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节 城乡人居环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城乡人居环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课时训练9 城乡人居环境一、选择题“联合国人居奖”是当今世界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奖项,由联合国人居署于1989年创立,是全球人居领域的规格最高、也是威望最高的奖项,其目的是表彰那些在住房供应、使无家可归者的困境得到重视、在战后重建中发挥领导作用、发展和改善人类居住区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2013年,我国寿光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它是江北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县级市。据此完成第1~2题。1.为巩固和发展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城市,打造宜居家园,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继续加强人居环境建设?( )①市民聚居生活的地表空间 ②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 ③工业区和港区绿化 ④长途客运站的布局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加强居住小区的安全保卫措施,属于人居环境构成中的 ( )。A.人 B.社会C.建筑 D.支持网络解析:第1题,“人居”是关键词,主要是指人类的聚居地区,工业区和港区主要是工作区,而长途客运站属于交通用地。第2题,社会治安属于社会要素。答案:1.A 2.B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居住小区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人口聚居区B.在居住小区内都是住宅C.居住小区是住宅和道路的组合D.居住小区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解析:居住小区是指达到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基础设施配套比较齐全的人口聚居区。它是由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具有一定规模并且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答案:D4.根据选购商品住宅的通风采光、噪声、悬浮物等要素,下列商品住宅中,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是( )。珠江三角洲某市一街区商品楼(三楼)平面A.A—4 B.B—3C.C—2 D.D—1解析:从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珠江三角洲,A—4位于东南风的上风向,所以东南部房屋的通风和采光最好;A—4楼房的东侧和南侧都有绿化带,且不靠近街道,所以噪声、悬浮物等较少。答案:A5.下图反映的是居住小区道路规划时常见的几种形式,它们分别是( )。A.①半环式、②环通式、③尽端式、④风车式B.①环通式、②风车式、③半环式、④尽端式C.①环通式、②半环式、③尽端式、④风车式D.①环通式、②尽端式、③半环式、④风车式解析:居住小区的道路是城镇道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为小区内的居民服务的。道路的布局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本题中列出了几种常见的居住小区的道路形式,它们依次是环通式、半环式、尽端式、风车式。答案:C河北省秦皇岛市共投资146.96亿元提速城乡建设,加大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力度,推广可再生资源在建筑一体化中的应用,打造绿色节能人居环境,据此完成第6~8题。6.这里的“人居环境”指的是( )。①人类聚居生活的地表空间 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 ③工作和学习区域的自然环境 ④工作和学习时的人际关系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下列人居环境构成中属于社会要素的是( )。A.空气质量 B.建筑质量C.电信服务 D.邻里关系8.绿色节能的人居环境,侧重的是哪一基本评价内容?( )A.建筑 B.社会C.自然 D.支持网络解析:第6题,“人居”是关键词,是人类的聚居地,是与人类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的总和。第7题,空气质量属于自然要素,建筑质量属于建筑要素,电信服务属于支持网络,邻里关系属于社会要素。第8题,节能的人居环境侧重的是建筑设计而非社会服务体系,因此属于建筑方面的评价内容。答案:6.A 7.D 8.A读下图,完成第9~10题。9.甲、乙、丙对应人居环境需求模式分别是( )。A.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理想模式B.发展中国家、理想模式、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理想模式D.理想模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0.乙地人居环境位于( )。A.高级住宅区 B.中级住宅区C.低级住宅区 D.农村居民区解析:第9题,根据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理想模式对人们需求、社会关系、建筑质量、支持网络的要求程度的差异,甲、乙、丙对应的模式应是C。第10题,乙地对应的是发达国家人居环境模式,因此应位于高级住宅区。答案:9.C 10.A二、综合题11.读“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亚宁花园区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亚宁花园区位示意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亚宁花园建设的有利因素有哪些?(2)房地产开发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哪些?(3)影响房地产开发的自然因素是 、 、 、 、 等。 (4)在治安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段,房地产开发的前期投入 ,单位面积住房 ,具有较强的 。 解析:本题是对影响房地产区位因素的考查。在进行房地产开发之前,开发者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城市规划的要求、自然环境的适宜度、社会环境的完善性、消费者区位选择的心理趋向。居住区选址首先要符合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要求,影响房地产区位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水质、空气、风向、植被等;社会环境因素既包括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等,也包括其中的安全保障、居民素养、邻里关系和周围大型经济建设等。在治安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段,房地产开发的前期投入少,单位面积住房造价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答案:(1)交通便利;较好的教育设施;较好的医疗卫生设施;距商场较近等。(2)城市规划的要求;自然环境的适宜度;社会环境的完善性;消费者区位选择的心理趋向等。(3)地形 水质 空气 风向 植被(4)少 造价低 市场竞争力12.读“某城市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按居住人口规模分,A小区属于 。 (2)如果你是开发商,你规划小区公共绿地的前提是什么?(3)某小区规定居民的小汽车必须停放在公共停车场。这种规定正确吗?说明理由。(4)假设你将在A小区购买一套新住宅,主要考虑哪些因素?解析:第(1)题,该住宅区位于道路方格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属于居住组团。第(2)题,规划绿地的原则是在满足规定日照要求下尽可能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第(3)题,在住宅区内,居民的车辆可以停放在公共服务设施中的停车场和道路用地中的停车场。第(4)题,购房者购房的目的是居住或投资,分析影响购房者购房的因素时应综合考虑自然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答案:(1)居住组团(2)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3)不正确。在居住区范围内的道路用地中,应修建专为居民小汽车和单位通勤车停放的场地。(4)价格、增值潜力、地段、楼房质量、交通、配套设施、小区环境、楼层、开发商知名度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本册综合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本册综合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2本册综合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产业为主;城市的基础设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