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一等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关于“性善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理解孟子的性善论、四端说
2、学有所用,达到“修养受用”的目的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 “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关于“性善论”
“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
1、四端说(请学生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请学生解释)
①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说出一两个呢?(汶川大地震的例子)
②例:不久前我们学习的孟子选篇中的《齐人一妻一妾》最能体现这羞恶之心。丝毫无羞耻之心的齐人,在乞食了祭司剩下的酒肉之后,还在妻妾面前表现出与达官贵人共食的傲慢样子,在孟子的眼中,他已经是“非人”了。相反,齐人的妻妾抱头痛哭,以她们的丈夫为耻。
总结句:请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对于自己的错误有羞耻之心,面对他人的丑恶行为有憎恶之心,说明你心中保持着“性善”中“义”的一面。
③例:“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9.11事件、汶川大地震逃生时,让妇女儿童先离开;老师组织学生先离开,自己留在最后。坐车不为老人让座。
总结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让便是知礼的最基本表现。
④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哥白尼坚持真理“日心说”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总结句: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需要我们分辨。或许分辨它们需要突破重重阻碍,或许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我们也不能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
这四端是统一的整体。第一则中有这样一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四肢,便不是一个身体完整的人。一个人失去仁义礼智,便不是一个心灵完整的人。
2、如何使“发端”成熟
拥有仁义礼智四个发端就说明我们已经完全拥有了仁义礼智了吗?
孟子为我们回答了这一问题。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孟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扩而充之”的意义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如果“为”,就像火开始燃烧(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就像泉水开始流出(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如果 “不为”,就如最好的五谷种子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成熟的。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
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 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兼爱获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主题,教学目标,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参考译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非攻一等奖教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