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科普短文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九年级(上)
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蔗糖溶于水 B. 用风筒吹干湿头发
C. 牛奶变质了 D. 将氧气加压液化贮存在钢瓶内
2. 蒸馏水中不适合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氧”,此处的“氧”是指( )
A. 离子 B. 原子 C. 分子 D. 元素
3. 下列可用于半导体材料且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 )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闻气体气味
C. 称量氯化钠 D. 熄灭酒精灯
5. 空气的成分主要有:①氮气 ②氧气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按体积分数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A. ②①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②① D. ④②③①
6.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为保护环境,禁止开私家车出行
B. 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 为节约水资源,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 为节约能源,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8. 下列化合物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 K2CrO4 B. CrCl2 C. Cr2O3 D. Cr2(SO4)3
9. 宋代著名的医学家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是( )
A. Ag2S B. S C. Ag D. SO2
10.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
B. 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干冰”灭火器扑灭
C. “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 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势
11. 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等于20g
B.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还会有11g丙物质生成
12.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过氧乙酸(CH3COOOH)成为杀死新冠病毒的一种有效消毒剂之一。下列有过氧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过氧乙酸由9个原子构成
B. 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分子
C.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D. 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0分)
13.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
(2)氖气______;
(3)4个铝离子______;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4.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汞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汞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
(4)当E中x=12时,该粒子属于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15. 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氧,③铜,④冰水共存物,⑤高锰酸钾,⑥二氧化碳,⑦氯化钾,⑧过氧化氢,⑨澄清石灰水,⑩氢气。
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4)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16.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河流水质情况调查”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现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河流某段取出水样,观察,发现比较浑浊,老师建议首先采用明矾净化。明矾的作用是______。
(2)将用明矾处理后的水经过______操作可得澄清的水,用______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取上述处理后的水放入试管中,滴加1~2滴肥皂水并振荡,未见产生大量泡沫,说明该河流水是______(填“硬水”或“软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17. 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说明下列问题:
(1)吸烟者常给周围的人带来被动吸烟的危害说明______。
(2)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______。
(3)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_。
(4)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有______。
(5)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18. 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尽量拉开距离),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白磷A、白磷B、红磷C中不能燃烧的是______。
(2)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
(3)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中70℃热水的作用:______(两点)。
(4)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9. 根据工业制取氨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个C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2)反应中B、C的分子个数比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四、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化学式为NO)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NO不稳定,易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2)。
实验室用铜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备NO.工业上可用氨气与氧气为原料,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制得一氧化氮。
汽车尾气(含有CO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CO与NO 反应,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
NO被发现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NO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
(2)NO不稳定的原因是______。
(3)NO可用______ 法收集。
(4)治理N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NO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21.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试管A和试管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
(2)实验二的目的是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止水夹没有夹紧可能导致测量结果______(填“偏低”或“偏高”)。
(3)实验三为蒸发食盐水的实验。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4)在实验四中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22.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______装置组合(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组装好仪器后,装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
(3)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若选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______。
23.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实验回顾】166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打开容器盖冷却后称量,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总质量增加了,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
(1)你认为质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将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在密闭容器里称量,发现总质量和煅烧前没有变化。
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得到了与罗蒙诺索夫相同的结论。
【实验重现】九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在期中复习时,来到化学实验室亲自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再次探究,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1: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2: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使稀盐酸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
实验3: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称量,然后使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称量。(化学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
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反应前称重质量
9.6g
212.6g
118.4g
反应后称重质量
16.0g
212.4g
118.4g
(2)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1和实验2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______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到的启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______。
(5)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物质种类 ②元素的化合价 ③原子种类 ④分子种类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数目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4. 小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常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剂。为测定某小苏打样品的纯度,现取样品10g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杂质不参加反应),共收集到二氧化碳2.2g,求样品中小苏打的纯度。(提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 △ Na2CO3+H2O+CO2↑)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蔗糖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用风筒吹干湿头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牛奶变质了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将氧气加压液化贮存在钢瓶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蔗糖溶于水、用风筒吹干湿头发、将氧气加压液化贮存在钢瓶内,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C
【解析】解:蒸馏水中不适合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没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蒸馏水中不含“氧”,此处的“氧”是指氧分子。
故选:C。
根据蒸馏水中不适合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没有氧气,结合氧气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蒸馏水中不适合养鱼的原因、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硅元素。
故选:B。
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
B、闻气体气味方法:用手扇少量气体闻,不能将鼻孔凑到瓶口闻气体气味。故B正确;
C、天平的使用方法:左物右码,且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故C错;
D、酒精灯的熄灭方法: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D错。
故选:B。
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
B、根据闻气体气味方法考虑;
C、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考虑;
D、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考虑。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故选:B。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答案】D
【解析】解:A、禁止开私家车出行是不现实的,故A做法不正确;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体,故B做法不正确;
C、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未经处理就用于农业灌溉,故C做法不正确;
D、为节约能源,人走关灯、少开空调,故D做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禁止开私家车是不现实的分析;
B、根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体分析;
C、根据工业废水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分析;
D、根据节约资源的措施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答案】D
【解析】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粉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8.【答案】A
【解析】解:A、氧元素显−2,钾元素显+1,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4+1×2=0,则x=+6。
B、氯元素显−1,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2+y=0,则y=+2。
C、氧元素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3+2z=0,则z=+3。
D、硫酸根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m,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m+(−2)×3=0,则m=+3。
故选:A。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9.【答案】A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硫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
故选:A。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汽油属于易燃物,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使用手机会产生电火花,为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在禁止使用手机,故正确。
B、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火灾,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温度达到了木材的着火点,而木材的着火点是一定的,不能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正确。
故选:C。
A、根据汽油属于易燃物,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进行分析判断;
B、D、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丙的质量增加了32g−10g=22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2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0g−2g=18g;由质量守恒定律,甲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2g+18g=40g,故x的数值为60g−40g=20g。
A、x等于20g,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2g:18g=11:9,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40g:22g=20:11,x等于20g,则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还会有11g丙物质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2.【答案】D
【解析】解:A.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1个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2H Ne 4Al3+ Fe+32O3
【解析】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
(2)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Ne。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铝离子可表示为4Al3+.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可表示为Fe+32O3。
故答案为:
(1)2H;
(2)Ne;
(3)4Al3+;
(4)Fe+32O3。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答案】金属 80 CE BC 阳离子
【解析】解:(1)汞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故填:金属。
(2)汞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0.
故填:80.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CE,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是因为它们核内质子数相等。
故填:CE;BC。
(4)当E中x=12时,该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是阳离子。
故填:阳离子。
(1)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4)带正电荷的离子是阳离子。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5.【答案】①⑨ ④⑤⑥⑦⑧ ④⑥⑧ ②③⑩
【解析】解:①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液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③铜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④冰水共存物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⑤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⑥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⑦氯化钾中没有氧元素,属于化合物,⑧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⑨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⑩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1)①⑨;
(2)④⑤⑥⑦⑧;
(3)④⑥⑧;
(4)②③⑩.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6.【答案】吸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 过滤 活性炭 硬水 煮沸
【解析】解:(1)明矾溶于水后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
故填:吸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
(2)将用明矾处理后的水经过滤操作可除去其中不溶性杂质,得澄清的水,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故填:过滤;活性炭;
(3)取上述过滤后的水放在大试管中,滴加1~2滴肥皂水并振荡,未见产生大量泡沫,说明该河流水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硬水;煮沸。
(1)根据明矾净化水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过滤和活性炭的作用分析;
(3)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17.【答案】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很小 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解:(1)吸烟者常给周围的人带来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而危害健康.
(2)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3)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4)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有氢原子和氧原子。
(5)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2)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很小;(4)氢原子和氧原子;(5)分子构成不同.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答案】白磷B和红磷C 白磷A燃烧,产生白烟,温度计的示数上升 使白磷B隔绝氧气,使白磷A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4P+5O2− 点燃 2P2O5
【解析】解:(1)白磷A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发生了燃烧;白磷B的温度虽然达到其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没有发生燃烧;红磷C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没有发生燃烧;故填:白磷B和红磷C;
(2)白磷A既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白磷A燃烧,燃烧放出热量,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故填:白磷A燃烧,产生白烟,温度计的示数上升;
(3)锥形瓶中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温度都达到了着火点,但一个与氧气接触,一个在水下与氧气不接触,所以验证的条件是否与氧气接触,因此水的作用是使白磷B隔绝氧气,使白磷A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故填:使白磷B隔绝氧气,使白磷A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4)在点燃的条件下,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2P2O5;故填:4P+5O2− 点燃 2P2O5。
(1)根据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来考虑;
(2)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燃烧放出热量来分析;
(3)根据实验的目的以及水的作用来分析;
(4)根据磷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
19.【答案】4 3:2 N2+3H2− 一定条件 2NH3 化合反应
【解析】解:(1)1个C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故填:4.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一定条件 2NH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B、C的分子个数比是3:2。
故填:3:2。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一定条件 2NH3,是化合反应。
故填:N2+3H2− 一定条件 2NH3;化合反应。
(1)根据分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3)一定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1)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
(2)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2);
(3)排水;
(4)2CO+2NO− 催化剂 2CO2+N2;
(5)调节心、脑血管等。
【解析】解:(1)NO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
(2)NO不稳定,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2);
(3)NO可用排水法收集,因为它微溶于水;
(4)CO与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催化剂 2CO2+N2;
(5)NO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调节心、脑血管等;
故答案为:
(1)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
(2)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2);
(3)排水;
(4)2CO+2NO− 催化剂 2CO2+N2;
(5)调节心、脑血管等。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NO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
(2)NO在空气一定条件下会转变成二氧化氮(NO2);
(3)NO可用排水法收集;
(4)CO与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配平即可;
(5)NO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调节心、脑血管等。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理性质和方程式书写,熟悉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21.【答案】2:1 氧气 偏高 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飞溅 防止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解析】解:(1)实验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试管A和试管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故填:2:1;氧气。
(2)实验二的目的是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止水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从而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故填:偏高。
(3)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飞溅。
故填: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飞溅。
(4)在实验四中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故填:防止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2)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从而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3)玻璃棒用途: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
(4)在实验四中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2.【答案】长颈漏斗 集气瓶 AD 2KMnO4− △ K2MnO4+MnO2+O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H2O2− MnO2 2H2O+O2↑ 作催化剂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解析】解:(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仪器②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用A装置制取;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即收集装置为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 K2MnO4+MnO2+O2↑.
在组装好仪器后,装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可能导致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2H2O+O2↑.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作催化剂。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利用图F装置作为收集装置,那么氧气应该从a进入集气瓶,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集气瓶;
(2)AD;2KMnO4− △ K2MnO4+MnO2+O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2H2O2− MnO2 2H2O+O2↑;作催化剂;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结合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氧气参加了反应 2Mg+O2− 点燃 2MgO 符合 3 在密封装置中进行 ③⑥
【解析】解:(1)质量增大的原因是氧气参加了反应。
故填:氧气参加了反应。
(2)实验1中,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点燃 2MgO。
故填:2Mg+O2− 点燃 2MgO。
(3)实验1和实验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个数都不变,实验3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故填:符合;3.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到的启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在密封装置中进行。
故填:在密封装置中进行。
(5)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
故填:③⑥。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4.【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 △ Na2CO3+H2O+CO2↑
168 44
x 2.2g
168x=442.2g
x=8.4g
样品中小苏打的纯度为8.4g10g×100%=84%。
答:样品中小苏打的纯度为84%。
【解析】由题意,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 △ Na2CO3+H2O+CO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小苏打的纯度。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辽宁省辽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辽宁省辽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8g/L,空气的密度约为1,【答案】A,【答案】D,【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检测指标.PM2,4g固体,【答案】A,【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