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9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秀课件ppt
展开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历史必修二
15-18世纪初的西欧认为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主张对经济完全自由放任,让市场自发调节,反对国家干预。
实践活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哪些经济思想?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理论核心——增加有效需求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50-70年代)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结合材料思考:“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
①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②科技的飞速进步,大量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③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凭借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大力输出资本、扩大市场。
2. 70年代的滞胀危机
(1)含义: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与通货膨胀并存。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直接原因: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引发 石油危机。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自由竞争相混合的制度。
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结合
1980年里根上台后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供应量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这一政策在1982年底开始奏效,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
3. 80年代的混合经济模式
课堂延伸——货币学派与凯恩斯主义有何不同?
高福利理论核心——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稳定
思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建立“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的实质是什么?
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
瑞典的社会福利是十分健全的,全民公费医疗,实行义务教育,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全由政府包下来。可享受幼儿保育费、学生学费、失业救济金、退休金、安葬费、抚恤费等等。法定年工作量为6个月。新生婴儿的父亲有权9个月不上班,婴儿母亲也同样领全薪在家看管孩子。孩子年满16周岁以前,父母均可获得生活津贴。年满16周岁以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年,如继续深造可获得学习津贴。病人享受病假补助,医疗费用和经医生之手的药品开支,大部分由国家负担。在瑞典没有贫民区。 覆盖面广。涉及生、老、病、死、伤、残、孤、寡、失业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持续时间长,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产妇的医疗费由国家负担;16岁以前公民每年有补助,公立学校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免费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家属得到抚恤金。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思考:如何评价福利国家政策?
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 距,减少社会问题。
消极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和劳动者积极性下降。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
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3. 表现 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就业人数比重迅速上升。
1970-1975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
美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李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4. 作用 第三产业的兴起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伍。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目前这种“新经济”,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
新经济是一种以全球化为背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
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新经济增长源,约占美国经济增长的40%。从微软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比较来看,微软是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知识经济产业,而通用汽车公司则已经有一百多年发展历史却仅拥有400亿美元资产,它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 微软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一文不值。
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
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所谓“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曾两次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首位走上哈佛讲坛的中国著名企业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所谓新经济,就应是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由新科技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贫富悬殊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
新变化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9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9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教学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自由放任,再次调整调整,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国际市场,年代经济大危机,关税战货币战,二战后吸取教训,秩序的重建,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备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雪莱《西风颂》,历史背景,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德国作家席勒,浪漫主义文学,德意志,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唐璜》,作者和作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 宋明理学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 宋明理学示范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儒学的困境,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自主学习一,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明道德之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