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教学案8年级上册(3)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复习教学案8年级上册(3),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自主学习(学案)
阅读课本,记熟以下知识点: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 。
2.我国从南到北可以划分5个温度带: 带、 带、 带、 带、
带,此外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3.我国河流分布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主要大河水文特征:
(1)我国河流大部分自 向 注入海洋,因为我国地势 高 低;
(2)我国河流大多分布在 部 (内、外)流区内,因为东南部靠近 ,降水 ;
(3)我国西北内陆河流较 ,因为西北部远离 ,降水 ,蒸发渗漏
严重,很多河道成为季节性河道。
(4)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河,最大的内流河是 河, 是
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没有结冰期。
4.黄河:(1)黄河发源于 高原上的 山,注入 海。
(2)黄河泥沙问题:泥沙主要来自黄河 游 地区,在黄河 游沉
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 河”。
(3)治理措施:建设大型 ,中游开展 ,下游加固 。
治理黄河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 。
5.长江发源于 高原上的 山脉,注入 海。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
6.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基本特征:总量 ,人均 。
7.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基本状况、保护与国策
(1)我国土地主要利用类型: 地、 地、 地、 地等。
(2)现状: 地、 地少, 多, 不足,特别是
的矛盾尤为突出。
(3)国策:“ , ”。
(4)全国土地日: 月 日
8.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 多, 少。
原因:受 气候影响,夏季降水丰富,冬春季降水少
(2)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丰 缺。原因:我国降水量从 向 递减。
(3)利用与保护:
①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②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如三峡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
③节约 ,保护 。
9.识我国重要铁路干线图回答:
写出右图铁路线的名称:
①是 线;
②是 线;
③是 线;
④是 线;
⑤是 线;
⑥是 线,
⑦是 线。
课堂主体参与(教案)
【复习目标】
1.我国气候: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温度带的划分(识记)(理解)(运用);主要灾害性天气(识记)
2.我国河流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主要大河的水文特征(识记)(理解)
3.黄河:源头所在地、注入海洋(识记);分析黄河泥沙问题及治理措施(理解)(运用)
4.长江:源头所在地、注入海洋(识记);水能的主要分布(识记);河流运输与水文的关系(理解)
5.用事实说明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识记)(运用)
6.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识记);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和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国策(识记)(理解)
7.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理解)(运用)
8.识中国铁路干线图——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陇海线、兰新线、青藏线、宁启线、新长线(识记)(理解)(运用)
【重点、难点】
我国河流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主要大河的水文特征
黄河:源头所在地、注入海洋;黄河泥沙问题及治理措施
3.识中国铁路干线图——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陇海线、兰新线、青藏线、宁启线、新长线
【学习内容】
一、学生交流,教师再公布答案
二、小组讨论质疑、师生合作研讨
三、《会考复习指南》例题讲评
四、总结提升
【布置作业】
背诵本节所学内容
学习(教学)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中考复习教学案8年级上册(2),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复习教学案8年级上册(1),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复习教学案8年级下册(3),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