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 | ||||||||||||||||||||||||||||||||||||||||
三 维. 目 标 | 知识与 技能 | 1、 理解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 2、 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形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 |||||||||||||||||||||||||||||||||||||||
过程与 方法 | 通过学生经历假设与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总结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探究出原电池的原理和构成条件,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本课的学习,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通过化学史的介绍,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艰辛。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探索求实的科学态度。
| ||||||||||||||||||||||||||||||||||||||||
教学重点 | 原电池的原理和形成的条件
| ||||||||||||||||||||||||||||||||||||||||
教学难点 | 原电池的原理
| ||||||||||||||||||||||||||||||||||||||||
教学方法 | 实验探究式、讨论式
| ||||||||||||||||||||||||||||||||||||||||
教学媒体 | 边讲边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 ||||||||||||||||||||||||||||||||||||||||
教学内容 |
| ||||||||||||||||||||||||||||||||||||||||
| 【实验探究引入课题】
【问题探究】 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 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H+)如何变化? 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 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 【引入】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这就让我们用化学知识揭开电池这个谜。 【板书】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板书】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板书】1、燃煤发电的过程 【板书】2、燃烧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电子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通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如果要把可产生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要知识点──原电池,这种装置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储存起来,类似于水库的蓄能。 【板书】3、原电池 【引入】实验:水果电池,引出原电池概念 (注意讲清实验过程) 【过渡】现在通过实验来探索怎样才能构成原电池。其结构是怎样的? 【实验探索1】
【学与问】根据你所了解的电学知识,你知道电子是怎样流动的吗?你如何判定装置的正、负极? 【分析】当把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一同浸入稀硫酸中时,由于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锌被氧化成Zn2+而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再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逸出。这一变化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锌片: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铜片:2H+ + 2e- = H2↑ (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 = Zn2+ + H2↑ 【板书】(1)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板书】(2)原电池的电极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流向正极)的一极。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来自负极)的一极 【过渡】现在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构成原电池条件是什么。是不是把两块金属用导线连接插入液体中就能产生电流呢?是不是任何金属均可?是不是一定要金属?是不是任何溶液均可?下面做几个实验来探索。 【实验探索2】
引出组成原电池需要的条件 【板书】(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板书】(4)原电池的原理: 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 【实践活动】课本P.37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可知:利用水果如苹果、柑橘、柠檬或番茄等都可以制作原电池。 【小结】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把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呢?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化学能是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知道了设计成原电池这样的装置就可以产生电流。掌握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不过,并不是所有化学反应均可实现这种转化,一般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这种转化。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设计出更好、更环保、更高效率的电池造福。 社会小故事: 在伦敦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因蛀牙补过一颗不锈钢的假牙。不料后来,她又因为车祸又掉了一颗牙,为了显示她的富有,她装了一颗黄金假牙。自此以后,她就经常出现头痛、失眠、心情烦躁等症状。更奇怪的是,众多的医学专家为她检查后,都找不到病因,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格林太太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 聪明的同学们,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帮格林太太找出她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 | ||||||||||||||||||||||||||||||||||||||||
布置作业 | P16 6,7,9 | ||||||||||||||||||||||||||||||||||||||||
板书设计 | 板书设计: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一、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 原电池的原理 装置图 电极 电极反应 反应类型 正极Cu 2H++2e-= H2↑ 还原反应 负极Zn Zn-2e-= Zn2+ 氧化反应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 ||||||||||||||||||||||||||||||||||||||||
课后反思
|
本节课通过实验了解了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通过学生方进行实验、总结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基本达到教学目标的 要求。
|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二节 芳香烃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二节 芳香烃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2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2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原电池概念,形成原电池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原电池的定义 ,原电池电子的流向及正负极的判断,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