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第一章 海洋概述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展开第一节 地球上的海与洋
【课程标准】读图认识世界海洋的分布大势,了解海与洋的区别。
【学习目标】
1、能在地图上分辨出各大洲、大洋的分布,能说出主要海、海峡、海湾的名称。
2、能将海进行简单分类。
3、会阐述重要海峡、海在海上运输中的战略及经济意义。
【学习过程】
一、世界海洋与陆地分布
活动一:在下图中填上各大洲、大洋的名称,并用“┄ ┄”标出各大洋和大洲的分界线。
二、海与洋的区分
活动二:阅读课本P2,完成下列表格。
三、四大洋概况
四、海、海峡、海湾
活动三:阅读课本P3—P4,完成下列表格。
1、海的分类:
活动四:阅读西亚地图
五、读西亚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C
D
B
E
F
A
(1)填写主要海的名称。
A、 ;B、 ;C、 ;
D、 ;E、 ;F、 ;
(2)上述海中属于边缘海的有 (填字母);属于内陆海的有
(填字母);属于陆间海的有 (填字母)。
2、海峡:连通 与 之间的 天然水道。
3、海湾:洋或海延伸进 ,且深度逐渐 的水域。
活动五:一艘货轮从英国首都伦敦沿最短航线到我国天津港,沿途需经过哪些重要的海?并将它们分类。(内陆海/陆间海/边缘海)
活动六:探讨红海、地中海的战略和经济意义?
【课时评价】
基础过关
1.下列属于陆间海的是
A.地中海 B.阿拉伯海 C.东海 D.日本海
2.以白令海峡为分界线的是
A.大西洋和印度洋 B.印度洋和太平洋 C.太平洋和北冰洋 D.北冰洋和大西洋
3.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达上海港,走最近航线要依次经过
A.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 B.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C.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琼州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4.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注与大洋洲“十”字路口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白今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台湾海峡
5.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6.下图中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A.①海峡 B.②海峡 C.③海峡 D.④海峡
7.渤海和黄海分别属于
A.陆间海 边缘海 B.边缘海 内陆海 C.海湾 边缘海 D.内陆海 边缘海
8.读下图,与图中A、B、C、D四个海域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墨西哥湾、南海、孟加拉湾、北海 B.加勒比海、南海、阿拉伯海、北海
C.加勒比海、日本海、波斯湾、波罗的海 D.墨西哥湾、日本海、阿拉伯海、波罗的海
二、能力挑战
9、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陆地的是 ,
表示海洋的是 。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上海陆分布大势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地随着纬度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课程标准】知道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科学研究的贡献。
【学习目标】
了解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
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科学研究的贡献。
认识和了解海洋的重要性,理解为什么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学习过程】
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
1、15世纪以前,人类认为" ",即地的四周是 ,海洋的边缘是 ,人类畏惧海洋,早期,居住在海边的人们利用海洋的的活动主要是采拾贝类和 、
、 等。后期,人类对海洋有了“ 和 ”的认识。
2、1405~1433年, 先后七次下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此时,人类不再畏惧海洋。
3、15世纪末开始,世界 时代到来:发现了 ,开辟了
,进行了 ,由此,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 。
人类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 ,世界大洋是 而相通的一个整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战争时期,海洋是屯兵、 的重要场所。战后,海洋又成为 、 、 和仓储等空间利用基地。海洋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大,也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重要阵地。由此,人类认识到,海洋是人类 的重要空间。
当今社会,面临 、 、 等一系列问题,实现 已成为人类谋求的最优先目标。人类成立一系列组织,指定一系列计划研究开发和利用海洋。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海洋是地球环境的 ,
是人类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时至今日,人类研究、 和利用海洋的实践活动还在继续。海洋的价值仍未被充分认识,还会继续深化。
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
人类对海洋探索的发展
天圆地方,
15世纪以前
靠海吃海,
鱼盐之利和
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开辟
发现了
15世纪末开始:世界大航海时代 开辟了
进行了
1872年:英国 的环球考察,标志现代海洋学研究的开始。
1994年11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把世界海洋的开发与管理引
入了一个新时代。
21世纪:全面发展 和 关系的研究。
海洋科学研究阶段
(1)1872~1876年,人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 ,奠定了海洋科学得基础。
(2)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海底地形有了 、 的认识,诞生了
学说和 学说,使人们对地球又有了新的认识。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 异常与 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进入21世纪,科学界正在全面开展 和 关系的研究。
课本阅读部分
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海洋探险时代
1405~1433年 郑和下西洋 开辟了
1492~1504年 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发现了美洲。标志着 时代的到来
1498年 达迦马到达印度 开辟了 航线
1519~1522 麦哲伦环球航行 证明了地球是 形的,世界大洋是 的
1768~1779年 库克完成环 获得了第一批海洋资料
(2)科学研究时代
1872~1876年 “挑战者”号环球航行考察 现代 研究的真正开始
1902年 ICES成立
1925~1927年 “流星号”南大西洋调查 建立了一系列海洋理论,如
1957~1965年 IIOE 学说和 学说
1968~1983年 DSDP
1971~1980 IDOE 认识到 异常与
1985~1994 TOGA 现象的关系,揭示了 间
1993 GLIVAR 的相互作用过程。
(3)和平利用时代 1994年11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 把世界海洋开发与管理引入一个新时代,全面开展 关系的研究。
【课时评价】
一、基础过关
1.大航海时代开始于
A.15世纪初 B.15世纪中 C.15世纪末 D.一战
2.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的是
A.葡萄牙麦哲伦 B.意大利人哥伦布 C.英国人库克 D.葡萄牙人达·伽马
3.下列说法错识的是
A.15世纪以前,人类有了“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认识
B.15世纪郑和下西洋标志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把世界海洋的开发与管理引入了一个新时代
D.英国人库克完成了环南极航行
4.下列有关海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 B.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C.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D.海洋的价值已被人类充分认识
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图中②线)仅用20天 。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③线)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 .
5.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
A.第一次航路长
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6.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最佳季节应是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D.四季皆可
7.这三次航都处于
A.人类畏惧海洋的时代 B.大航海时代正式开始前后
C.靠海吃海、就近航海的时代 D.可持续发展观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时代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10题。
8.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9.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10.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二、能力挑战
11.读“人类认识海洋大事记树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空白处填入正确的字母。
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B.联合国发起“TOGA”
C.库克完成环南极航行
D.“流星号”的南大西洋调查
(2)如果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分为海洋
探险时代和对海洋的研究时代两个时代,
那么在这个树状图中属于海洋探险时代的
有 个。
(3)海洋探险时代人类对海洋有哪些认识?
(4)请结合史实将下列事件对应的意义连起来。
①郑和下西洋 a.提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②深海钻探计划 b.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③TOGA和GLIVAR c.标志着大航海时期的到来
④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d.最早进行了海洋科学考察
⑤达·伽马到达印度 e.标志着现代海洋学研究的开始
⑥麦哲伦环球航行 f.开辟了印欧航线
⑦库克环南极航行 g.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⑧“挑战者”号环球航行调查 h.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12.材料一 1925年~1927年使用回声测深法发现了北大西洋中脊,它将大西洋中央一分为二.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海底岩层的地磁进行了大量测量,1963年瓦因与马修提出了地磁条带分布成因与大洋中脊形成的假说.
以上事件表明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处于( )
A.“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B.海洋探险时代
C.科学研究时代 D.大航海时代
(2)通过以上材料,说明海洋探索的重要意义。
对比项目
洋
海
概念
海洋的 部分
海洋的 部分
水深
一般在 米以上
平均深度从 米到 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
水温和盐度变化
洋流系统
有独立的系统
无独立的系统
对比项目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面积
形状
水深
水温
海岸特点
岛屿数量
类型
定 义
内陆海
边缘海
陆间海
类型
途经的海
内陆海
陆间海
边缘海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时评价,反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时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修2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选修2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综合与测试教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时评价,课程目标,案例分析,案例2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