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双击训练(含答案解析)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双击训练 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航天 A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双击训练 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航天 A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万有引力与航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双击训练
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航天 A卷
1.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
C.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D.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是相同的
2.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点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如图所示是牛顿设想的一颗卫星,它沿椭圆轨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球心与椭圆的中心重合
B.卫星在近地点的速率小于在远地点的速率
C.卫星在远地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近地点的加速度
D.卫星与椭圆中心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2019年10月28日发生了天王星冲日现象,即太阳、地球、天王星处于同一直线,此时最适合观察天王星.已知日地距离为,天王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分别为T和,则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 )
A. B. C. D.
4.一颗在赤道上空做匀速圆周运行的人造卫星,其所在高度处对应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四分之一,则某一时刻该卫星观测到的赤道的最大弧长为(已知地球半径为R)( )
A. B. C. D.
5.已知地球半径为R,静置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地球同步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大小为,引力常量为G.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地球质量 B.地球质量
C.向心加速度之比 D.向心加速度之比
6.2019年10月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其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高分十号”卫星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半径是、周期是,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径是、周期是.若将两者的运转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地球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卫星沿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a是极地轨道卫星,在地球两极上空约1 000 km处运行;b是低轨道卫星,距地球表面高度与a相等;c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
A.的周期比c大 B.的向心力一定相等
C.的速度大小相等 D.的向心加速度比c小
8.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它的发现使“太空电梯”的制造成为可能,人类将有望通过“太空电梯”进入太空.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延伸到太空的电梯,电梯始终相对地面静止.如图所示,假设某物体B乘坐太空电梯到达了图示的位置并停在此处,与同高度运行的卫星A、地球同步卫星C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的角速度大于卫星A的角速度 B.物体B的线速度大于卫星A的线速度
C.物体B的线速度大于卫星C的线速度 D.若物体B突然脱离电梯,B将做近心运动
9.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数十颗卫星构成,目前已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相关服务。设想其中一颗人造卫星在发射过程中,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轨道1与在轨道2运行比较,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不同
B.在轨道1与在轨道2运行比较,卫星在P点的动量不同
C.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能
10.甲、乙两颗人造卫星质量相等,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甲的轨道半径是乙的2倍.下列应用公式进行的推论正确的有( )
A.由可知,甲的速度是乙的倍 B.由可知,甲的向心加速度是乙的2倍
C.由可知,甲的向心力是乙的 D.由可知,甲的周期是乙的倍
11.如图所示,人造卫星P(可视为质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卫星运动轨道平面内,过卫星P作地球的两条切线,两条切线的夹角为θ,设卫星P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线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θ越大,T越小
B.θ越小,v越大
C.若测得T和θ,则地球的密度为
D.若测得T和θ,则地球的密度为
12.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速度为v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为时,探测器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半径比约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B.同一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
C.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
D.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增大
13.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1400光年.如果将开普勒–452b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为该星球的自转轴线.是该星球表面的两点,它们与地心O的连线与地轴的夹角分别为;在两点分别放置质量为的两物体.设该星球的自转周期为T,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B.若不考虑该星球自转,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测质量为的物体,平衡时示数为F,则星球的质量为
C.放在两处的物体随星球自转的向心力之比为
D.放在两处的物体随星球自转的向心力之比为
14.如图所示为两颗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示意图,卫星a的运行轨道为椭圆;b为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轨道为圆形,P为两卫星轨道的切点.分别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卫星在各自的轨道上正常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的周期可能相等
B.卫星a在由近地点Q向远地点P运动的过程中,引力势能逐渐增大
C.卫星b经过P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卫星a经过P点时的速率
D.卫星b经过P点时的向心力一定等于卫星a经过P点时的向心力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选项A、B错误,C正确;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是不相同的,选项D错误.
2.答案:C
解析:地球的球心与椭圆的一个焦点重合,选项A错误;根据卫星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可知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大于在远地点的动能,根据动能公式,可知卫星在近地点的速率大于在远地点的速率,选项B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卫星在远地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近地点的加速度,选项C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卫星与地球中心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选项D错误.
3.答案:A
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其所需向心力,有,,联立解得,A正确.(也可直接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出)
4.答案:A
解析:卫星所在高度处有,在地球表面处有,因为,解得,如图所示,图中,即,则某一时刻该卫星观测到的赤道的最大弧度为,则观测到的赤道的最大弧长为,A正确.
5.答案:A
解析: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地球质量,A正确;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有,解得地球质量;B错误;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也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所以地球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相等,根据得,C、D错误.
6.答案:A
解析: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高分十号”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联立解得地球质量和太阳质量之比,故A正确.
7.答案:C
解析: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公式得,则的周期比c的小,A错误;由于的质量关系未知,则的向心力大小无法确定,B错误;由公式得,的速度大小相等,C正确;由公式得,的向心加速度比c的向心加速度大,D错误。
8.答案:D
解析:对卫星A和同步卫星C的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由于,所以,由于太空电梯始终与地面相对静止,故物体B的角速度与同步卫星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即,所以,选项A错误;根据,,可知物体B的线速度小于卫星A的线速度,选项B错误;根据,可知物体B的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C的线速度,选项C错误;若物体B突然脱离电梯,由于,故,B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其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B将做近心运动,选项D正确.
9.答案:B
解析:由得,显然卫星不论在轨道1上过P点,还是在轨道2上过P点,加速度都相同,A错误。卫星在轨道1上过P点后做近心运动,则有,解得;卫星在轨道2上过P点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有,解得,所以,由动量公式可知,B正确。卫星在轨道2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因此卫星在轨道2上任何位置的加速度都不相同,C错误。卫星在轨道1上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引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引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D错误。
10.答案:CD
解析:两卫星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甲的轨道半径是乙的2倍,由,可得,则乙的速度是甲的倍,选项A错误;由可得,则乙的向心加速度是甲的4倍,选项B错误;由,结合两人造卫星质量相等,可知甲的向心力是乙的,选项C正确;两卫星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且甲的轨道半径是乙的2倍,结合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甲的周期是乙的倍,选项D正确。
11.答案:AD
解析:由,得,由几何关系得,因地球半径不变,夹角θ越大,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小,则T就越小,A正确;夹角θ越小,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v就越小,B错误;若测得T和θ,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有,求得地球的质量,地球的体积,又,联立解得,C错误,D正确.
12.答案:BD
解析:当探测器绕星球表面做圆周运动时有为星球半径,M为星球质量,m为探测器的质量,则,,探测器脱离星球所需的发射速度与星球的质量和半径有关,与探测器的质量无关,地球、火星的质量与半径之比不同,故脱离两星球所需的发射速度不相等,故A、C错误;探测器在星球表面受到的引力为,根据题给数据可知,同一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大于在火星表面受到的引力,故B正确;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负功,则探测器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故D正确.
13.答案:BC
解析: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而是该星球自转的最大线速度,所以A错误;若不考虑该星球自转,B处的重力加速度,由得,B正确;放在两处的物体随星球自转的向心力分别为,,则,C正确,D错误.
14.答案:BC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结合b的轨道半径大于a的轨道半长轴,可知卫星b的周期一定大于卫星a的周期,选项A错误;卫星a由近地点Q向远地点P运动的过程中,离地面越来越远,引力做负功,引力势能逐渐增大,选项B正确;因为卫星a在椭圆轨道上经过P点要加速才能进入圆形轨道,故卫星b在圆形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大于卫星a在椭圆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选项C正确;由于不知道两颗卫星的质量关系,所以不能判断出二者在P点受到的向心力的大小,选项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届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双击训练 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航天 B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万有引力与航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双击训练 专题十八 近代物理 A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代物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双击训练 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航天 A卷,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