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参考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杨羽仪作品《冷藏的凤凰》同篇异练(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杨羽仪作品《冷藏的凤凰》同篇异练(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凤凰的绝美是全方位的,文章最后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冷藏的凤凰
杨羽仪
湘西的凤凰是个绝美的地方。这不是我一家之言,早在数十年前,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是福建的长汀,一是湖南的凤凰。”
凤凰的绝美是全方位的。
不能忘记那古老而沉静的黄丝桥古城。它雄踞于湘黔边陲1500多年了,岁月悠悠,它依然默默地俯视着原野的沧桑。大地在速变着,它却是永恒的存在。那青石灰岩砌成的城楼、雉堞、箭垛,隐隐唱着“沙场烽火今安在,一曲芦笙对夕阳”的歌。
不能忘记那起伏百里苍原、呼啸苍天的“南方长城”。那是数百年前官民相抗、汉苗对峙的悲剧见证。我看见它不但雄伟,而且在群山之巅飘飘忽忽,在这座山头留下一座烽火台,又在那座山肩坐落一座碉楼。望不尽的青山,望不尽的长城。
不能忘记那千古一绝的吊脚楼。它从大山深处一直延伸到沅水沱江畔。清清的沱江从凤凰城中轻轻流过,无数的吊脚楼悬于沱江两岸,一根根木柱撑起一幢幢小楼,撑起了两个可爱的民族。这迷人的吊脚楼上,岂止有飞檐翘角,有三面回廊,有象征吉祥如意的木雕图案,有两个民族喜爱的牡丹和喜鹊,更有令世人惊羡的一群“宋祖英”,她们不但人靓,而且歌也甜。宋祖英出自沅水沱江,却不是独一无二的,她原先也在那里浣衣,浣衣时唱着土家族动听的歌。她唱红了,并唱进了北京城。我发现,宋祖英般的美女在沱江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她的歌也不是最甜的,这沱江上的浣衣女,个个都像“宋祖英”,并不是太大的夸张。吊脚楼下,沱江的歌是轻轻的,甜甜的,柔柔的,唱得满河的灯火也聚到江中来了。岂止灯呢,斑鸠和丁丁雀也在低翔高飞,绕着一江浣衣女在轻轻伴唱。
我更不能忘记在这深山和清江上,出了两个民族的出类拔萃的男人。大山养育了一批血性男人。鸦片战争时期在定海保卫战中身受十余处创伤仍连斩数敌,血染沙场、壮烈牺牲的郑国鸿老将军,便是沱江岸边一座不朽的青山。凤凰的男人是山;凤凰的男人也是水。凤凰出了国民政府的内阁总理熊希龄,出了中国著名的画家黄永玉,还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家沈从文。
我始识凤凰,可以说是从读沈从文开始的。沈从文曾说:“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并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愈读沈从文,就愈觉得他是水造就的,抑或说他的性格就是水的性格。水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从文先生的入世哲学。即使他的文学成就已经举世瞩目,但由于种种不公正的原因,社会把从文先生“冷藏”起来了,“冷藏”达30多年之久,没有出版他的任何书,没有报道他的任何活动,仿佛他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了。这时,被“冷藏”者常常悲愤欲绝,或大义凛然,做出绝世之举。从文先生不然,他在这个领域似乎消失了,然而,他又在别的领域如研究《中国服装史》而成了举世瞩目的大家。他是大家,但又以水那样平凡的心态入世出世,从来不把自己看作一座高高的山。不像有些文学新輩,本来只是小家,甚至连小家也未及,只是一堆黄土,就迫不及待地自视为昆仑、泰山,一览众山小,于是,每走一步路,都带着叱咤风云之势;每说一句话,都带着训世的居高临下。从文先生始终自视为平凡的水,以涓滑入世,在丛林中,在山石间本来就不喧嚣,因此在社会有意“冷藏”他的时候,他依然以平常之心出世。
他被“冷藏”起来,并不等于弃世。他依然带着热切的希望,冀望着我们民族从病态走出来,从刀光剑影中走出一个刚强的民族。他对社会并不麻木,他在《一个传奇的本事》中说:“一个伟大艺术家或思想家的手和心,比现实政治家更深刻并无偏见和成见地接触世界,因此它的产生和存在,有时若与某种随时变动的思潮要求,表面或相异,或游离,都很自然。它的伟大的存在,即于政治、宗教以外,极有可能更易形成一种人类思想感情进步意义和相对永久性。”
这也许是他心态平和如水的哲学根据。从文先生是水,遭受“冷藏”,水便会化为冰,一块晶莹透亮的冰,坦坦荡荡地光照人间。.
被“冷藏”的人,一旦“开封”便会出现一股热。不过,自视为水的从文先生,对于这种热,依然是一种平常心态,一种水的包容和随和的心态。它是从沱江流出来,到沅水,到中国,乃至世界,他却始终怀恋着那涓涓而来的沱江。
啊,沱江,我读你有20多年了,20多年后我才有幸触摸着你。那是一个冬天的黄昏,天上看样子要下雪,却还没有下起雪来,天空似乎又要“冷藏”着凤凰,“冷藏”着沱江。我们走过那高脚的木桥到了彼岸,又从独特的石礅桥走回此岸。坐上一只长长的木船,随水飘然而去,看那独特的吊脚楼,看那巍峨的城楼,看虹桥以及与之相连的南华山,希冀看透凤凰古城的一切。然而,我更深深地怀恋着清清的沱江,清得像面镜子,一面能鉴古今的历史明镜。一座千年的凤凰古城的历史倒影在清清的沱江里。两岸的山影树影走马灯般的人影,全都倒映在这清清的沱江里,可是,沱江依然那么清澈、明丽,一点也不混浊。即使与从文先生一起被“冷藏”着,沱江依然是平静的。它以水的特质平常地入世和出世,却震撼着我的心弦,久久地,久久地。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从第七段开始,运用大量篇幅塑造了一个性格如水的沈从文形象,主要是通过描述他面对“成就”“冷藏”“开封”时的态度和心境来塑造的。
B.文章第八段描写沈从文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在其作品《边城》中得到充分体现,表现出民族受压抑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许。
C.文章的构思技巧,一是布局谋篇中先总后分地展开特色,二是“绝美的凤凰”和“冷藏的凤凰”这两条线索交替推进。
D.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水的德性象征沈从文的人品。文中沈从文以水的特质平常地入世和出世,写人写水合二为一。
2.“凤凰的绝美是全方位的。”这句话为什么单独成段?请概括出自己的理解。(4 分)
3.沈从文在《长河》的“题记”中写道:“骤然而来的风雨,说不定会把许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扫摧残,弄得无踪无迹。然而一个人对于人类前途的热忱和工作的虔敬态度,是应当永远存在,且必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的!"请结合文章和你对沈从文的了解,说一说沈从文的哪些“热忱”与哪些“态度”“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4 分)
1. C(“两条线索交替推进”错误,应是“平行推进”。第三至五段主要写绝美的自然景观,第五、六段,不仅写了沱江浣衣女和宋祖英的人靓歌甜,还写了凤凰出了出类拔萃的郑国鸿老将军、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画家黄永玉、文学大家沈从文,突出人文景观的绝美。第七至十一段,作者着重塑造了沈从文如水的形象,突出了“冷藏的凤凰”的题旨。)
2.这句话单独成段,至少有两层意义。一是在结构谋篇上,虽然只是一句,却是全文的一个总纲,因而单独成段,突出强调,引起读者的注意。(2 分)二是在思想内容上,虽然只是一句,但信息的含量特别大,“绝美”和“全方位”是两个关键性的词语。下文正是从自然景观的绝美和人文景观的绝美这两个方面全面展开的,而沈从文又成了绝美中的绝美,得到了重点的描写。而绝美的山水又养育了绝美的人的主旨又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体现。(2 分)(意思相近即可)
3. (示例)沈从文对工作对事业对人生的态度与热忱,不因外界的任何变化而变化,对世界充满了爱,对文学事业情有独钟,作为自己“精致的小庙”去建筑。但他反对文学的政治化和商品化。他一生致力追求的是人性之美,对人类有普遍意义的事业。因为这样的态度与热忱,所以他留下了如沱江水一般清澈纯净、随和包容的人品留下了《边城》等不朽的作品。(答出“ 态度”和“热忱”得2分,“鼓励”2分,言之有理即可)
冷藏的凤凰
杨羽仪
湘西的凤凰是个绝美的地方。
凤凰的绝美是全方位的。
不能忘记那古老而沉静的黄丝桥古城。它雄踞于湘黔边陲1500多年了,岁月悠悠,它依然默默地俯视着原野的沧桑。大地在速变着,它却是永恒的存在。
不能忘记那起伏百里苍原、呼啸苍天的“南方长城”,那是数百年前官民相抗、汉苗对峙的悲剧见证。从古时的“夜郎”国到近百年的烽烟四起,述说着这里隐藏着两个表面脆弱骨子里却十分坚强的民族。
不能忘记那千古一绝的吊脚楼,它从大山深处一直延伸到沅水沱江畔。清清的沱江从凤凰城中轻轻流过,无数的吊脚楼悬于沱江两岸,一根根水柱撑起一幢幢小楼,撑起两个可爱的民族。这迷人的吊脚楼上,岂止有飞檐翘角,有三面四廊,有象征吉祥如意的木雕图案,有两个民族喜爱的牡丹和鹊,更有令世人惊羡的一群“宋祖英”,她们不但人靓,而且歌也甜。每当日落黄昏,从吊脚楼里走出来的一群一群土家族和苗族姑娘,他们迈着轻盈的步子,手上挽着一篮衣服到河边洗衣,走着高高的木桥,那桥脚长长地伸入江上,两条原木组成的“桥枫”上,姑娘们飘然而过,在颇有沱江特色的石墩桥上跳着独特的舞蹈。
我更不能忘记在这深山和清江上,出了两个民族的出类拔萃的男人。沈从文曾对凤凰古天做过这样的描述:“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立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年角鼓火炬传警告紧的光景。”这样的大山养育了一批血性男人,鸦片战争时期在定海保卫战中身受十余处创伤,仍连斩数敌,血染沙场壮烈牺牲的郑国鸿老将军,便是沱江岸边一座不朽的青山。凤凰的男人是山;凤凰的男人也是水。凤凰出了国民政府的内阁总理熊希龄,出了中国著名的画家黄永玉,还出了具有世界影响 的文学大家沈从文。
我始识凤凰,可以说是从读沈从文开始的。沈从文曾说:“水的德性兼容并包,并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的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愈读沈从文,就愈觉得他是水造就的。抑或说他的性格就是水的性格。即使是他的文学成就已经举世瞩目,但由于种种不公正的原因,社会把从文先生“冷藏”起来了,“冷藏”达30多年之久,没有出版他的任何书,没有报道他的任何活动,仿佛他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了。这时,被“冷藏”者常常悲愤欲绝,或大义凛然,做出绝世之举。从文先生不然,他在这个领域似乎消失了,然而,他又在别的领域如研究中国服装史而成了举世瞩目的大家。他是大家,但又以水那样平凡的心态入世出世,从来不把自己看作一座高高的山。从文先生始终自视为平凡的水,以涓涓入世,在丛林中在山石间本来就不喧嚣,因此在社会有意“冷藏”他的时候,他依然以平常之心出世。
他被“冷藏”起来,并不等于弃世。他依然带着热切的希望,冀望着我们民族从病态走出来,从刀光剑影中走出一个刚强的民族。他对社会并不麻木,他在一个传奇的故事中又说:“一个伟大艺术家或思想家的手和心,即比现实政治家更深刻并无偏见和成见地接触世界,因此它的产生和存在,有时若与某种随时变动的思潮要求,表面或相异,或游离,都很自然。它的伟大的存在,即于政治、宗教以外,极有可能更易形成一种人类思想感情进步意义和相对永久性。”
这也许是他心态平和如水的哲学根据。从文先生是水,遭受“冷藏”,水便会化为冰,一块晶莹透亮的冰,坦坦荡荡如光照人间。
被“冷藏”的人,一旦“开封”便会出现一股热。不过,自视为水的从文先生,对于这种热,依然是一种平常心态,一种水的包容和随和的心态。它是从沱江流出来,到沅水到中国乃至世界,他却始终怀恋着那涓涓而来的沱江。
啊,沱江,我读了你有20多年了。20多年后我才有幸触摸着你,那是一个冬天的黄昏,天上看样子要下雪,却还没有下起雪来,天空似乎又要“冷藏”着凤凰,“冷藏”着沱江。我们走过那高脚的木桥到了彼岸,又从独特的石墩桥走回此岸。坐上一只长长的木船,随水飘然而去,看那独特的吊脚楼,看巍峨的城楼,看虹桥以及与之相连的南华山,希冀看这凤凰古城的一切。然而,我更常常地怀恋着清清的沱江,清得像一面镜子,一面能鉴古今的历史明镜。
一座千年的凤凰古城的历史倒影在清清的沱江里,两岸的山影树影走马灯般的人影 ,全都倒影在这清清的沱江里。可是,沱江依然那么清澈,明丽,一点也不混浊。即使与从文先生一起被“冷藏”着,沱江依然是平静的。它以水的特点平常地入世和出世,却震撼着我的心弦,久久地,久久地。
(选自《南方日报》)
4.结合全文,解释题目中“冷藏”的含义?(4分)
5.联系第③至⑥段,说说“凤凰的绝美是全方位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6.沈从文的性格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全文,加以概括说明。(4分)
7.文章最后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4.①沈从文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而受到冷落;②凤凰古城曾因社会动荡而“与世隔绝”,不被人知。(4分,两个方面各计2分,意近即可 思路提示:这是全文主体内容的两个方面)
5.①黄丝桥古城,雄踞1500多年,依然永恒地存在。②“南方长城”隐藏着两个表面脆弱而骨子里却十分坚强的民族。③凤凰的山和沱江水孕育了令世人惊羡的英雄名人。(思路提示:根据本文行文脉络,答案应从第②至第⑤段四个“不能忘记”中去找)
6.①自视平凡,以平常之心入世出世。②虽被“冷藏”却不弃世,对民族充满信心,抱热切希望。坦坦荡荡,光照人间。③以包容、随和的心态看待不公。(三个方面回答其中两点各2分,意近即可。思路提示:根据本文行文脉络,答案应从⑥至⑧段中去找)
7.①表达了作者对一方水土的爱和对凤凰人的敬佩之情。
②这些句子的描写,既象征了沈从文的性格,又揭示了沈从文等杰出人物产生的深厚的背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苏沧桑作品《在河西走廊聆听》同篇异练(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沈明作品《航标》同篇异练(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李世营作品《秤匠师》同篇异练(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