我们要想几和除数最接近被除数
并且小于被除数,我们就商几,计算的结果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5.完成第9题
先审题,指名说说错在哪里,再让学生改错。(可指名板演) 四、“数学万花筒”,画一画,填一填。
五、全课总结
1.评价自我及同学的表现。
2.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设计
1(完成配套练习相关内容。(必做题)
2(选做作业优化设计中的习题。(选做题)
第五课时
23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课题:过河(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过河”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情境让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40-36?4,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 计算
32-8?8 20+16?4 30-4×5
二、设疑自探
1.创设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去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出示五张春天的美景)
师:春天到了,小草钻出了地面,树儿换上了新装,到处都开满了鲜花,春天的景色多美啊~这时候正是春游的好季节。今天,希望小学的同学们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你们看,他们来到了哪里,(河边)你知道,他们想干什么,(过河)
板书:过河
2.学生据图设疑,教师总结提炼出重要问题。
(1)郊游的学生中男生有29人,女生有25人,每条船上限乘客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
(2)怎样列式,哪种算式较简便,
三、解疑合探
24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 学生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教师根据学生的算式板书: 29+25=54(人),54?9=6(条)。 2.教师引疑: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怎么写?
(学生写后)板书:29+25?9
3.讨论:这样写对吗?本题关键是先算什么?
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4.怎样才能让加法先算呢,请大家想想办法。
介绍新的朋友——小括号“( )”,请它来帮忙,它就像雷锋一样乐于
助人。
5.修改算式,写出解答过程
(29+25)?9 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至少需要6条船
6(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编儿歌:小括号是雷锋,帮助加减好朋友。
四、质疑再探
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集体解疑。
五、运用拓展
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读读算式,再算一算。
24+16?8 (24+16)?8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
有小括号,表示先算,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
2.学生自编练习题,如:
(1)比较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16-8×2 (6-8)×2
(2)1支钢笔8元,1支画笔7元,小华用50元买1支钢笔后,剩下
的钱还可以买几支画笔,
(3)有23个苹果,吃了3个后,剩下的苹果每5个放一盘,还可以放
几盘,
六、全课总结
1.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2(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本领,在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七、作业设计
1(学生独立完成P19“做一做”(必做题)
2(完成P20 “练习三”的第1题。(选做题)
八、板书设计:
25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过 河(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9+24=54(人)
54?9=6 (条) 合成一个算式 29+25?9
这样算对吗,
请小括号“()”来帮忙。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9+25)?9
=54?9
=6(条)
答:至少需要6条船
第六课时
课题:练习三
教学内容:P20 ~ 21 练习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
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
的运算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
的作用。
教学方法:
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学生每四人准备1副扑克牌,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 怎样,(指名口答)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8—9×2 31+24?8 (24+16)?8
3.说明本节课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第2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6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上小括号。
(3)集体订正。
2.第3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指导提问。
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根据这个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小组交流合作)
3.第4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质疑:要求每行多少人,必须知道什么, (3)学生独立解答,交流反馈。
分步列式: 24+29+28=81(人) 81?9=9(人) 综合算式: (24+29+28)?9
=81?9
=9(人) 答:每行9人。 4. 第5题
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让6学生板演,全班齐练。 5.第6题
对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6.第7题
可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结果。
7.数学游戏:“24点”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扑克牌进行游戏,游戏前教师说清游戏规则,然后
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运用拓展
引导学生自编练习题,如:
思考题。
1(想一想,怎样算。
(55-50)×(6+3)
2(把以下的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
23+5=28 28?4=7
四、全课总结
1(评价自我及同学的表现。
2(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27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课本第21页练习三第5题。(必做题)
2(判断。(选做题)
(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
(2)(8+6)×7与8+6×7都要先算乘法。 ( )
(3)81加6乘6的积,列式为:(81+6)×6。 ( )
(4)5×(36-29)读作:5乘36减29。( )
28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的路线图。
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已经能正确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了,因此教学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以往教学中不被重视,实际上,学好它们不仅对学生日常生活很有帮助,而且为学生后续学习“直角坐标”“极坐标”“力学”等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辨认方向。
2.利用学生熟悉的路线加深对方向的体验。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西、南、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结合本地的情况,认识简单的路线,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单元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难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根据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课时划分:5课时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数
辨认方向 1课时
辨认方向练习课 1课时
认识路线 1课时
练习四 2课时
第一课时
29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课题:辨认方向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P22 “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给定一个方向,引导学生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难点:用所学的方向词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方向板、“东、南、西、北”4张、卡通图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说一说,我们上学期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二、设疑自探
1(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师:在生活中,除了听说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 (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方向。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自主设疑。(简单的问题当场指名学生解疑,有难度的教师板书在黑板上,集体解疑)
三、解疑合探
(一)学生观察主题图,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 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1.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2.指名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再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二)引导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
1.学生顺着教师所指的4个方向观察。(发现剩下的4个方向分别在学校的斜方向的位置上。也就是在两个方向的中间。)如:图书馆在北面和西
30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面的中间。
2(教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
3(学生讨论后回答。(少年宫在西面和南面的中间,电影院在东面和南面的中间,动物园在北面和东面的中间。)
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
5(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学生讨论后得出:(图书馆在学校的西北面;少年宫在学校的西南面;电影院在学校的东南面;动物园在学校的东北面。)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得出这些名称的,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
6(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四、质疑再探
引导学生针对自己不懂得问题再次板书设计质疑。
五、运用拓展
1(试一试(小组活动)
(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
(3)师小结: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2.鼓励学生自编测试题。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
七、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内容。(必做题)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带领,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辨认方向活动。(实践题)
八、板书设计
31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辨认方向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给定一个方向,引导学生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难点:用所学的方向词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方向板、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方向又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一个具体的方向可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现在请同学们来说说你的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都有哪些物体。
1.学生口述,集体订正。
2.指名学生出有关方向的习题,其余学生回答。
二、练一练
1.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说一说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地图的形状像什么,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观察地图时,教师让学生注意面朝北的方向标。
3.借助中国地图,对学生进行识别方向的训练,教师说出一个方向,让学生在图中将其指出。
4.教师让学生懂得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并在图中指出北京的位置。再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中找出家乡的位置,并说一说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家乡的什么方向。
5.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书中的几个问题,并将答案填在书上,学生做,教师巡视。(每道题不止有一个答案)。
6.质疑再探:引导观察中国地图,问问学生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请其他学生回答。
32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三、去打谷场转一转
1.指名学生读一读进打谷场之前有什么要求,(说一说图中的建筑物分别在打谷场的什么方向,)
2.教师引导学生谈谈你有什么方法让同学们都顺利过关,
3.生畅所欲言,如:
生1:首先标好方向标。
生2:最好像老师一样,以谁为中心就用格尺画十字线,就能快速的分清方向了。
4.学生交流反馈,集体订正。
5.师小结: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迷路的。
四、拓展延伸
读书中的一段话后,说一说自己对指南针的了解,再让学生回家去找资料,查找有关指南针的知识,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请同学们多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数学知识,希望你们能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并运用于生活当中。
六、作业设计
实践题
1(让学生带上表格及方向板到校园中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观察地点 :操场
面朝方向 :西北方向 东北方向 西南方向 东南方向
2(观察后,到班级交流观察的结果。
第三课时
课题:认识路线
教学内容:
课本第24页~第25页例题、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识路线这一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33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活动前教师首先告诉学生班级所面向的方向,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教师说一个方向,学生马上伸手指向相应的方向,要求学生指得又对又快。
如教师说:“东南方向。”学生马上伸手指向东南方向。
进行方向练习后,教师让同桌一名学生用学具摆,另一名学生用学过的方向词描述摆的位置。
同桌活动后,教师让学生上台示范。
二、设疑自探
1(活动引入。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辨认了方向,同学们认识了方向后就可以利用方向来认识路线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路线吧~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24页的例图自主设疑,简单的问题当堂指名解疑,有难度的问题整理归纳写在黑板上。
三、解疑合探
1.教师出示书中例图。教师向学生介绍这是1路车的行车路线图。教师请学生观察图,说一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学生打开书读一读淘气和笑笑都说了些什么呢,学生读懂后,教师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淘气从广场出发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请学生上台边讲边指路线图,重点强调行车路线的方向。
4.学生回答后(教师请学生在课本第22页填一填,填后再让学读一读。
5.再看图,4人一组说一说笑笑从动物园出发到广场的行车路线。
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指名让学生上台当小小解说员,说出行车方向和路线。
7.教师让学生想一想这两条路线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四、质疑再探
学生质疑:如果自己要坐车,想从哪一站上车到哪一站下车呢,行车的路线是怎样的,
4人一组讨论,每个同学轮流说,其他同学帮忙将行车路线写下来。再请学生上台指图说自己是怎么坐车的。
五、运用拓展
34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试一试。
学生小组交流第(1)题和第(2)题后,教师指名让学生上台回答第(1)题。教师指导学生一起数4站,找出在哪站下车。
第(2)题,教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学生向前数3站,认为是从光明街上车的,有的学生向后数3站,认为是在育才路上车的。
2.练一练
(1)做第1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让学生观察路线图,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还可以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小红行走的路线方向。
教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小红是如何上学、放学的,可以说说小故事。比一比,看谁说得好。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让学生上台说一说小红上学、放学的路线,在说时,教师应注意学生所说的行走路线是否正确,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沿途景物说故事。
学生说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上学、放学两条路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名回答。
(2)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教师出示挂图。
首先,教师让学生观察这张图,并且让学生说一说在图中都看到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仔细观察图后,教师指名让学生上台说一说。
第(1)小题,教师让学生读题后,懂得要把自己放在“中心公园”观察海底世界、海上乐园、居民区、果树林。观察它们分别在中心公园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得好,教师应该给予鼓励。
第(2)小题,居民区的居民怎样走可以到山洞,教师让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每个同学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可以在图中标出路线方向,也可以将路线方向写在纸上。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联系实际,结合以上习题,教师引导学生自编练习题。
六、全课总结
1.说一说今天你学习到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2.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七、作业设计
1(完成课本25页练一练第1题。(必做题)
2(选做作业优化设计中的相关习题。(选做题)
八、板书设计
35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练习四
教学内容:
课本第26页练习四第1题,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叙述某一建筑物的具体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熟练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让学生利用学具盒中的圆片、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小棒等学具在桌子上按同桌用方向词描述的位置信息摆一摆,同桌检查摆得对不对。或者教师让学生先用学具在桌子上按照不同方向摆好,再让同桌看着桌子上的图,用方向词描述每个图片的位置。同桌之间可轮流进行活动。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具盒中的小圆片等学具表示公共汽车的站点,和同桌一起设计一张公共汽车的路线图,边设计边说出路线图。教师还可以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路线图,再将设计好的路线图进行展示。
二、练习
1、做第1题。
36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教师出示图及小黑板中的题目,教师让学生观察图,观察图时应引导有序地观察。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横看有两条街:北京街和光明街;竖看有两条路:平安路和幸福路。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分别有这些建筑物;小军家、医院、育才小学、邮局、图书馆、光明中学、公园、商场和电影院。
学生得到这些信息后,开始练习。
(l)第(1)小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要求,4人一组讨论这道题怎么回答,让小组其他同学听一听,也说一说。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确:第(1)小题以图书馆为中心,周围的小军家、医院、育才小学邮局、光明中学、公园、商场、电影院分别在图书馆的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名学生来说一说如何回答这道题。学生回答得好,教师应给予鼓励。
学生回答后,教师还可以利用这张图,让学生充分交流,说一说图书馆在图中的位置。
学生可以想出很多种描述图书馆位置的方法。学生可以说出图书馆在小军家的东南方、在商场的北面、在电影院的西北方,在公园的东北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三个建筑物,用同样的方法描述它的位置。
(2)第(2)小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哪个词理解有困难呢,学生指出:交叉路口这个词。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叫交叉路口。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交叉路口就是两条路交叉的地方。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在黑板上加以说明。
教师让学生结合题目找出光明街和平安路的交叉路口,并在图中用“O”圈出来。教师让学生在图中说一说是如何找出这个交叉路口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加以说明。教师让学生独立回答第(2)小题,并在书中填一填。
学生填完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填出来的,
(3)做第(3)小题。
教师让学生读题后,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从小军家出发到电影院有几条路线可以到达呢,说一说路线图。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做第(4)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后,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一下。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确定起点和终点,自己说出怎样走。讨论后,在书中填一填。
学生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上台说一说想从哪里到哪里,怎么走,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做第2题。
(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37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2)集体订正,并分析讲解出错的地方。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练习你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四、作业设计
1(完成配套练习相关内容。(必做题)
2(选做作业优化设计中的习题。(选做题)
第五课时
课题:练习四
教学内容:
课本第第27页练习四第3题,第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叙述某一建筑物的具体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熟练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引导学生看课本26页第1题的插图。
1.从育才小学出发向( )行驶( )站到电影院,再向( )行驶( )站到商场,再向( )行驶( )站到邮局,再向( )行驶( )站到医院。
2.从公园园出发向( )行驶( )站到( ),再向( )行驶( )站到( ),再向( )行驶( )站到电影院,再向( )行驶( )站到光明中学。
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二、练习
38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做第3题。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看图后说一说,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学生看图后,教师指名让学生来说一说。学生回答:我在图中看到了文化站、居住区,其他的小区建筑都还没有定呢。教师说明:那么就让我们来设计一下吧~
(1)做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先让学生将附页1中的图1剪下来,再动手贴在希望小区示意图中,教师巡视指导。
(2)做第(2)题。
让学生将附页1中的图1剪下来,再动手贴在希望小区示意图中,并说出他们的方向。
(3)让学生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小区,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做第4题。
(1)学生先认真审题,。再同桌交流说说运算顺序。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订正。
三、全课总结
1.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2.指名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设计
1(完成配套练习中的相关内容。(必做题)
2(选做作业优化设计中的习题。(选做题)
3(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粘贴画,并指名组员说说图中的相关位置,进行辨认方向这一活动。(实践题)
四 生活中的大数
39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把认数的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的,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大数,然后利用正方形这一直观模型的实际操作,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实际感受“千”、“万”等数的具体含义;通过在记数器上拨一拨等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通过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单元总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拨一拨”等数学活动,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理解数位顺序,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难点: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
内 容 课 时 数
数一数 2
拨一拨 2
比一比 2
练习五 1
第一课时
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
40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
感。
教学难点: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1.投影仪和相对应的图片
2.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情境引入,设疑自探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天津最高的建筑物是什么吗,
生:天津广播电视塔。
师:那你知道天津广播电视塔有多高吗,
(出图)师:谁能读给大家听,生略。
师:天津广播电视塔在刚建好时,它的高度位居亚洲第一。 2(师:你们知道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吗,
生:珠穆朗玛峰。
师:那你知道它的高度吗,
(出图)师:谁能读给大家听,生略。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两个之最。老师这还有两幅图(出图),我们一
起来看看。
3(?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三千颗。
?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一千三百种。
师:在这几幅图中都有一些数字,以前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知道
它们分别表示什么,那这些数字和100以内的数比较,怎么样, 生:这些数字比100以内的数大很多。
(板书:大)
师:那到底有多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数一数生活中的大数。 (板书:生活中的 数)
三、解疑合探
1((出示大正方体)
?师: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出示小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呢,这么多,
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不仅数出有
多少个小正方体,还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数的,
学生数。
41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师:汇报要求“先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数的”,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组1:我们组数有6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6个面,所以是600个。
组2: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100×10=1000。
组3: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一个面有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10个层,就是1000个。
师:一共有两种意见,一种数的结果是600个,另一种数的结果是1000个,同一个正方体怎么会出现两种意见呢,究竟谁的是正确的,
生1:我们数的方法不同,所以数的结果也不同。
生2:他们数的是6个面,我们数的是10层。
生3:他们没数正方体的芯。
师:结果是600个的同学只数了6个表面,忽略了正方体里面的小正方体。下面我们看看数的结果是1000个的同学是怎样数的。
?计算机演示
第一步: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
第二步: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第三步: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数到一千。
(同学跟着计算机数)
师: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进行整理,先怎么数,再怎么数,最后怎么数。
生: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最后一百个一百个地数,数到一千。
?师: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个;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最后一百个一百个数,2个一百是多少,3个一百呢,5个一百,9个一百,数到10个一百就是多少, 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2(师:接下来可以怎样数,
生:一千一千地数。
计算机演示: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数到一万。(学生一起数)
师:一千一千地数,有几个一千就是几千,数到10个一千就是多少,
生:10个一千就是一万。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师: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今天我们又可以怎样数,
生: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
3师:老师有几幅图,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图中有多少个小木块,
42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 师:介绍一下你怎么数地这么快,
生1:第一幅图有100个小木块,第二幅图有20个小木块,第三幅图有5个小木块,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生2:先看1个一百,再看2个十,最后有5个一,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师:我只看到3个十,
生:最后的12个小木块里有1个十,就是4个十,所以是142个小木块。 ? 师:一百在哪了,
生:10个十就是100,所以是105个小木块。
四、质疑再探
让学生提出心中有疑虑的问题。
五、应用拓展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几幅图都是按照千、百、十、个摆好的,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有多少个小木块。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盆豆子,你能不能很快说出有多少粒豆子,
生:不能。
师:你们数一数,再摆一摆,不仅你们知道有多少个,还要让大家也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粒豆子。活动要求: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两种塑料袋,大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小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发挥两种塑料袋的作用数一数、摆一摆。
小组活动(略)
小组汇报。
师:老师这有几个数,请你看数摆豆子。
?一百二十三
?五百四十六
?八百七十
?九百零七
师:我们班一共有10个组,如果把10个组的塑料袋凑在一起就是多少了,
生:一万
师:请组长带着你们组的豆子站到前面来。
师生惊叹:哇~一万粒豆子是这么多呀~
六、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设计:1.必做题
2.选做题
八、板书设计:
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43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第二课时
数一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
学习数学的兴趣。
2、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
感。
教学难点: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1.投影仪和相对应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复习旧知
1、一百一百地数,到1千(顺数或倒数) 2、10个100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三、指导练习
1、说一说
(1)一本书是100页,10本这样的书是几页, (2)一所学校一千人,10所这样的学校有多少人, 2、填一填
完成书本P28的练习
3、说一说
(1)学生指导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44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4)学生同桌合作完成
4、涂一涂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拨一拨(万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 正方体 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情境引入,设疑自探
活动一:拨一拨
(一)出示信息(投影)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2、民族小学共有1706个学生。
3、陈老师在广场路买了一套每平方米3080元的房子。 4、我们学校有880人。
5、买一台洗衣机要1008元。
6、发明造纸术距今有1900年。
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二)分四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4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
45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
三、解疑合探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 (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
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
(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四、质疑再探
让学生提出心中有疑虑的问题。
五、应用拓展
活动二:练一练
1、说一说商品的价钱
2、写出横线上的数
3、填一填
六、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设计:1.必做题
2.选做题
八、板书设计:
拨一拨(万以内数的读写)
拨一拨(1)
读数时要注意 :
(1)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并跟上计数单位。
(2)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三个零,只读一个零。
(3)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
写数时要注意:
(1)每位是几就写几。
46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2)哪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补足。
第四课时
拨一拨(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复习旧知
1、从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
2、从一千零二,一个一个地往回数,数到九百九十六
3、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975、( )、995、1005、( )、1025
997、( )、( )、1000、1001、( )
3800、( )、4000、4100、( )、( ) 三、完成P34-35的练一练
1(完成习题1的练习
(1)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2)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题2的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文精神教育。
(2)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3(完成习题3,和练习题4的练习
4(做数学游戏
(1)学生观察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2)怎样算出机灵狗得了多少分,
(3)用同样的方法,计算淘气与笑笑各得了多少分, (4)说说谁得第一名,
47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学生回答:淘气得了第一名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1.必做题
2.选做题
第五课时
比一比(万以内数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
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
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
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情境引入,设疑自探
活动一:比一比
创设情境:小鸟认数
1、学生扮演小鸟认数:
1084 982 3756 4184
2、比大小
出示 1084 982
3、讨论:
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三、解疑合探
1.交流:
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48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2.明确:
(1)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2)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
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四、质疑再探
让学生提出心中有疑虑的问题。
五、应用拓展
活动二 练一练
在 里填上“<”或“>”
1074 846 389 982 5102 5184 (1) 学生独立练习
(2)交流想法,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 活动三:试一试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独立思考
(2)讨论:
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 (3)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
(4)独立完成
(5)想一想:
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
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
活动四:猜数游戏
活动五:估一估
1.大约有多少粒豆子,
2.估一估,填一填
树上大约有一( )个桃子,大约有三( )片叶子,河里大约有五( )
只鸭子。
六、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设计:1.必做题
2.选做题
八、板书设计:
比一比(1)
1873>575
三位数比四位数小
2017,2106
数位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的数大的大
如果数位和最高位都相同,我们比较下一位。
49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第六课时
比一比(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2.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
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
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
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复习
创设情境:小鸟认数
1(学生扮演小鸟认数:1084 982 3756 4184
2(比大小
出示 1084 982 3756 4184
3(说一说: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三、练习
1(最小的四位数是( ),最大的四位数是( ) 2(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三位数是( ) 3(在287、7650、80、285、1651、79这几个数中,二位数的有( ),三位数的有( ),四位数的有( ) 4(比大小
427 O 527 1620 O 620 888 O 988
29 O110 99 O 999 6080 O 3090
四、数学游戏:
1.告诉同桌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数,„„
2.请一个学生上台示范,全班再分组做。
50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多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第七课时
练习五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具体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数学活动,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数位的意义 教学难点:几个数的排列
教学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活动一:看一看,读一读
(1)看图写数:2003 2040
(2)读数:二千零三 二千零四十 (3)你拨我写
同桌合作,一人拨珠,一人写数
三、活动二:找规律
出示题目
(1)388,389,——,——,392,393。 (2)3260,6370,——,3290,——,3310。 (3)5725,5825,——,——,6125。 1.找规律
2.独立填写
3.交流,评议
四、活动三: 说一说
1. 在小组内先读数
307 754 371 7594
2.说一说,“7”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 3. 汇报,交流
4. 猜一猜
淘气的书可能有多少本,
五、活动四:小兔吃萝卜
1. 故事引入
2. 连一连
3. 在小组内读一读,写一写
51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4. 交流读写数的方法
5. 小结易错的地方。
六、活动五:数学游戏
转一转,比一比
活动六:实践活动
有多少片树叶,
1. 先估计50或100片树叶占多大面积,再估计所有树叶有多少片,在
小组内交流。
2. 实际数一数有多少片
想一想:怎样数得又快又对,设法表示出来。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设计:1.必做题
2.选做题
五 测量
52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两次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引人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的必要性,感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通过同学们手拉手站成一排,认识10米,想象100米、1000米有多长,借助学校操场的跑道认识千米这一较大的长度单位。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并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2(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通过小组讨论,发现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在估—估、量一量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4(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千米有多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并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难点: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在估—估、量一量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单元课时:3课时
内容 课时数
铅笔有多长 1
1千米有多长 1
练习六 1
第一课时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53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直尺、铅笔
教学方法:探究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设疑自探(1):
活动一: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三、解疑合探:(1)
1.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 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2.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
(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
(教师板书:1m=100cm 1m=10dm)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估计学生会说: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1分米等。]
四、设疑自探(2)
活动二: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54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估计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五、解疑合探(2):
1.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
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
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2.教师介绍“1毫米”写作“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
米,(10毫米),板书:1cm=10mm。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 [估计学生会说: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 六、质疑再探:
七、应用拓展:。
八、全课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九、作业设计:1.必做题
2.选做题
十、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 1dm=10cm 1m=10dm 1cm=10mm
第二课时
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
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米尺、表
55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活动导入,设疑自探: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
三、解疑合探:
1(走一走。
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 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1)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2分钟)
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3(想一想。
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1)中街你们一定熟悉吧,请看课件:从文化大楼道光陆电影院、商业城、新玛特、沃尔玛之间的距离,约1千米。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
小结:1千米=1000米
4(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板演
56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5(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
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
完成数中42页填一填。
(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
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i.公路边的里程碑
ii.摩拖车的速度表
iii.限速标志
iv.指路标志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6( 估一估。
(1) 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
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学生发表个人意
见。
(2) 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
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四、质疑再探:
说出心中的疑问,大家一起来探究。
五、应用拓展:
1( 完成43页的第1题。
2( 完成43页的第2题。
六、课时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设计:1.必做题
2.选做题
八、板书设计:
1千米有多长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第三课时
57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练习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能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每人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玩中学
1(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 2(量一量:一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毫米。
3(填空:(投影显示)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是,可以用( )作单位。
(2)38米+54米=( )米
1米-6分米=( )分米
570分米-170分米=( )分米=( )米
1米-85厘米=( )厘米
(3)小明身高94厘米,在长( )厘米,正好身高1米。 (4)用一根长70厘米的铁丝,做了一个每边长都是15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还剩( )厘米。
(5)3只苹果+4只香蕉+1只梨=1090克
3只苹果+4只香蕉+4只梨=1690克
58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只梨重( )克
(6)先数出5毫米厚度的纸的张数,再算一算。 5厘米厚度的纸约有( )张 。
20厘米厚度的纸约有( )张。
四、学中做
1(完成练习6的第1题。
2(完成练习6的第2题。
3(完成练习6的第3题。
五、做中得
完成练习六的实践活动。
六、全课小结:
七、作业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第一课时
59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使之系统化
和条理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2.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投影片、挂图。
优秀的作业、作品„„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谈话引入
一个单元学完了,你一定受益匪浅吧。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梳理本
单元的学习内容,你将变得更聪明、更有才智。
三、玩中学
1(你学到了什么,
(1)出示图1,看图说一说。
读出每所学校的人数。
说一说那所学校的人数最少,那所学校人数最多,哪两所学校的人数比
较接近。
你能把它们的人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吗,
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2)出示图2,看图说一说。
仔细看图,说一说个动物馆在池塘的什么方向,
说一说狮子馆到猴山的行走路线。
看图,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同桌交流,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 集体汇报。
(3)出示图3。
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你能根据图重的条件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看谁提出的问题
多,更有价值。
60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全班交流,学生讨论评价。
2(我的成长足迹:与同伴说一说。
(1)组内展示个人的学习资料。
(2)说一说。
a. 请同学们勇敢地展示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示给同学看。 b. 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展示内容。
3(评一评。
a.自我评价。
b.小组成员互评或好朋友互相评价。
c.教师评价。
4(忆一忆。
a. 回忆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节数学活动,或用数
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等。
b. 在老师或同学面前讲一讲。
c. 说说自己取得的进步。
5(写一写。
a. 教师可以为学生纪录成长纪实。
b. 学生完成记录卡片。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1.必做题
2.选做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各种情境挂图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谈话引入。
这节课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玩中学
1.凳上智慧梯。完成49页的第2题。
61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2.你知道吗,完成49页的第3题。
3.完成49页的第4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使之系统化
和条理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和进步,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 点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个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掌握
有关知识。
难 点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个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掌握
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指名说说本单元学过哪些相关知识
二、练习:(做整理与复习(一)5——9题)
1、做第5题
? 学生读懂题目,做练习题。
? 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5×3=15(元) 3棵12元 (3棵12元的便宜) 12?3=4(元) 4,5 (所以3棵12元的便宜) 2、完成习题6
? 学生说说图意
? 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 多请几名学生说说想法
3、完成习题7
?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 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想的
? 学生独立完成
62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4、做练习题8
? 选择适当的答案
? 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 鼓励说得比较好的学生
三、小结
通过整理与复习(一 )的学习 ,我们都复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读数、写数、方向和路线
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
走进乡村(1)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2(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3(对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看图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以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情景引入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绿草茵茵的小村庄。潺潺的河水从那流过,一片片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地翻滚着,几只欢快的小鸟在树林上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那真实人间仙境。你们想去看看吗,
三、玩中学
1、看一看。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整体感知画面。
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在小组内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说一说。
分布引导,循序渐进。
(1)出示书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看图,说一说方向和路线,要求小组内交流。
(2)每组派代表汇报。
3(算一算。
63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解决发现的问题,体现数学的使用价值。
对于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教师鼓励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尝试进行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放在问题银行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四、学中做
看图,除了课本中的问题外,你还能提出有关方向和路线的问题吗,并试着解答出来。
五、领学生走进果园
1(学生观察图,说说自己在果园中看到什么,
2(说说准备怎样装车,
3(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六、小结
今天的活动,让同学们发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七、布置作业:1.必做题
2.选做题
走进乡村(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重 点:
会看图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以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难 点:
会看图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以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果园帮助机灵狗解决了许多问题,这节课让我们去鸡场看一看吧。
二、练习:
1、学生看课本养鸡场图
64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 在鸡场里看到什么信息,
公鸡120只,母鸡1040只,小鸡1070只 产蛋记录表 2) 根据你看到的信息提出一些问题
3) 四人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
鸡产21、22、23、24日一共产蛋多少只,
908+1002+890+980=,
鸡场一共有多少只鸡,
120+1040=,
2、52页第3题 数一数、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解决问题也不错。其中有两个问题我们无
法解决,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争取早日解决问题。 四、作业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85?9 30?7 27?8 64?9 2(用脱式计算
46,5×9 (14,11)?5
81?9,14 63?(6,3)
七、认 识 图 形 单元教材分析:
65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本单元包括认识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以及
欣赏和设计四个部分。
具体如下:
1. 初步认识角
2.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 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4. 安排欣赏与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单元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
三种角。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结,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
形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结合生活情境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3、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2、 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
重、难点与关建
重点
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
三种角。
2、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
1、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关系,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关建
1、通过引导学生“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角、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在组织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使用动态的学习材料,在运动变化中
引导学生建立图形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
内容 建议课时数
认识角(角的初步认识) 2
66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练习八 1
长方形与正方形 1
平行四边形 1
欣赏与设计 1
第七单元:角的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实践直观认识角。
教具与学具:
1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体、一个大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2 学具:白纸2张、剪刀、尺子、小圆片、小纸条、三角板、一个活动
角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T: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
现在我们先一起看挂图
(师生一起观看挂图)
小朋友,刚才的挂图你们发现了上面都有什么了呢,(角) [出示综合图]
T: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那么多角,那么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角吗,
A:找角,与同桌说说。
B:汇报。
T:小朋友,你们太厉害了,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么在我们周围是否有
角的影子呢,你能找到吗,
67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A:在小组内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角,
B:派小组代表汇报,均可补充。
三、解疑合探
(一)认识角
T:小朋友,你们刚才找到了好多的角,有一些老师都还没发现到,你们平
时的观察很仔细,很细心,给每一个小组往上爬一格。
现在请每个小朋友从桌面上找出一个角来。
A:找角
B:指出你找到的角再哪,汇报。
T:小朋友,老师终于知道角是怎样的,(教师画一点)原来是这样的。
A:学生判断
B:汇报
(学生判断错了,应该还要两条线)
哦,原来还要两条线。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些负面的解题,让学生再次进行判断,
逐步形成角的意识。)
A:再次判断。
B:汇报:两条线要和那个点相连在一起。
[出示课件]
边
顶点 1
边
T:小朋友,我们把这两条线取个名字,叫——边,这个点叫——顶点。
通常为了方便说出这个角,我们就记作: 1。读作:角1。 (教师演示如何画小弧号:从上一条边往小一条边画一个小弧号,然后
在旁边标上1。)
(二)第一次尝试练习。
A: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B:汇报。
(三)角大小的认识
T:小朋友,现在拿出你们桌上的圆片,有的同学是大圆片,有的同学是
68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小圆片,然后想办法折出一个角。
A:动手折。
B:同桌(大、小)两人相互比一比,谁折的角大,谁小,
T:小朋友,通过刚才折角比角,我们发现了角有大小,对吧,那么,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折角,好,我们把圆片对折,然后再对折,最后对折。
A:思考:同样折三次,同桌两人折的角,谁大谁小,
B:再次比一比。
C:汇报。
T:一样大,可是好象怎么看都是那个大圆片折出来的角大呀,你们能告诉陈老师角的大小与边有没有关系呢,
(生汇报)
哦,与边没关系,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才有关系,拿出桌上的两根小棒。
A:利用这两根小棒,制做一个角,再小组内讨论,动手实践,角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B:汇报,小结。
角的大小与边没关系,而是与角的两边的张口有关系。
C:教师利用活动角及课件加以演示。
四、质疑再探
T:小朋友,我们发现了角这么多的秘密后,不知道你们现在能作出一个角来吗,
A:小组为单位,交流:有几种方法,
B:小组汇报。
C:全班参与评价。
五、拓展应用
T:小朋友,这堂课我们发现了角的什么秘密呢,
A:汇报
哇,挖掘了这么多的秘密,智慧爷爷说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Q1:数角。
Q2:思考。
69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对这个图形剪一刀,那么还剩几个角,
A:猜
B:动手剪——证实。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1.必做题:68页“比一比”、“练一练”
2.选做题:
八、板书设计
认识角
边
顶点 1
边
记作: 读作:
第二课时: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课本69—70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确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三种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三种角。 2 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
察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解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与学具:
1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体。
2 学具:白纸2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70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我们学会辩认角,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发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
张口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无关。
导入新课。
T: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角,探索角的秘密。
板书课题:直角、锐角和钝角。
1、找一找
课件显示以下三个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图中的角。 三、解疑合探
1、比一比
直观认识三种角
课件逐一演示用三角尺去比以上三个角,教师用课件边演示边说明,遇
到直角就可以用直角符号来表示。
2、动手折出三种角
T:小朋友,我们发现了角这么多的秘密后,不知道你们现在能作出一个
角来吗,
让学生用纸折出直角、锐角和钝角,再与同桌同学比一比、认一认各是
什么角,交流看法。
3、说一说
让学生结合教室或现实场景说出各种角
四、质疑再探
指导学生做课本第70页的“练一练”练习题及了解“你知道吗”的内容。
A:小组为单位,交流。
B:小组汇报。
C:全班参与评价。
五、拓展应用
T:小朋友,这堂课我们发现了角什么秘密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70页“练一练”
2.选做题:
七、课堂总结
八、板书设计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90度的角是直角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71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八
教学内容:课本第71页“练习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角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三角尺辨认三种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角的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角。培
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教学重点
准确的数角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挂图。
学具:三角尺、学具钟、放大镜。
教学方法:讲解法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谈话引入。
关于角的知识,同学们都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完成练习
八。
2、对话引入新知。
三、解疑合探
再玩中学的过程中,以“去角国做客”为线索,完成书本上的基本练习
部分。
1( 继续展示课件1。
它们就是陪同我们玩的向导,我们来向他们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吧~记
住,一定要把角的名称说的准确呀~
完成教材第71页的第1题。
2(展示课件2(一列小火车、6节车厢,车厢上面分别画着教材第2题
中的6个图形)
72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一节车厢,就请你们标出这节车厢上的图形的各个
角,注意直角用符号“?”表示。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都找到了什么角,
有多少个,
(1)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答案。
完成教材第71页的第2、3题。
四、质疑再探
在角的王国里,到处充满了新奇有趣的关于角的知识。同学们,你们看
这是什么,
(1)展示课件3
你们看到了什么,
(显示教材第71页的第4题)你能说出钟面上显示的是什么时间吗, (2)仔细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你发现了什么,
(3)分组活动:用学具钟拨一拨,说一说,还有哪两个时刻,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同样大,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角,
(4)拿起手中的放大镜看看手中的钟面,你又发现了什么, (5)指针长了,角的大小变了吗,
五、拓展应用
1( 又一个角很顽皮。(出示71页第4题第1个角图)数一数它有几个角。
2( 它在自己身上填了一条线(出示71页第4题第2个角图)。数一数它现在又有几个角。
3( 哎呀,它又给自己添了一条线~(出示71页第4题第3个角图)同学们快数数,现在又有几个角,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1.必做题:71页“练习八”
2.选做题:习题设计
八、板书设计
角的特征
什么是角,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90度的角是直角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第四课时:长方形与正方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73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
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能够按要求在之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回用正方形、长方形设图案,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尝试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具:长方形、正方形。
学具:?附页2上的长方形、正方形;?放一张长方形彩纸的信封;?
三角尺、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面上放一些几何图形,请你认一认,它们都是谁, 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认得这么准确的,
对话平台
三、解疑合探
1.活动一
学生分组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教师出示若干图形,请同学们说出几号图是正方形,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2)利用学具在小组内探索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先研究用什么方法,再进行操作。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小组的研究结果。
(4)完成“填一填”。拿着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相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四、质疑再探
1.活动二
通过小游戏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1)猜一猜。
信封里装一张长方行纸,露出一部分。请同学们猜一猜:信封里装的彩纸是什么形状的,
(2)拉一拉。
74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拉一拉,(拉动要慢)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彩纸露出部分
的变化,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
(3)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为什么一会是长方形,一会是正方形,一会又变成长方形呢,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73页“练一练”
2.选做题:73页5题
七、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第五课时:平行四边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生活情景与实践操作,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与比较中,使学生在头脑里建成长方形与四边形间的区别与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平行四边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生活情景与实践操作,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
教具:活动长方形框架点子图。
学具:七巧板。
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课件引入。
请同学们找一找,你在这幅图上找到了什么你认识的图形, 三、解疑合探
75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做一做。
引出平行四边形,同时渗透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师示“活动长方形框架”。
老师要拉动框架两角,猜猜会是什么结果。用你的小手比一比,和同桌
说一说。
谁愿意来试一试,
请学生到前面来拉动长方形框架两角,将其变成平行四边形。 这个图形的名字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
(2)说一说。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什
么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
1.先对你的好朋友说说。
2.谁愿意告诉老师,
四、质疑再探
1.画一画。
教师出示点子图。
书上附页3有点子图,请同学们是这在上面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吧~ 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
你觉得自己画得棒不棒,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拼一拼。
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边形,巩固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1)每个同学都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我们的七巧板着急了,它也想和平行四边形做朋友,请你帮帮它,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边形,快动手试一试~
(2)拼完的同学可以将你的平行四边形展示在前面。 (3)看一看,评一评,你最喜欢谁的平行四边形,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74页“画一画”
2.选做题:74页“拼一拼”
七、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
具有不稳定性
第六课时: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76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
过程与方法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创新,设计与数种不同的、带有个人风格的、自己喜欢的漂亮
图案。
教学准备
教具:图案资料。
学具:学生收集的图案、方格纸。
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自主探究法。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谈话引入。
今天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幅精美的图案,让我们共同来欣赏,
好吗,
对话平台
三、解疑合探
欣赏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欣赏、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欣赏。书上图案。学生独立欣赏。
(2)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幅图,它是由什么图形组发的,设计的图案像什么,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四、质疑再探
试一试
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
(1)看一看。淘气动手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了一幅图案,同学们想看吗,
出示图案。
(2)试一试。你想动手试一试,做一个小小设计师吗,快行动吧,教材
73页方格图。
(3)比一比。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请同学们走一走,看一看,你最
喜欢谁的作品,就悄悄地告诉他。
五、拓展应用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77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必做题:
2.选做题:
八、加与减(二)
单元教材分析:
78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本单元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景,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计算的实际问题。基本运算技能的练习,教师要把握好节奏,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区别对待不同学生。
教材编排特点:
1.教材创设了“捐书活动”“运白菜”“买洗衣机”等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倡方法的多样性。
2.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
3.注意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单元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4、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心。
重、难点与关键
重点
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
难点
1、使学生掌握加法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减法计算中的连续退位减。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关键
1、老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思考空间。
3、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79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课时安排:
内容 建议课时数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 2
运白菜(三位数连减) 1
买洗衣机(三位数加减混合) 2
练习九 2
整理与复习(二) 2
美丽的植物园 1
第一课时:捐书活动
连加(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
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
样化。
教学准备
教具: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 学具:练习题纸。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2、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
己的一片爱心。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
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
三、解疑合探
80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这里就是当年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a(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14=222(本)
b.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c.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3(本) 2.想一想。
(1)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118+104+95=
(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
(3)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 (4)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1)做一做
(2)后来呀,我们的兄弟学校东宇小学也发起了捐书活动,这是他们的捐书情况;,估计一下,他们捐了多少本,
汇报算式,结果。
四、质疑再探
1.计算比赛,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又对又快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一枚。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3.完成练一练第4题。
(1)独立思考,什么叫买1000送100,
(2)小组交流。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1.必做题:77页“练一练”
2.选做题: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七、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
118+104+95
=222+95
=317(本)
81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答:建设小学一共捐书317本
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连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灵活运用方法解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练习准备
教具:小黑板、口算卡片
学具:练习题纸。
教学方法:练习法、复习法。
练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练习。 二、指导练习
1、指导学生做课本第77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做法,让学生感受
算法的多样化。
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同做法,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对于方法
合理、计算正确的同学,教师予以表扬。
2、指导学生做课本第77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3、指名学生做课本第77页第3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尝试。全班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
82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的见解,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五、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运白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与交流。 过程与方法
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算法的多样化。
2.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谈话引入
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
吧~
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那些数学问
题呢,
三、解疑合探
1.说一说。
这一环节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观察教材第77页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先独立思考。
83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2)把你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3)谁愿意对大家说一说你的问题,
2.写一写。
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经历不同的算法交流。 你想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全班内交流算法。
(3)教师板书不同算法。
四、质疑再探
玩成教材78页试一试,79页第1题计算。 1.独立计算,尝试解答。
2.班级交流各自算法。
完成教材79页第2、3题。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79页“练一练”
2.选做题:习题设计
七、板书设计
运白菜
850-256-288 850-(256+288)
=594-288 =850-544
=306(棵) =306(棵)
答:还剩306棵
第四课时:买洗衣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
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能提出问题的能力。
84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课件导入。
课件一:小刚妈妈说:我的收入试632元,小刚的爸爸说:我的收入是
786元。
你能体现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1)小刚的爸爸妈妈共收入多少元,(2)爸爸比妈妈多
收入多少元,(3)妈妈比爸爸少收入多少元,„„
三、解疑合探
1.每月节余。
解决教材问题(1)
(1)出示问题。出示课件2字幕,小刚家每月生活费需要980元,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
(2)学生独立估算。大约节余400元,
(3)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思考方法。
(4)全班交流。
2.需要攒几个月,
解决教材问题(2)。
(1)出示问题:
出示课件3字幕: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960元的洗衣机,需要攒几个月,
(2)独立思考后,将方法与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展示。
四、质疑再探
1.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
一年级有185名同学参加;二年级有216名同学参加,三年级参加夏令
营的人数比两个年级的总和少72人。
(1)三年纪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
(2)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85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781页“练一练” 2.选做题:数学游戏
七、板书设计
买洗衣机
586+412-780 218+218=436(元)
=998-780 比620元少一些,攒2个月不够。 =218(元) 答:需要攒3个月
答:每月可以结余218元
第五课时:练习九(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万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
并对学生进行计算速度与准确率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祖国的的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复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同学们,这节练习课老师要带你们乘坐小火车,去畅游祖国的山山水
水,在这一路上,你会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会找到很多有趣的问题。想出
发吗,
对话平台
基本运算技能的训练段。
我们首先来到火车站。好多列小火车呀~(课件1:站台停着几辆小火车,
车厢上有计算题,具体题见教材82页第2题)你想乘坐哪一节车厢就算出他
的号码,告诉老师。如果你计算正确,这节小车厢就由你乘坐了。 三、解疑合探
综合练习设计训练。
86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录音1:呜~北京火车站到了~)
出示北京风景图片。
北京的小朋友为我们出了一道题,你有信心做吗,
教材第82页第2题(1)。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2)你们做的真棒,让我们听一听,北京的小朋友对你说了什么,好么,
录音现在小火车又出发了~
出示石家庄风景图片。
石家庄有个朋友叫小乐,他要请你帮帮忙。出示教材82页第2题(2)
题。
告别小乐,我们继续出发。洛阳火车站到了。完成教材82页第2题(3)。 以下安排兰州、乌鲁木齐站,完成82页第2题(4)。
四、拓展应用
同学们,完成了今天的旅游,这是我们走过的路线图。(82页2题。)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82-83页“练习九”1-2题
2.选做题:习题设计
第六课时:练习九(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万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
并对学生进行计算速度与准确率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祖国的的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同学们,这节练习课老师要你们把我们学过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生活实
87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际之中,在生活中你会找到很多有趣的问题,你愿意发现和解决问题吗, 三、解疑合探
综合练习设计训练。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要求学生完成83页第3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教师小结,评价。 2.小乐家的电表读数如下(课件出示),看了每月的电表读数,这个数是
不是就是这个月的用电量呢,如果不是怎么办呢,学生自探,是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自探情况来解决问题,教师评价补充。学生自己试提问题,并尝
试解决。
3填空
指导学生尝试完成83页第五题,集体订正讲评。
四、拓展应用
同学们,我们已经对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实际应用,你用的怎么样呢, 学生练习解决84页8、9题。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1.必做题:“练习九”84页6、7题
2.选做题:习题设计
第七课时:整理与复习(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回顾。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体会自己的进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计算技能训练及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方法:练习法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整理与复习”,复习一下同学们所学的知识。 三、解疑合探
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88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1.看图教材页两幅图。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在图上着到了哪些知识,你又想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a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
b教师和学生共同整理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质疑再探
我的成长足迹。
回顾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体会与收获,请你自己说一说。 1.我最满意的一件作品„„
2.我最满意的一次数学活动„„
3.我自己发现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
分小组到前面展示、汇报。
五、拓展应用
1.完成教材86页练习1、3题。
2.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收获。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1.必做题:86页练习1、2、3题
2.选做题:习题设计
八、板书设计
第八课时:整理与复习(2)
89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回顾。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
会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计算技能训练及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方法:练习法、复习法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在这两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整理与复习”,复习一下同学们所学的知识。 三、解疑合探
1.回顾与整理“认识图形”知识。
(1)看图教材页两幅图。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在图上着到了哪些知识,你又想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2)在“认识图形”这一章中你学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整理,教师补充。
(3)你还想提出那些问题,
a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
b教师和学生共同整理问题并加以解决。
2.回顾与整理“加与减(二)”知识。
课件出示85页统计表。学生观察
(1)看到这张统计表,你联想到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2)在“加与减(二)”这一章中你学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整理。
(3)针对这一章内容,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四、质疑再探
回顾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1(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体会与收获,请你自己说一说。 (1)我最满意的一件作品是什么,
(2)我最满意的一次数学活动是什么,
(3)我自己发现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是什么,
2.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同时指导学生讨论。
90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3.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探究。
五、拓展应用
1.完成教材84页练习2题。
2.说说你的收获。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第九课时:美丽的植物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万以内的加、减及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渗透了对学生进行热
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今天一大早,淘气和笑笑就起床了~他们收拾完毕,唱着歌儿走在上学
的路上。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什么事情让他们这么高兴呢, 老师悄悄地告诉你们:今天,他们要去春游~同学们喜欢春游吗,如果
老师带领你们跟随淘气和笑笑去春游,你们高兴吗,
三、解疑合探
1、观察导游图。
通过学生仔细观察,读懂导游图并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回
答问题的能力。
出示植物园导游图和三个问题。
(1)自读三个问题,翻开教材85页,找一找,看一看,你最喜欢哪条
91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路线,请你算一算。
(2)三名同学选择不同的路线板书。
全班交流讨论一下,哪条路最近,至少要走多少米, 四、质疑再探
1.走进科技馆。
(1)出示科技馆全貌。我们首先到达科技馆,一起参观一下。看
看笑笑看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估测,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3)讨论:你同意哪一种结果,为什么,
(4)出示淘气和身边模型,并配音:从图中能看到那些角,
(5)学生独立在书上画一画。
(6)集体交流。
2.游览植物园区。
通过观察植物类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1)学生自由提问并在练习本上尝试解决。
(2)解决书上问题。
(3)全班交流。
3.读一读。阅读“你知道吗”,扩大学生知识面。
(1)独立阅读“你知道吗”。
(2)说说阅读后的感想。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87-88页练习题
2.选做题:习题设计
七、板书设计
九 统计
92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统计表、象形统计图等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读简单的统计表,认识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学生将参加简单的实践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在方格纸上画条形统计图。
编排特点是: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能力。
2.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统计意识。
单元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一个单位),并完成相应 的列表。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简单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3、能够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建议课时数
读统计图表(条形统计图) 2
讨论(统计图表),练一练 2
第一课时:读统计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完整的认识条形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培养读懂统计图的能够在统计图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并初步具有在交流中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学习统计知识,使学生认识统计对社会生活中各种
93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问题的解决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读统计图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有关统计方面 的知识。谁知道统计在我们的生活
中有什么作用呢,
看来统计的作用真是太大了~那我们这节就继续学习统计的知识——
(板书:读统计表)
三、解疑合探
1、 自由读图。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选这自己喜欢的统计图,在读图与交流中获取信息。
(1)说一说,东东选择了什么内容进行统计,
板书:左侧: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右侧:二(2)班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2)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请你仔细读一读这幅统计图,想一想,图上告诉你些什么,你又想道了什么,
第一步: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第二步:将你在图上找到的信息内容板书在黑板相应的题目下面。
第三不:全班交流、补充。
2、 讨论。
班上要组织单项体育竞赛,请你帮二年(2)班的老师想一想,组织纳降
比赛会受欢迎,为什么,
四、质疑再探
1.对比条形统计图。
巩固学生对方向不同的统计图的认知。
比较一下,两副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相同:都是条形统计图。
不同:方向不同。
无论横向统计图还是纵向统计图,她都在生活有重要作用 。 2.完成教材92页“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
94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五、拓展应用
利用大礼拜和爸爸妈妈考察有趣的题目,作出条形统计图,并寻找信息,
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1.必做题:89页练习题
2.选做题:习题设计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小调查
教学目标
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用统计图呈现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统计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经历统计过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准备
大统计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谈话导入。
95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身体健康吗,
刚才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说得很好。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还要有充足的睡眠。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调查,统计一下我们二年级三班同学的睡眠情况 。
三、解疑合探
1.计算。
计算自己的睡眠时间,为统计做出数据准备。
(1)我们应该怎样计算睡眠时间呢,说说你的方法。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用这些方法算出你的睡眠时间。
(2)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结果。
2.统计。
进行二年级三班同学睡眠时间的统计活动。
你想怎样统计?
活动步走:
(1)以本组为单位记录本组睡眠时间的数据。
(2)小组汇报,全半汇总。
(3)展示大统计表的汇总结果。
(4)同桌两人共同动手绘制统计图。
3(分析。
分析统计结果,做出判断,阔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1)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
(2)介绍“你知道吗”。
(3)小组讨论“你有什么看法或想法,说一说” 。“你做得怎样,”“你有什么好办法”
(4)全班交流。
四、质疑再探
课件显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练一练,并与同学交流讨论,最后集体订正。 五、拓展应用
实践应用
整理衣柜,将你的衣服分类,用喜欢的方式记录,并制成统计图,并说话拟的发现和想法。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1.必做题:90页练习题
2.选做题:习题设计
八、板书设计
96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第三课时:讨论
活动内容
课本第91页学习内容
活动目标
1、学会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问题,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3、发展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
活动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二、设疑自探
1、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调查研究,经历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数据,分析数据的信全过程。低能说一说
吗,
三、解疑合探
1、课件出示
小军1—7岁身高增长情况统计表
年龄/岁 1 2 3 4 5 6 7 身高/厘米 72 84 92 100 106 112 117 1)身高和年龄有什么关系,
2)什么年龄长得最快,什么年龄长得最慢,
3)预测8岁时,小军可能有多高,
97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质疑再探
学生完成91页习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91-92页练习题
2.选做题:习题设计
七、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统计”这一部分知识。 过程与方法
培养自己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实践的全过程。 教学重点
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学具:记录的数据、绘制完成的统计图、统计表。
教具:展示板。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二、设疑自探
1、实践活动过程
过程段略,详见教师教学用书。
98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三、解疑合探
汇报段。
1.作品展示。
比一比,说一说,谁的统计图、统计表完成的最好。 2.说一说。
说一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四、解疑合探
交流。
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本次实验你的体会。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
2.选做题:
七、板书设计
总 复 习
99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的意识。
3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4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5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6能看懂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学会分析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进行简单预测的能力。
7直观地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能正确地数出角的个数。
8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正确辨认各个方向。
4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熟练地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草稿纸、三角板、主题图片和投影仪。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数与运算 教学内容:书本93——95页1、2、3、5、7、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笔算、混合运算,做到计算准
确。
过程与方法
100 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充分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数据让学生
增长见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估算、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数 学 二年级下册
共 案 部 分 个案及反思
101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共84页。
这是一份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4),共122页。
这是一份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