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的生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8932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表里的生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8932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5 表里的生物第2课时教案
展开1.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结尾。
2.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结尾。
教学难点
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深入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思考:
(1)“表里的生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2)文中有很多处心理描写,用横线画出来。
(3)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说说理由。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交流自学情况。
(1)首先请同学们来谈谈第一个问题。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表里的生物”的特别之处:
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
(3)读一读你画出的心理描写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预设:“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引导体会:这段话对“我”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文章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文字,将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如:
课件出示: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联系上下文,边读边体会,作者就像在与人倾心交谈,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我”的内心世界,感受到童年的天真无邪。指导学生在体会的基础上读好句子,读出儿童的好奇和天真。
(4)读了上面的几个句子,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5)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补充:“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的句子来印证刚才表述的观点。
课件出示: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引导:从第1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因没有满足好奇心,“我”感到很痛苦)
从第2句话中你能体会到“我”的什么特点?(“我”善于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对父亲的怀表进行仔细观察)
从第3个片段中可以体会到“我”是个勤于思考、喜欢探索的孩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心理描写切入,引导学生体会“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仅仅了解“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是不够的,还要能找出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让阅读更有深度。
二、研读对话,小结全文
1.研读对话,角色朗读。
(1)导语:同学们,文中的对话也很精彩,我们来读一读吧!学生自由朗读对话。
(2)小组合作,分角色读。
课件出示: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3)指导朗读。
(4)小组推荐几个同学,在班上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
(5)评价朗读。
2.回顾课题,理解结尾。
(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表里的生物”其实指的是什么。(表里的各种精密的元件)
(2)作者结尾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其实表里根本没有生物,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又为什么不说了?
“我”当时还小,以为是表里的生物发出的“嘀嗒,嘀嗒”的声音,并天真地相信了爸爸的话,以为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后来渐渐长大,“我”明白了钟表的原理,于是不说了。
3.回顾:通过学习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从对题目的理解讲到结尾部分的含义,看起来似乎有些跳跃,事实上,这样把前后都连贯起来了,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三、课外拓展
钟表为什么会发出嘀嗒的声音?
这要从机械钟表的擒纵机构说起,如果仅仅是让上满发条的表自由走起来,那么很快就会变成飞表,指针飞跑,无法计时,所以机械钟表都要有一个擒纵机构(一种机械结构),由钟摆或摆轮来一格一格释放齿轮,这样才能计时。嘀嗒声就是擒纵机构一格格走的声音。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丰富积累。
四、检测巩固
1.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2.作者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你能举出一些事例反驳他吗?
【设计意图】完成学习以后,当堂检测,巩固落实文本学习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
【设计意图】练笔是为了巩固课文写法,不必按照正式习作那样一步步来写,增加学生负担。
小学语文表里的生物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表里的生物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