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6.2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16.2.2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加减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
2.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计算:
(1)2x-5x; (2)3a2-a2+2a2.
上述运算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如果把题中的x换成,a2换成,这时上述两小题就成为如下题目:
计算:
(1)2-5; (2)3-+2.
这时怎样计算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同类二次根式
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解析:选项A中,=2与被开方数不同,故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选项B中,=与被开方数不同,故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选项C中,=与被开方数不同,故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选项D中,=3与被开方数相同,故与是同类二次根式.故选D.
方法总结:要判断两个二次根式是否是同类二次根式,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样的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探究点二:二次根式的加减
【类型一】 二次根式的加法或减法
(1)+; (2)+;
(3)4-3; (4)18-.
解析:先把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合并.
解:(1)原式=2+4=(2+4)=6;
(2)原式=+=(+)=;
(3)原式=16-15=(16-15)=;
(4)原式=3-6=(3-6)=
-3.
方法总结:二次根式加减的实质就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可以类比合并同类项进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的不能合并.
【类型二】 二次根式的加减混合运算
计算:
(1)--;
(2)-3+3x;
(3)3-+2-;
(4)-2-(-).
解析:先把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合并.
解:(1)原式=2--=0;
(2)原式=3-+3=5;
(3)原式=-3+4-=;
(4)原式=--+5=+.
方法总结:二次根式的加减混合运算步骤:①把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同类二次根式移到一起;③把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减,被开方数不变.
【类型三】 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应用
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2+3)cm,其中两边长分别是(+)cm,(3-2)cm,求第三边长.
解析:第三边长等于(2+3)-(+)-(3-2),再去括号,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解:第三边长是(2+3)-(+)-(3-2)=2+3---3+2=4-2(cm).
方法总结:由三角形周长的意义可知,三角形的周长减去已知两边的长,可得第三边的长.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根式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合并同类项引入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让学生类比学习.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两个关键步骤:①把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②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并让学生按步骤解题,养成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类比),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6.1 二次根式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6.1 二次根式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6章 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6章 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6.2 二次根式的运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6.2 二次根式的运算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