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检测试题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A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完成1~2题。1.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是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A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明显偏低,说明城市化水平滞后。答案:2.A 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是逆城市化的表现;城乡差别很小、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发达国家的表现,也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的表现。3.城市的密集性主要表现在A.农业人口与非农业生产活动高度密集 B.非农业人口与农业生产活动高度密集C.农业文化与乡村建筑高度密集 D.人口、建筑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答案:3.D 密集性是城市最基本的特征。在城市中,人口、建筑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城市的密集性还表现在交通、信息、资金和文化的密集等方面。读“某些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评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4~6题。4.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5.20世纪50~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A.印度 B.中国C.日本 D.德国6.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A.发展水平较高 B.应加快发展 C.发展速度最快 D.应限制发展答案:4.A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有时候影响大些,有时候影响小些。答案:5.C 20世纪50~80年代,日本、德国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日本,增长最快;中国、印度在此阶段增长缓慢。答案:6.B 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因此应加快发展速度。7.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下列城市是因为科技而兴起的科学城是A.广西桂林 B.日本的筑波 C.辽宁大连 D.美国芝加哥答案:7.B 筑波号称日本的硅谷,是因科技而兴起的。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据此完成8~9题。8.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面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A.a-d-b-c B.a-c-d-b C.d-b-c-a D.c-d-b-a9.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答案:8.B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口分布一般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集中在市中心—向郊区移动—迁往农村地区。答案:9.B 该地区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过程,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增加,城市人口不断向郊区甚至农村迁移。读“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完成10~12题。10.根据图示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据图可预测③阶段后城市人口比重会呈下降趋势B.②阶段因计划生育而使城市人口比重降低C.①阶段城市人口总数上升D.③阶段城市人口总数增长幅度低于总人口增长幅度11.我国四大城市群都位于A.干旱气候区 B.三大冲积平原上 C.我国经济开放区 D.我国大型工业基地1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可以A.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B.大量开采地下水用以发展工业C.在城市东南方向布局化工企业 D.将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答案:10.C ②阶段因人口总数激增而使城市人口比重降低;根据走势,③阶段后城市人口比重会呈上升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③阶段城市人口总数增长幅度高于总人口增长幅度。答案:11.D 我国大型工业基地是城市人口密集区之一。答案:12.A 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可以使生活区的环境更好一些。13.属于逆城市化现象主要表现的是A.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B.大城市中心人口膨胀,中小城镇发展缓慢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乡村人口进一步下降答案:13.A下图分别是“美国、英国、巴西、印度四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14.美国的代号是A.a B.b C.c D.d15.近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巴西 D.印度答案:14.B a为英国,城市化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c为巴西,城市化发展快;d为印度,城市化水平最低。答案:15.C 巴西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发展很快。16.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①城市人口的增加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上升 ③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 ④城市用地规模扩大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16.D 城市化的标志有三点:①城市人口的增加;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17.由于海运的发展,一些历史上的商业中心、河港城市失去原有地位,如A.扬州 B.广州 C.开罗 D.亚历山大答案:17.A 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衰落和海陆交通的发展,扬州逐渐失去原有地位。18.下列不属于推动城市化发展因素的是A.就业机会多 B.文化设施齐全 C.交通便捷 D.人口增长快答案:18.D 人口增长快并不一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19.下列关于城市化水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一般用城市用地规模表示C.可以改变聚落形态 D.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答案:19.B 我们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20.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已经很弱的区位因素是A.军事和宗教 B.政治和文化C.资源和交通 D.科技和旅游答案:20.A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和科学的发展,军事和宗教对城市的影响已经很弱。二、综合题(共5小题,共50分)21.(6分)分析城市的起源,将正确的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中。A.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有剩余产品 B.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换的场地C.集市 D.优越的自然条件,河流冲积平原上E.农耕业大大发展,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 F.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答案:21.(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为)AFBDCE22.(19分)读“欧洲、北美洲部分图”,完成下列问题。(1)60°N以南的欧洲地区、美国的东北地区同为世界上城市密集地区。试从自然地理因素方面分析,它们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区位因素。(2)比较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有何不同。(3)分析外力作用对西欧平原和密西西比河平原的地形有何影响。(4)试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多瑙河和密西西比河为何航运价值大。答案:22.答案:(1)位于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气候适宜的中纬度地带(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水运方便。(2)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冬季,北美大陆气温低,气压高,大西洋水温高,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大西洋,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影响小;夏季,北美大陆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北美东部高原,山地古老,久经侵蚀,地势低缓,受墨西哥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来自大西洋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影响范围广,降水较多,且气温高,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来自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范围广,全年降水较均匀,终年温和湿润。 (3)西欧平原:曾受冰川作用的影响,有低缓的波状丘陵,也有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为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面积广大。 (4)多瑙河流经的国家多,且有运河与莱茵河相连,形成庞大的内河航运网,且航运价值大;密西西比河纵贯美国中部平原,流域面积广,两条河流流经地区,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多,水流较平缓,航运价值大。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的自然因素、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地质作用中的外力作用和河流航运价值的评价。23.(9分)读“某历史名城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原因是什么?(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的影响?________。我国的省会城市中区位主要受此因素影响的有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23.答案:(1)河流 煤铁资源 交通 (2)①区域形成较早。该城市为历史名城,而早期城市的分布往往选择在有丰富水源的地方和交通便利的地方,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航运便利,形成较早;②区域是在开发利用铁矿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钢铁工业出现的历史相对较晚,所以②区域是后来形成的。 (3)交通(铁路的兴建) 石家庄 郑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和城市的发展过程。24.(9分)读下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地区曾经在丘陵和平原都种植冬小麦和水稻,导致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淤积,水旱灾害频繁,农民收入较低。近些年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丘陵植树造林,丘陵红壤地区栽种马尾松、杉木、柑橘等,低洼的农田开辟鱼池养鱼,平原种植油菜和水稻,并在A处建农、果、渔产品加工厂。请分析该地区属于我国________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计划在A处建农、果、渔产品加工厂,布局这类工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4.答案:(1)①沿河流及交通线分布;②平原居民点多,丘陵居民点少 (2)南方低山 从单一经营到多种经营。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鱼池能增加湿度,润泽树木,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3)接近原料产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分布特点和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25.(7分)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年份城市人口(亿)农村人口(亿)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亿)农村人口(亿)城市人口比重(%)19201.15.616.41.510.712.319403.64.842.91.613.610.519604.86.144.03.615.618.819807.94.464.26.225.919.3200011.14.471.62024.445.0(1)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1920~2020年发达国家(用“——”线表示)和发展中国家(用“——”线表示)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________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5.答案:(1)如图所示答案:(2)晚 低(3)逆城市化 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解析:本题考查作图能力和城市化、逆城市化的特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本册综合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2本册综合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本册综合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产业,人口稠密,科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