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试卷讲评 学案 5 次下载
-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学案 学案 4 次下载
- 期中试卷讲评(下)同步练习 学案 3 次下载
- 期中试卷讲评(下) 学案 3 次下载
- 写景抒情散文鉴赏要点 学案 学案 5 次下载
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
展开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
一、重点
1. 知识与技能:掌握高考常考的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要求既能够推断其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难点
(1)判断句;(2)被动句;(3)倒装句;(4)省略句;(5)固定句式。
一、整体感知
要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1. 看整体
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是先要把握住的。不要急于做题,也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首先要弄清文章整体的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
2. 整体看
不要以为阅读完文本材料,就算整体把握了。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试题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尾注及题目,看这些项目为整体把握文章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总之,就是要看标题,看正文,看出处,看注释,看试题。全都看完了,才能做到整体把握文意。
二、重点研读
1. 重点一: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是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但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①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当奴隶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二是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三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四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②鱼肉缙绅 鱼肉:以……为鱼肉
③君子病无能焉 病:以……为病
五是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得:收获、心得
②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收藏、经营的)金玉珍珠
六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
③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七是动词的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八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②险以远,则至者少 “险”“远”:险峻、距离远的地方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九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②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 穷:揭穿
③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多:推崇,赞许
十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②昂其直,居为奇货 昂:使……高昂
十一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②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奇怪
③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十二是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
③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
2. 重点二:文言文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2)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①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②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③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
(3)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4)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四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宾语前置◆
分类 | 格式 | 例句 | |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①宾语必须是代词 ②全句必须是否定句 | 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多年来辛劳地将你喂养得又肥又大,而你却不顾我的死活。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⑥毋吾以也 译文:不能因为我 成语: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宾语放在动词前面 | 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
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 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 |
用“之”“是”作标志
| 主+宾+之(是)+动 | 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③唯马首是瞻(《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成语:唯利是图、唯贤是用 | |
“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 | “相”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 |
“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
| “见”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 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世了)。 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 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 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 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
◆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作为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格式 | 例句 |
动+以+宾 | 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
动+于(乎,相当于“于”)+宾 |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
形+于+宾
| 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年长(大)。 |
◆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格式 | 例句 |
中心词+定语+者 |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并能回来复命的人。 |
中心词+之+定语+者 | 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
中心词+之+定语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
中心词+而+定语+者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 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
中心词+数量定语 |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
(答题时间:30分钟)
宾语前置句练习题:
一、按下列要求做题。
1. 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 何以知之?
B. 未之有也。
C.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 唯才是举。
2. 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 君安与项伯有故?
B. 唯余马首是瞻。
C. 君何以知燕王?
D. 寂寥而莫我知也。
二、请翻译下列文言句子,并指出宾语前置的条件。
1. 大王来何操?
2. 沛公安在?
3. 何陋之有?
4.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5.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7. 古之人不余欺也。
定语后置句练习题:
一、选出下列各项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 疆土之新辟者,移民以居之。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其形式。
①中心词+之+定语+者;
②中心词+而+定语+者;
③中心词+之+定语。
④中心词+定语+者
1.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2.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3.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状语后置句练习题:
翻译下列状语后置句。
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宾语前置句练习题
一、1. C(A. “以何”。B. “有之”。D. “举才”。)
2. A(A. “瞻余马首”。C. “以何”。D. “知我”。)
二、1. 大王来时拿什么礼物?
条件: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 沛公在哪里?
条件: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 有什么简陋的?
条件:“之”是提宾的标志。
4. 好像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功劳!
条件:“之”是提宾的标志。
5. 不理解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条件:“之”是提宾的标志
6. 离开我三十里,只听从命令。
条件:“之”是提宾的标志。
7. 古代人没有欺骗我。
条件:否定句中,宾语是代词,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句练习题
一、B(此项为判断句)
二、1. 村中有一个多事的少年驯养了一只蟋蟀。
形式:中心词+定语+者
2. 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随着歌声而应和伴奏。
形式:中心词+定语+者
3. 能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全国这样大的地方,有几个人呢?
形式:中心词+而+定语+者
4.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形式:中心词+之+定语
5. 铿然有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
形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状语后置句练习题:
1. 月亮从东山的上面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徘徊。
2. 州官登门,催促之心比星火还急。
3. 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背着或头顶着重物在路上走了。
2023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满分答题指导: 这是一份2023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满分答题指导,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言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文言文 论说 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文言文 论说 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论”“说”这种文体,高考真题分析,练习题举例,相关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元音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元音导学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