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讲评(含答案)(人教版必修2)
展开下学期期中试卷
(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
A. B.
C. D.
2. 硅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B. 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
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D. 硅在地壳中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3. 下列关于硫及含硫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O2的漂白原理与次氯酸相同
B.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3
C. 浓硫酸可以干燥H2、NH3、CO2等气体
D. 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因此可用铁槽车储运浓硫酸
4. 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
B. 物质燃烧可看成“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C. 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D. 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5. 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 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 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SO4溶液
C. 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D. 正极为Ag,负极为Cu,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6.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置于1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1. 2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 2 mol/(L·s)
B. 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 6 mol/(L·s)
C. 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D. 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 6 mol/L
7.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A.
Fe
FeCl3
FeCl2
B.
Cl2
NaClO
NaCl
C.
Si
SiO2
H2SiO3
D.
HNO3
NO
NO2
8. 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
A. HCl、CO2、H2 B. CO2、H2、H2O
C. CO、H2、NH3 D. HCl、CO、H2O
9. 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制取SO2 B. 验证漂白性 C. 收集SO2 D. 尾气处理
10. 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B. H2O2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C.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1. 将5. 6 g铁粉投入足量的100 mL 2 mol·L-1稀硫酸中,2 min时铁粉刚好完全溶解。下列有关这个反应的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
A. 铁的反应速率=0. 5 mol·L-1·min-1
B. 硫酸的反应速率=0. 25 mol·L-1·min-1
C. 硫酸亚铁的生成速率=0. 5 mol·L-1·min-1
D. 氢气的反应速率=0. 5 mol·L-1·min-1
12. 已知反应P+Q=M+N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断裂P和Q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M和N中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B. P和Q的总能量大于M和N的总能量
C. P和Q的总能量小于M和N的总能量
D.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13. 已知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加压可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
B.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
C. 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进行反应,反应完成时放出的热量为92 kJ
D. 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N2,同时消耗3 mol H2,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4. Mg—Ag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负极反应式Mg - 2e- = Mg2+
B. 正极反应式为Ag+ + e- = Ag
C. 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D. 负极发生副反应Mg + 2H2O = Mg(OH)2 + H2↑
15. 在4L密闭容器中充入6 mol A气体和5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2C(g)+xD(g),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molC,经测定,D的浓度为0. 5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1
B. B的转化率为20%
C. 平衡时A浓度为1. 50mol·L-1
D. 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85%
16. 1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 1mol/L和0. 4mol/L。若向该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 )
A. 2. 4g B. 3. 2g
C. 6. 4g D. 9. 6g
17. 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 时放出57. 3 kJ热量,用500 mL 0. 6 mol·L-1的稀硫酸跟含1 mol NaOH的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 )
A. 68. 76 kJ B. 57. 3 kJ
C. 34. 38 kJ D. 17. 19 kJ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大题,共46分)
18. (14分)几种含硅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试判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1分)如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能量(kJ)
243
193
151
431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______。
A. H2 B. Cl2 C. Br2 D. 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
A. HCl B. HBr C. HI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
20. (14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 + Cu = Cu2+ + 2Ag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
(2)银电极为原电池的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______电极。
(4)当电极X质量减少1. 6g时,银电极增重______g
21. (10分)将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碘蒸气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 + I2 2HI(正反应放热),反应经过5min,测得碘化氢的浓度为0. 5mol/L,碘蒸气的浓度为0. 25mol/L。请填写以下空白:
(1)5min内v(HI)=__________;氢气的起始浓度为__________。
(2)5min末,碘蒸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3)5min末,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下学期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1. 【答案】B
【解析】A. 该装置中,两个金属电极相同,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错误;
B,该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Zn作负极,Cu作正极,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 该装置中,两个金属电极相同,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C错误;D. 该装置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D错误;
2. 【答案】A
【解析】A. 硅酸钠不支持燃烧,高温不易分解,所以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故A正确;
B. 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所以水晶项链不是硅酸盐制品,故B错误;
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单质,故C错误;
D. 硅在地壳中主要以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硅是亲氧元素,在地壳中没有游离态,故D错误;
故选A。
3. 【答案】D
【解析】A.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利用有色物质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所以二者漂白原理不同,故A错误;
B.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故B错误;
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及还原性气体,碱性气体如氨气,还原性气体如硫化氢,故C错误;
D.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行,故D正确。
故选D。
4. 【答案】C
【解析】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A正确;物质燃烧可看成“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B正确;N2内部存在NN三键,分子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C错误;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正确。
5. 【答案】A
【解析】由2Fe3++Fe=3Fe2+得出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可知负极材料为铁,正极材料为比铁不活泼的导体,电解质溶液中必须有Fe3+,A正确。
6.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计算出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 6 mol/(L·s),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 3 mol/(L·s),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1. 4 mol/L,故2 s时A的转化率为30%。故A、B、D选项错误。
7. 【答案】C
【解析】A项FeFeCl3FeCl2Fe;B项Cl2NaClONaClCl2;C项SiSiO2,但SiO2不能直接生成H2SiO3;D项HNO3NONO2HNO3。
8. 【答案】A
【解析】结合题中现象即可作出判断。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通过Ba(OH)2溶液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HCl和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变红)产生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物质说明气体中含有H2,综合考虑即可得出答案。
9. 【答案】B
【解析】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A. 稀硫酸和铜不反应,应用浓硫酸和铜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气体,故A错误;
B.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操作符合要求,可达到实验目的,故B正确;
C. 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故C错误;
D. 二氧化硫不溶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且防止倒吸,故D错误。
故选:B。
10. 【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热效应,A项错误;H2O2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B项错误;根据题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错误,D项正确。
11. 【答案】C
【解析】5. 6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 1mol,故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 1mol,生成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0. 1mol;
A. 铁为固体,不能用于表示反应速率,故A错误;
B. 硫酸的反应速率==0. 5mol/(L•min),故B错误;
C. 硫酸亚铁的反应速率=硫酸的反应速率=0. 5mol/(L•min),故C正确;
D. 氢气为气体,必须在密闭容器中方可用于表示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2. 【答案】C
【解析】从物质储存能量来分析:各种物质都储存化学能,不同的物质所包含的化学能各不相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有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C选项错误。A、B、D选项正确。
13. 【答案】C
【解析】加压、升温可使反应速率加快,A、B正确;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故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进行反应,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应小于92 kJ,C错误;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N2,同时消耗3 mol H2,说明v(正)=v(逆),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14. 【答案】B
【解析】该电池中还原性较强的Mg为负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氧化性较强的AgCl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gCl是难溶性盐,则正极反应式为AgCl + e- = Ag + Cl-,B项错误;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C项正确;该原电池反应为放热反应,镁与热水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Mg(OH)2和H2,D项正确。
【思路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该电池的反应原理可看作Mg与AgCl发生置换反应,注意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出现“发热”现象。
15. 【答案】B
【解析】
n(D)=0. 5 mol·L-1×4 L=2 mol,所以x=2。
3 A(g)+B(g)2 C(g)+2 D(g)
起始/mol 6 5 0 0
变化/mol 3 1 2 2
平衡/mol 3 4 2 2
B的转化率=×100%=20%,c(A)平=3/4=0. 75 mol·L-1,n平=(3+4+2+2)mol=11 mol=n始=6 mol+5 mol=11 mol。总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不变。故选B。
16. 【答案】D
【解析】混合溶液中n(NO)=0. 1mol,n(H+)=0. 9mol,3Cu+8H++2NO=3Cu2++2NO↑+4H2O,最多溶解Cu:0. 15mol× 64g/mol=9. 6g。
17.【答案】C
【解析】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生成H2O的物质的量,再根据中和热去求上述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NaOH(aq)+H2SO4(aq) = Na2SO4(aq)+H2O(l);
放出57. 3 kJ的热量。
生成的水为n(H2O)=500 mL×10-3 L·mL-1× 0. 6 mol·L-1×2=0. 6 mol,中和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为:0. 6 mol×57. 3 kJ·mol-1=34. 38 kJ。
18. 【答案】(1)Si SiO2 Na2SiO3 CaSiO3 Hi2SO3
(2)①SiO2+2CSi+2CO↑
②SiO2+CaOCaSiO3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为B与碳强热生成A,A是含硅的物质,且能与NaOH反应可得A为Si,B为SiO2,C为Na2SiO3,D为CaSiO3,E为H2SiO3。
19. 【答案】(1)A (2)A (3)放热反应 (4)Cl2
【解析】(1)、(2)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越大,则物质越稳定,所具有的能量越低。(3)、(4)以氯元素为例计算断开1 mol Cl—Cl键和H—H键需吸收能量:243 kJ+436 kJ=679 kJ,而形成 2 mol HCl放出的能量为2×431 kJ=862 kJ,所以在 Cl2+H2 =2HCl反应中放出862 kJ-679 kJ=183 kJ的热量,同理可计算在Br2+H2 = 2HBr、I2+H2 = 2HI反应中分别放出103 kJ、9 kJ的热量。
20. 【答案】(1)Cu AgNO3溶液
(2)正 Ag+ + e- = Ag 氧化
(3)Ag (4)5. 4
【解析】(1)由原电池反应2Ag+ + Cu = Cu2+ + 2Ag知,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银溶液,则电极X的材料是铜,电解质溶液Y是AgNO3溶液。
(2)由(1)知,银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g+ + e- = Ag,X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3)Cu是负极,Ag是正极,Cu失去的电子经外电路流向正极(Ag电极)
(4)1. 6g铜的物质的量为0. 025mol,根据反应2Ag+ + Cu = Cu2+ + 2Ag,可知银电极增加的质量实际上是生成的金属银的质量,为0. 025 mol×2×108 g/mol =5. 4g
21. 【答案】(1)0. 1mol/L•min 0. 5mol /L (2)50% (3)25%
【解析】由于起始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碘蒸气,故5min后测得的碘化氢浓度也是5min内的碘化氢转化浓度,根据方程式可确定如下关系:
H2 + I2 2HI
起始浓度(mol/L): 0. 5 0. 5 0
转化浓度(mol/L): 0. 25 0. 25 0. 5
5min后浓度(mol/L): 0. 25 0. 25 0. 5
(1)5min内,v(HI)= △c/△t=0. 5mol/L/5min=0. 1mol/L•min。
(2)5min末,碘蒸气的转化率为0. 25mol/L/0. 5 mol/L ×100%=50%。
(3)5min末,氢气的体积分数为0. 25mol/L/1 mol/L ×100%=25%。
高中化学必修2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共11页。
高中化学必修2 精品试卷: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01新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精品试卷: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01新全解全析),共10页。
高中化学必修2 精品试卷: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02新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精品试卷: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02新全解全析),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