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法律为我们护航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法律为我们护航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案例导入,场景激趣,问题导读,新知探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法律为我们护航 知识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受国家特殊保护的原因。2.知道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相关法律及其规定,感受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3.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能力目标运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律对青少年的关爱,增强珍惜权利、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重点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难点增强珍惜权利、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教师准备:根据教材“探究与分享”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搜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名称和规定。 一、案例导入,场景激趣教师多媒体展示此材料:2015年4月3日,南京市民徐某在网上发布了数张一名男童遍体鳞伤,疑似遭虐待的照片,引发了一场“养母疑似殴打养子”的轩然大波。几天后,养母李某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后变更为取保候审。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以李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向浦口区法院提出公诉。2015年9月30日下午2点,江苏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李征琴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请学生思考:材料表明谁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教师提示:司法机关。教师总结:2014年召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指出未成年人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法律为我们护航”这一话题。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教师多媒体播放或请学生阅读教材P95“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请学生思考:(1)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还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与关爱?教师提示:有来自家庭方面的保护、学校方面的保护、社会方面的保护、司法方面的保护等。(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教师提示:①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2.保护措施【过渡语】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呢?教师提示:可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未成年人自身等角度进行回答。【相关链接】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以正确、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尽到家长的监护职责。学校:定期开展有关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讲座,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等;做好消防、地震等各种安全演练。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知识拓展】国家制定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他们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关注、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为了防止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用法律规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的保护。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制定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就显得十分必要。(二)感受法的关爱教师多媒体播放或请学生阅读教材P98“相关链接”。请学生思考:(1)你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关爱和保护的法律法规?教师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置了几道防线?教师提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知识拓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四大保护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①家庭保护:家长和监护人不许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不得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父母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等。②学校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保证人身安全和健康;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等。③社会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与健康、荣誉权、智力成果权;保护有特殊天赋和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公共场所优惠开放。④司法保护: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不公开;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判决前,不许进行新闻报道;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人民法院在审理继承案件时,应当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等。1.家庭保护即家庭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抚养、监护的职责。报道一:小军(化名)——纵火少年犯之一,年仅13岁。在他不满1岁时,父母离异。当时,法院将他判归父亲抚养。由于父亲阻拦,小军再没见过母亲。之后父亲对他不管不问,还经常打他,他的手掌经常肿得“跟馒头似的”,手上还留有伤痕。后来,父亲又开始吸毒,被劳教一年半,听到这个消息的小军只是默默流泪,自认倒霉。对于家庭教育问题,小军爷爷表示:“家长对孩子没有尽到责任。”结合材料,请学生思考问题:①小军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②家长应对孩子尽到怎样的责任?③在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现哪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教师总结: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没有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②在生活上,给予孩子关心照顾;在思想上,给予孩子教育培养。③可能会出现家长对未成年人施压、随意打骂未成年人、让未成年人辍学务工、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歧视残疾的未成年人、溺婴、弃婴等现象。【过渡语】家庭是我们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性格、道德品质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当我们遭受家庭侵害时,应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应该像小军一样,只是默默流泪,自认倒霉。对于小军来说,最基本的家庭保护防线在他面前第一个就被冲垮了,让我们继续看报道二中的案例。2.学校保护即学校等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对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报道二:新学期开学了,小军每天准时离开家,晚上很晚回来。但爷爷还是对他产生怀疑,因为他从来不拿书包,书也没翻过。一天,爷爷委托邻居找到学校,才知道这学期开学老师根本没有见过他。老师说:“家长干什么吃的,孩子上没上学不知道?”小军爷爷听到这些话的第一反应是:校长、老师干什么吃的?缺一个学生难道不知道,孩子不上学也不问问原因,也不及时告诉我们,把责任都推给家长?小军曾说:“派出所到学校找过我后,老师就对我很冷淡,同学都挤兑我,我不愿意上学了。”之后在学校里再也找不到小军的身影了。结合材料,请学生思考问题:①在这则案例时,小军走上犯罪道路除了和家庭有关外,还和什么有关?②学校应该怎样做呢?③联系实际,说说学校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如何做?教师总结:①还和学校没有对未成年人及时进行教育,使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护有关。②学校应对其及时进行教育,做好心理咨询,疏解其心理困惑。③召开运动会、建立心理咨询室等。【过渡语】除了家庭之外,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地方就是学校!如果学校教育不当,对未成年人保护不够,也会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受阻。就像报道二中的小军一样,他的第二道保护防线也被冲垮了,让我们继续看报道三中的案例。3.社会保护即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报道三:小军居住的小区有很多网吧,上面贴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每次,爷爷去网吧找小军,网吧都不让进,说“这里没有未成年人”。可碰到小军时,他却说:“我在里面呆了一天一夜。”结合材料,请学生思考问题:①在这则案例中,小军经常去网吧又和社会有怎样的关系呢?②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应如何做?③社会上还存在哪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教师总结:①社会疏于对网吧的监管。②全国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对未成年人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全国所有电视台在黄金时段不得播放凶杀暴力的影视剧等。③招童工,游戏室、网吧、营业性舞厅向未成年人开放,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有淫秽暴力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等。【过渡语】未成年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它们都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影响。未成年人各方面都不成熟,报道三中的小军由于没有得到一定的社会保护,加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才经常去网吧。可见,他的第三道保护防线也被冲垮了,让我们再来看看报道四中的案例。4.司法保护即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报道四:“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与以往的审理程序不同的是,这起案件的审理程序是不公开的。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作出判决,四名少年犯均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其中,小军(男,13岁)因不满14周岁,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未追究刑事责任,被收容所教养。结合材料,请学生思考问题:①从这则报道中可以看出,对小军实行了什么方面的保护?②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如何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教师总结:①司法保护。②在司法活动中对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应当保护被害人的名誉。三、课堂小结同学们,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给予特殊的保护,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新课讲授,教师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们需要特殊保护,感受法的关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讲授新课,树立法律信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