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高二生物青岛17中2017-2018年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二生物青岛17中2017-2018年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图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60分)
1.下列选项中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A.细胞内液 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 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3.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2)红细胞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
B.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更多
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
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恒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5.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部
C.尖端、尖端下部、尖端下部 D.尖端、尖端下部、尖端
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的某些通讯方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传入神经引起神经中枢兴奋的过程与c物质引起丙细胞兴奋的过程相同
B.若b物质能降低血糖浓度,则乙细胞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C.甲细胞释放a物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D.人体的细胞通讯离不开内环境的媒介作用
7.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刺激③处,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E不能产生反应
C.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比在②处快
D.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①-⑤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⑤
8.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9.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
A.乙烯 B.脱落酸 C.赤霉素 D.生长素
10.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1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
12.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2,4-D B.乙烯 C.吲哚乙酸 D.吲哚丁酸
13.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琼脂小块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 )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1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B.植物的茎在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很少,细胞分裂快
C.幼嫩的细胞比老一些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
D.生长素与子房发育成果实有关
15.根据下图,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
B.在c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时,钾离子从上往下流
C.假设这是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
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会与水面接触
16.人体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
①剧烈运动 ②天气转冷 ③患糖尿病 ④静脉点滴生理盐水 ⑤高温下劳动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7.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18.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20.茶农每年秋季修剪茶树的主要目的是( )
A.使树冠扩大,增加下年采摘量 B.减少养料消耗
C.防止病虫害和冻害 D.除去无采摘价值的枝条,方便采摘
21.高山上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 C.湿度 D.温度
22.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
23.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24.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
A.花香引蝶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 C.候鸟南飞 D.警犬嗅寻毒品
25.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愹耀所获得的能最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a=b+c B.a>b+c C.a26.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C.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中枢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素的调节
2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主要说明了草原( )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28.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
29.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30.如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
B.图甲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
C.乙图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D.乙图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31.甲、乙、丙三种植物激素及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B.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32.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3.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34.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35.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 )
A.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B.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36.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37.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8.动物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据此科学家得出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
B.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
C.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唯一中枢
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
39.采取下列何种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不变
C.增加物种数目 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
40.下列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 )
41.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42.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
A.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
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
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
D.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
43.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B.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渗透压变化的功能
44.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高原环境,其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B.AB段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已经失调
C.BC段变化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果
D.乳酸浓度的变化过程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45.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4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47.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调节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顶芽的幼嫩细胞可利用苏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B.果实发育过程中仅生长素发挥重要作用,而促进果实成熟的主要是乙烯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生理状态相同的插条,生根数可能相同
D.休眠的种子经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
4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是不能成活的 B.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C.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特定的内分泌腺分泌的 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49.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50.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51.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在-200-3800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52.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5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5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KJ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55.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
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输入的能量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56.A种植物细胞(基因型为Aa)、B种植物细胞(基因型为Bb)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两种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则经过组织培养得到的杂种植株是( )
A.二倍体,基因型为AaBb B.二倍体,基因型为AAaaBBbb
C.四倍体,基因型为AaBb D.四倍体,基因型为AAaaBBbb
57.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D.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离体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
58.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细胞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
B.②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C.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可以选用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
D.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
59.关于应用基因工程治疗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生理状况,其操作对象是基因
B.进行基因治疗时,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
C.基因治疗并不是对患者体内细胞的缺陷基因进行改造
D.基因治疗时可只对患者部分细胞输入正常基因
60.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试管中细胞全能性最高
B.D试管中培育出的个体都是纯合子
C.A→B的过程需要激素的刺激
D.A→D的细胞分裂都是有丝分裂
非选择题(共40分)
(13分)Ⅰ、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回答有关问题:
(1)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__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
这是______________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_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
(3)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_________________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肌肉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Ⅱ、下图为血糖来源和去路图,请据图回答:
(4)图中①过程是_____________,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⑥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5)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6)若某人血糖持续大于160mg/dL,一部分血糖通过④排出体外,据此推测此人可能患______________。
(7)能够抑制②过程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
62.(9分)下图甲中Ⅰ是布氏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乙是布氏田鼠从迁入该草原后一段时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__________段鼠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该段鼠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型。
(2)图甲a时期引入某种生物,鼠群数量明显下降后保持新的动态平衡,引入的生物与布氏田鼠之间最可能是____________关系,该关系能体现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功能。
(3)布氏田鼠种群的最大净补充量在图乙中的__________点,该点与甲图中的___________点相对应。
(4)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______形式循环,在食物链中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
63.(8分)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____________,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上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
_______________;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_______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_______作用;若过程③和④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稳定性越高。
(3)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64.(10分)Ⅰ、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遗传表达的问题:
图1所示的酶M和酶N是两种限制酶,图中DNA片段只注明了黏性末端处的碱基种类,其它碱基的种类未作注明。
(1)酶M特异性剪切的DNA片段是 ,则酶N特异性剪切的DNA片段是_______________。
(2)多个片段乙和多个片段丁混合在一起,用DNA连接酶拼接得到环状DNA,其中只由两个DNA片段连接成的环状DNA分子有____________种。
Ⅱ、将苏云金杆菌Bt蛋白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可获得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其过程如下图所示(注:农杆菌Ti质粒上只有T-DNA片段能转移到植物细胞中)。
(3)过程①需用同种____________酶对含Bt基因的DNA和Ti质粒进行酶切。为将过程②获得的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筛选出来,应使用______________培养基。
(4)过程③中将棉花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旨在让___________进入棉花细胞;除尽农杆菌后,还须转接到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过程④仅获得大量的根,则应在培养基中增加__________以获得芽;部分接种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的芽也能长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验转基因棉的抗虫性状,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能减少__________的使用,以减轻环境污染。
青岛17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试卷答案
61.Ⅰ(1)神经和体液;作用时间长(2)产热和散热;渗透压(3)大脑皮层;细胞外液;乳酸
Ⅱ(4)(糖类的)消化和吸收;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肝糖原和肌糖原 (5)主动运输 (6)糖尿病 (7)胰岛素
62.(1)DE;稳定(2)捕食;信息传递;能量流动(3)G;C(4)CO2;含碳有机物
63.(1)CO2;全球性 (2)生物群落;生产者;分解者的分解;抵抗力 (3)3.0×107;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64.Ⅰ、(1)(2)3
Ⅱ、(3)限制性核酸内切;选择(4)T-DNA;筛选获得T-DNA片段的植物细胞(5)细胞分裂素浓度(6)投放棉铃虫;农药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107KJ/m2)
2.50
13.30
9.80
0.28
22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D
B
A
C
A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D
B
B
C
A
D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C
B
C
A
D
D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C
A
B
A
A
B
A
C
A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A
B
D
B
B
C
B
C
B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C
C
B
C
C
C
C
B
B
B
相关试卷
2024荆门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荆门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二生物pdf、高二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九江市XX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XX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钦州市XX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市XX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