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校本作业 含答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题,这篇文章带给你什么启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学习关键词:科学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说明文语言特点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两栖(xī) 骨骼(gé) 臀部
B.岛屿(yú) 地壳(qià) 褶皱
C.劫难(jié) 携带(xié) 潮汐
D.衍射(yǎn) 追溯(sù) 不解之迷
【解析】A项,“栖”应读“qī”;B项,“屿”应读“yǔ”;D项,“不解之迷”应为“不解之谜”。
2.下列句子中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
①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 。
②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 。
③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 。
A.细密 紧密 融化B.致密 严密 融化
C.致密 紧密 熔化D.细密 严密 熔化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举例子)
(2)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打比方、列数字)
(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作比较)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阿西莫夫, 美 国科普作家、 科幻小说 家。代表作有《新疆域》《 基地 》等。
(2)《恐龙无处不有》依据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的事实,说明了“ 板块构造 ”理论。《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石子”的 产生 、 特性 、 分布 的介绍,说明了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
5.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干净?日常suǒ事要做得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chuò。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我想你每次接到我的信,连寄书谱的大包,总该有个印象,觉得我的字都写得整整齐齐、清楚明白吧!
(1)以上文段选自《 傅雷家书 》,作者是我国著名 翻译 家。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suǒ(琐)事 调(tiá)和 宽chuò(绰)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所谓学习,难道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吗?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请概括作答。
重视细节,以身作则,爱子情深。
6.班级组织开展以“走进科学,亲近生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同学们对海洋生态环境知之甚少,班主任决定邀请专家到班级开展“海洋生物科普知识”讲座,请你为这次讲座设计一个主题。
示例:普及海洋生物知识,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2)在活动中,晓依同学为大家提供了下面的资料,请你按要求帮助修改。
【甲】由于过度捕捞的原因,鲨鱼数量锐减,有些品种的鲨鱼已面临灭绝。为了保护鲨鱼,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倡议公众减少鱼翅消费,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乙】中国社会调查所的研究声明,食用鱼翅正使全球鲨鱼种群遭遇灭顶之灾。
①【甲】处画线句子句式杂糅,应将“ 的原因 ”删掉。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 声明 ”改为“ 表明 ”。
(3)请你就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两条建议。
示例:①不乱砍伐林木,保护湿地资源;②不穿稀有动物毛皮做的服装。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课内精读
(一)阅读《恐龙无处不有》,回答下面的问题。
7.“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和“迁移”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漂移”是指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此处指大陆漂浮在水面上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适用于动物。互换后,不能准确表达其意,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8.这篇文章带给你什么启示?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二)阅读《被压扁的沙子》“在过去的9年里”到“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9.选文第二、三、四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①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②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
10.选文第二段,“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中的“也许”能否改成“就”?为什么?
不能。“也许”表示推测,说明这并不一定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就”表示肯定,说法过于绝对。“也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1.选文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还有人认为可能是火山喷发引起的。
拓展阅读[分值:18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辽宁本溪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玻璃是一种生活垃圾,它的存在既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环境负荷,造成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又会带来环境污染,还容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伤害和不便。【A】据统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要消耗700~800千克石英砂、100~200千克纯碱和其他化工原料,合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要用去1.1~1.3吨原料,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煤、油和电。更麻烦的是,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有研究表明,玻璃及其制品的自然降解时间可长达4000年。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种降解速度实在是太过漫长。【B】另外,玻璃容易破碎,一旦有人或动物试图吞下或舔食玻璃碎片上残存的食物或饮料,就有可能受到严重伤害。【C】由于玻璃制造和加工等原因,废玻璃中一般含有锌、铜等重金属,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材料二 废玻璃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日用废玻璃(器皿玻璃、灯泡玻璃)和工业废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回收利用废玻璃有什么好处呢?废玻璃加以回收利用,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每回收利用1吨废玻璃,可以节约0.58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1.26吨,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1.16吨。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主要集中在玻璃包装容器方面,如啤酒瓶、饮料瓶等。如果在有效期内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不仅可以提高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啤酒瓶为例,重复使用一个啤酒瓶所节省的能源可以使40瓦的灯泡持续亮4个小时。据了解,目前,占玻璃包装容器产量1/3的包装瓶能够被重复使用。我们必须清楚当前所面临的能源紧缺问题,如果玻璃厂能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的废玻璃这一原料资源,不但可节约能源及纯碱,而且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计算显示,当所用碎玻璃含量占配合料总量的60%时,可减少6%~22%的空气污染,并节约6%的能源。
对于绝大多数废玻璃来说,若要在“来生”重新以玻璃的面目现身,并不像那些废啤酒瓶或是汽水饮料瓶一般“幸运”,它们需要下大力气“洗心革面”,甚至还要回炉“锻炼”一番。
材料三 英国、丹麦、瑞典、瑞士等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玻璃生产企业和城市居民点及其他社会公共场所设置废玻璃回收集装箱,进行废玻璃的回收与利用。英国于1977年底建立了玻璃再生中心,以增大废玻璃的利用率。在德国的城市居民区、公园、商店、工厂、酒吧和其他地点,共设置了5000多个回收集装箱。瑞士在其1100多个大小城镇进行定期的废玻璃回收工作。
几十年来,欧洲多国实施的废玻璃回收计划成效显著。2012年,欧盟对65%的玻璃包装进行了回收,共有255亿个玻璃瓶和玻璃罐被回收,且回收率稳步增长,比利时和瑞士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欧盟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甚至出现了一种能自动分拣各色玻璃的智能玻璃回收箱。如按2001年的回收量推算,西欧每年可节省46%以上的玻璃原料,在能源节约方面相当可观,因为每回收1吨废玻璃,可节约100千克燃料,而且可减少石英砂的用量,促进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摘编自《百科知识》2020年第8期)
1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
B.废玻璃的回收利用没有时间限制,我们可以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有效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C.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对废玻璃加以充分利用,就可以节约能源及纯碱,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D.几十年来,欧盟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促进了环境保护。
【解析】A项,“无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表述有误,材料一原文是“无法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B项,“废玻璃的回收利用没有时间限制”理解有误,材料二原文是“如果在有效期内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可见废玻璃的回收利用是有时间限制的;D项,“几十年来,欧盟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表述有误,材料三原文是“几十年来,欧洲多国实施的废玻璃回收计划成效显著。2012年,欧盟对65%的玻璃包装进行了回收”“比利时和瑞士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故选C项。
13.材料一中A、B、C三处说明顺序不合理,请排列出合理的顺序并说明理由。(4分)
ACB。(1分)理由:这三处应当与材料一首句中所说明的三个方面(既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环境负荷,造成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又会带来环境污染,还容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伤害和不便)的顺序一一对应,并符合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3分)
【解析】材料一是“总—分”结构,第一句为中心句。A处的句子是说生产玻璃制品会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且废玻璃无法自然降解,也难以人为分解、处理;B处的句子是说废玻璃容易给人类或动物带来伤害;C处的句子是说废玻璃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这三处句子应与第一句“既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环境负荷,造成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又会带来环境污染,还容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伤害和不便”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故顺序为ACB,这也符合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14.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
举例子、列数字。(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重复使用玻璃包装容器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或:对废玻璃的回收利用价值极大)。(3分)
15.材料二的第二段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色?请简要分析。(3分)
第二段体现了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1分)该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大多数废玻璃重新回收利用难度很大。(2分)
【解析】品析说明文语言,一般从准确性和生动性两个方面来考虑。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上,如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副词和数量词。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材料二第二段用“来生”“幸运”“洗心革面”“锻炼”等词来形容“废玻璃”,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趣,说明了废玻璃重新回收利用难度大的特点。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说明内容。(3分)
介绍国外对废玻璃的回收利用方法及显著成效。(3分)
【解析】材料三第一段介绍了英国、丹麦等国家回收与利用废玻璃的方法,第二段介绍了“欧洲多国实施的废玻璃回收计划成效显著”。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第13题:辨析说明顺序。
【方法指导】
1.常见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照说明对象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的条理。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按照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等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如建筑物、实体、工艺品等。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常用于事理说明文。逻辑顺序主要有: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④从概括到具体;⑤从主要到次要;⑥从一般到个别;⑦从总到分。
2.判断说明顺序的方法:
(1)明确说明对象。一般来说,事物说明文常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事理说明文常用逻辑顺序。
(2)寻找语言标志。时间顺序的标志是表示朝代、季节、早晚、先后的词语;空间顺序的标志是方位词;逻辑顺序的标志有“首先”“为什么”“原来”“因此”等。
【常考形式】
1.本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
2.文中第×段与第×段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答题模板】
模板1:本文(段)使用了××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模板2:表态(一般回答“不能调换”)。第×段和第×段(与前/后文介绍……的顺序相对应,且)符合由××到××的顺序,调换后不合逻辑,与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不一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恐龙无处不有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文化常识,字词积累,课文结构,内容理解,赏析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三单元11*核舟记同步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