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化学 物质的制备(金属、碱、盐及气体)复习教案
展开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物质的制备(金属、碱、盐及气体)复习教案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物质的制备(金属、碱、盐及气体)
二. 重点、难点:
1. 掌握物质制备的方法及原理。
2. 掌握十大成盐反应。
三. 教学过程:
物质的制备包括气体、金属、碱及盐的制备。
(一)气体的制备
我们曾经学习过氧气、二氧化碳及氢气的制备。
1. 氧气的制备
(1)反应原理:
(2)收集方法:
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取气法。
(3)实验装置:
a. 固体加热
需用大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铁架台等。
b. 固液常温
需用锥形瓶、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胶塞、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等。
(4)检验: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表明气体为氧气。
2. 二氧化碳的制备
(1)反应原理:
(2)收集方法:
由于CO2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因此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取气法。
(3)实验装置:
固液常温装置
常选用锥形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胶塞、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等。
(4)检验: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气体为CO2。
3. 氢气的制备
(1)反应原理:
(2)收集方法:
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取气法收集。
(3)实验装置:固液常温装置,与实验室制取CO2、O2的发生装置相同。
(4)验纯:
收集一试管氢气,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如听“噗”一声,则说明氢气纯净;如听到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
(二)金属的制备
条件:前置后;盐必溶;不用K、Ca、Na;铁二价
我们通常采用气体H2或CO,固体C作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反应条件一般为加热或高温。
例:用两种不同方法的铁、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备单质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解:方法一:湿法
方法二:干法
第一种方法更优,因为第二种方法需消耗更多能源,而且需要的Fe和稀硫酸的量更多一些,同时使用氢气会带来危险,因此方法一更好。
(三)碱的制备
条件:碱、盐两种反应物需全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因此此方法可以制可溶性碱,也可制不溶性碱。
例:用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使其相互作用形成烧碱。
解:
(四)盐的制备
1~2为化合反应
3~8为复分解反应
9~10为置换反应
例:写出符合下列要求且有KCl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与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碱与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盐与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选择题。
1. 下列化合物中能跟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新盐和一种新酸的物质是( )
A. B. C. D.
2. 在和溶液这五种物质中,每两种物质反应能生成的方法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3. 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
(1);
(2);
(3);
(4)
A. (1)(4) B. (2)(3) C. (3)(4) D. 只有(4)
4. 下列变化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5. 能实现变化的合适物质是( )
A. B. C. D.
6.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不能通过一个化学反应同时制得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7. 现有烧碱、铁片、铜片、盐酸、大理石,从缺乏反应物的角度分析一下,下列实验项目中无法进行的是( )
A. 制取碳酸钠 B. 进行中和反应 C. 制取二氧化碳 D. 制取氯化铁
8. 只有经过两步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二. 填空题。
9. 用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与稀硫酸反应,都能得到硫酸锌,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稀硫酸五种物质间直接反应制取硫酸铜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种。
三. 简答题。
11. 在牙膏中,常用细小的粉末作填充剂,此粉末的制备过程为:(1)煅烧石灰石;(2)制;(3)向中通入,得到,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过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主要步骤如下:
海水:主要含和
(1)为了使转化为,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____,要使完全转化成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___________,验证已完全转化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试剂②可以选用___________。
(4)无水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C 3. A 4. C
5. C 6. C 7. D 8. CD
二. 填空题。
9.
10. 2
三. 简答题。
11. (1)
(2)
(3)
12. (1);过量;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若变红,则证明全部转化
(2)过滤
(3)
(4)
一、下列装置那些能构成原电池,你能否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如果是原电池,请判断出它的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完成表格。(注意:药品取少量,用完后不要倒掉。)[
序号 | 是否为原电池 | 正极 | 负极 | 电极反应式 |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E |
|
|
|
|
F |
|
|
|
|
二、思考与交流:通过以上实验,你知道怎样才能形成原电池呢?(提示:从电极、电解液、电路、反应分析)
三、知识应用:
1、对于原电池的电池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 ( )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 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D、电流表偏向的为正极
2、下列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电解质都为稀硫酸) ( )
A、 B、 C、 D、
3、如图所示,两电极一为碳棒,一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B、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C、a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D、b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4、在铜锌硫酸原电池中,锌为 极, 电子,电极发生的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 ;铜为 极, 电子,电极发生的是 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铜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 。
5、利用Fe+CuSO4 =Cu+FeSO4设计一个原电池。在方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指出:
正极为 ,电极反应: ;
负极为 ,电极反应: 。
6、已知电极材料:铁、铜、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CuCl2溶液、Fe2(S04)3溶液、盐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
(2)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硫酸铁溶液,外加导线,能否构成原电池? ,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 ,
正极 。(若不能,后面两空不填)
答案
1、C、2、D、3、C
4、负极,失去,氧化,Zn-2e—=Zn2+;正极,得到,还原,2H++2e—=H2↑,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5、电解质为CuSO4溶液
6、(1)容易形成原电池而加速铝线的腐蚀;
(2)能
负极:Cu –2e— =Cu2+
正极:2Fe3++2e—=2Fe3+
高三化学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共7页。
高三化学 物质的制备(金属、碱、盐及气体)复习教案: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 物质的制备(金属、碱、盐及气体)复习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思考与交流,知识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高三化学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 这是一份2021届高三化学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共7页。